詹寧
摘 要:小提琴的音色優(yōu)美,制作技術精細,在交響樂演奏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小提琴演奏技術中,最為重要的是左手技巧,其中音準的問題一直是最大的技術難題。左手的換把換指揉弦等技術點是小提琴演奏出優(yōu)美音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文圍繞小提琴演奏中左手技巧以及左手與音樂相關的重要性展開論述。
關鍵詞:左手技巧 音準 換把 技巧訓練
小提琴左手的技巧訓練是一個龐大而又復雜的工程,它涉及了很多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對于發(fā)音的問題以及左右手共同配合參與音樂表情等方面,在演奏和基本訓練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在于啟發(fā)與理解。一個好的小提琴演奏者,應當著重于觀察、發(fā)現和迸發(fā)出不同個性和類型的藝術才能和音樂素養(yǎng),這樣才能在練習和學習的過程中慢慢的踏入理想的境地。自小提琴誕生以來,古今中外各個時期有許許多多大師學者對小提琴演奏、學習、基礎訓練等面有著輝煌而又精彩的論著,也有許多精彩的文獻等著我們去學習探究。在此論文中我僅以自己在小提琴左手訓練中的學習體會并結合實際淺談一下左手技巧訓練的一些看法。
一、小提琴左手技巧對音樂的影響
1.音準與發(fā)音
在學習小提琴的過程中,音準、發(fā)音和天生的敏銳力有一些關系,有些確實是天才,能在較短的時間掌握好音準,發(fā)音。而絕大多數的學習者,并不具備這樣天賦。作為教學者,是要學習者最大程度的突破自己,以最好的聲音去表現音樂。畢竟音樂是建立在聲音的基礎之上,沒有聲音也就無從音樂。
音準無論在演奏中還是平時的練習中都是最基本的要求。我們每天不斷的練習音階目的就是為了拉準每一個音。所以我們無時無刻都要注意是不是每一個音都拉準了。其他樂器譬如雙排鍵、手風琴之類的樂器,它們本身有鍵盤,只需在演奏前把音調準就行了,這類樂器用眼睛就可以直觀的看到音高的具體位置,我們把它們稱之為“視覺音準”。而小提琴這種樂器眼睛只能看到指板,是看不見音高準確位置,這類的樂器往往要演奏者的耳朵對音準非常敏感,而這樣靠演奏者用耳朵去聽音準的稱為“聽覺音準”。小提琴音準最重要最好的練習方法是每天練琴時首先練習音階,在正確的音準基礎之上,慢慢加快音階的演奏速度,會很有效果 同時也是必要的基本功練習。
2.左手起落與發(fā)音
小提琴左手按弦必須要具備手指手腕的靈巧性,手指手腕的僵硬都可能會影響發(fā)音的準確性。手指按弦的力量是在一直變化的,在不同琴弦上進行演奏時要根據琴弦的粗細等方面來做出一定的調整。在平時的練習當中,訓練音階,先從G大調開始,手指起落要均勻,保持彈性,保持高抬指,但在實際演奏中,演奏較快的樂曲時不需要像平常練習一樣高抬指,否則會增加手指的負擔。手指按弦的位置也會對發(fā)音產生一定的影響,適當的對左手按弦的部位進行一定的調整會更加有助于發(fā)音的音色。
3.左手換弦與發(fā)音
左手換弦是最容易被演奏者忽略的,演奏者往往著重于右手運弓。而在演奏中左手換弦往往是早于運弓的。為了保證換弦前后的平穩(wěn)流暢,一定要及早為換弦做準備,在換弦的時候左手一定要保持放松的狀態(tài),千萬不要僵硬,要采取“舵式動作”,調整手指的位置要使手指能夠很自然放松的放在要演奏的琴弦上。
保留指是左手技巧之一,對剛剛開始學琴的人來說也是一個重點,比如當手指按在四弦上,而弓子卻拉另一根弦,這種時候手指往往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訓練,控制能力還很弱,這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以后,才會慢慢掌握。左手在換弦時一定要放松,手腕子不要僵硬要自然的按指,以減少運弓時琴弦發(fā)出的噪聲,同時也要把注意力多放在運弓和換弦中去。這樣才會使發(fā)出的音色具有柔美、飽滿、穿透力等特點。
二、小提琴左手技巧訓練
1.換把
換把,就是把左手從一個把位上移動到另一個把位上來,這種移動其實就是換把,所以也有人把這種叫做“移把”。 剛開始學琴時都實現從第一把位開始,逐漸的換到二把、三把、四把……
換把對手技術來說是最重要的,把位上整個左手都在移動而不是其中的某跟手指頭,所以一定要讓左手徹底的放松。左手拇指的指肚放在琴頸上,手心猶如握住雞蛋一樣,剩余的四根手指輕放在琴弦上,把位變動時,左手手型也會隨之變化,大拇指位置,虎口的大小,胳膊移動也都會跟著變動。如果不學習換把一些高音不能拉、一些和弦也不能夠拉,如果在不換把時就只能換弦,而有些弦的音高雖然一樣但音色還是有差別的,如果不斷換弦會不好聽,從低的音轉變到高的音時如果不斷在一把位上不但轉音時很難而音準也會很難掌控,換把對演奏來說不止是為了滑音,還是為了讓音色更加生動。
林耀基教授講換把:“下臂帶動腕指跟,腕指配合要認真;先行指頭最重要,按得不準白費心”。在左手練習中我們不能偏重于一三五把位,二四把位也要多加練習,德國小提琴家達維松(Davisson)為馬扎斯練習曲所編訂的指法中沒有跳過二四把位的練習,運用各種把位,這樣在樂曲的表達和技術上會更加完善。
2.揉弦
揉弦是小提琴等弦樂器在演奏中最有表現力的技巧之一。在演奏中有揉弦的地方,會使整首作品聽起來顯得更加生動更加富有韻味。
(1)手腕揉弦
現在我們所學到的到的揉弦的方式通常有三種:手腕揉弦、手臂揉弦、手指揉弦。在學琴之初最先掌握的是手腕揉弦,但不管哪種揉弦,手指的第一個關節(jié)都是活動的,這個關節(jié)一定要放松,不要僵硬,揉弦是第一指節(jié)和指板的夾角在規(guī)律的變化中產生的。揉弦的時候手甚至手臂都應該是放松的、靈巧的!
手腕揉弦是手腕用力以此帶動剩余的部位來揉弦。首先可以將手掌放在大腿或者另一只手上,手腕放松前后搖動,速度要平均。揉弦的時候要時刻注意拇指和虎口的位置不要挨得太緊。手腕揉弦的特點是揉弦速度較快,但是幅度相對來說小。
(2)手指揉弦
手指揉弦這種方法一般來說僅用在高把位的揉弦上,手指在指板上緊—松—緊—松互相交替的擺動從而獲取揉弦的效果。手指揉弦在練習中,先要保證正確的架琴姿勢,手指要放松,手臂不要動,手指頭前后搖動,速度漸漸加快,剛練習時應放慢練習速度,一定要跟著節(jié)拍器,漸漸加快速度,跟隨著運弓速度,開始時一弓慢揉兩下,漸漸增加一弓中揉弦次數。
(3)手臂揉弦
揉弦的三種方法是相通的,手臂揉弦主要依附于小臂顫動,手指的第一個關節(jié)略微移動。剛學琴時練習揉弦,找一個固定的墻面把琴頭頂在墻上然后手指一次放在琴頸上,左手的一根手指頭放在指板上按一個音,小臂的力量帶動手指運動的方向把手指帶向琴頭,一直到手指頭基本倒在琴弦上,再用小臂的力量帶動手指朝自己的方向,一直到手指又立起來接著按回原來的音。開始時要慢練,感受一下小臂帶動手指揉弦的過程,再漸漸加快速度,揉弦的時候手腕也是在來回動的。總的來說手臂揉弦速度不是很快,但是幅度相對來說比較大,無論用那種方法揉弦,一定要記住手要放松。
三、泛音
1.人工泛音
泛音是小提琴演奏中得一個技巧,人工泛音常常需要兩根手指的相互配合來完成。通常是一指按在某一個音上(實音),四指輕按一指上方純四度的音,從而產生兩個高八度的音來。在演奏中有泛音的地方都很好聽有種很空靈的感覺,而泛音的練習也非常有趣,沒有顫指的人工泛音和自然泛音不斷地拉出來時能發(fā)出簫聲,在人工泛音中加入顫指能發(fā)出類似口哨的聲音。
2.自然泛音
音高準確是自然泛音的一個特點,如果手指微微向指板偏去發(fā)出的泛音就會偏低,如果向琴碼偏去則發(fā)出的泛音偏高。自然泛音是弦的高八度,往往只需要一根手指就能夠完成,把一根手指輕放(虛放不要使勁按琴弦)在琴弦上,右手運弓速度要慢就能夠發(fā)出泛音,記住一定要輕放在琴弦上不要把手指按下去。
在演奏泛音時常常會發(fā)生聲音時斷時續(xù),中間會有雜音,或者拉不出聲音的情況,這就是平常在練習的過程中沒有好好注意泛音的練習,左右手的配合不到位,左手的手指肚按的太實。如果想在以后的演奏中發(fā)出好聽的泛音,就需要對泛音系統(tǒng)的練習,在卡爾弗萊什音階體系中就有各種音階和琶音的練習,在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樂曲中也會加入泛音,從而十月去達到更好的效果,比如苗嶺的早晨、漁舟唱晚等,都會通過翻印的演奏來再現當時的情景。
四、小提琴左手技巧在作品中的實際運用
小提琴演奏中左手技巧的運用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前面提到的泛音,揉弦等等技巧,當這些技巧運用到實際的演奏中去會使整首作品更加完整,更加富有藝術表現力,更加有生命力。
大家所熟知的中國小提琴作品《漁舟唱晚中》就運用了泛音、揉弦等技巧。這首曲子描繪了夕陽將要落山時漁夫滿載而歸的喜悅心情從而抒發(fā)了對家鄉(xiāng)大好河山的愛。在曲子第一樂段的第四樂句中運用了顫指,描繪出了河面在夕陽的映襯下波光粼粼的景象。在過渡樂段中,運用了泛音,泛音從下面的音輕輕地劃上去,顯示出淡淡的情緒,而在第二樂段的尾聲,運弓平穩(wěn)流暢,揉弦幅度慢慢減小直到最后完全不發(fā)出聲音,營造出一種空曠,日落波平的意境。
結語
成功的作品是離不開演奏的,而在演奏的背后是辛勤的汗水。無論是練習那種技巧都需要用科學的訓練方法,運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循序漸進的去練習,才會使我們在今后的演奏中更得心應手。
我們在進行左手基本訓練的時候,一開始就要弄明白左手用到某種技巧時是怎樣運動的,左右手也要密切的配合,右手在拉空弦的時候左手要慢慢的在指板上練習找感覺,改正已經養(yǎng)成的不良習慣,比如換把問題,泛音問題,揉弦不均勻的問題等。上文總結了我在小提琴學習中的一些感悟以及在左手基本訓練時容易發(fā)生的問題和改正方法。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平時的聯系中,我們一定要養(yǎng)成善于動腦,勤快動手的習慣,對于錯誤的練習方法要及時的改正的好習慣,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獨立見解,認真練習擁有獨創(chuàng)精神的演奏家。
參考文獻:
[1]卡爾·佛萊什.小提琴演奏藝術(第一、二分冊)[M].人民音樂出版社,1961.
[2]趙惟儉.小提琴教學研究[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
[3]萊奧波爾德·奧厄.我的小提琴演奏教學法[M].人民音樂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