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潔
摘 要: 《臨床醫學概要》高職醫學院校非臨床醫學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其內容多、綜合性強,學生難學、畏學。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至關重要。本文對目前醫學教育中主流的教學方法利弊進行探討,以期優化教學效果。
關鍵詞:臨床醫學概要;教學方法;醫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9.012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09-0036-03
Abstract:The outline of clinical medicin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non-clinical medicine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medical colleges. Its content is many,comprehensive strong,student is difficult to learn,fear learning.Therefore,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eachers to adopt appropriate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mainstream teaching methods in med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Outline of clinical medicine;Teaching methods;Medical education
《臨床醫學概要》是高職醫學院校為非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專門開設的一門課程。該課程對臨床醫學各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的病因、臨床表現、常用實驗室檢查方法和治療方法進行概要性描述。我校開設這門課程的涉及專業有藥學、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學、護理等。涉及專業廣泛,學生眾多且自身知識結構體系多樣。另一方面這門課程內容繁雜、枯燥且綜合性強,加之學生對解剖、生理、生化等基礎醫學知識掌握欠缺。因此,很多學生產生畏學心理,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因此找到符合學生學習能力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十分重要。現分析《臨床醫學概要》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的利弊,供廣大醫學教育工作者參考。
1 LBL教學法
LBL(lecture-based learning)即傳統的灌輸式教學,以教師為主體,以講授為中心。該方法可以有效的節約教學資源,講授內容系統性強,連貫性好,因此目前廣泛適用于所有高職醫學課程。但是這種傳統的一言堂的教學方法,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不高,運用知識能力欠缺,極大的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2 PBL教學法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問題的教學法。該方法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末的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醫學部[1],引入我國后,經過多年的探索演化,在各大醫學院校中備受推崇。其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問題為導向,倡導學生主動學習為主。經典的PBL教學中,學生必須通過自己調研才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分析整理資料,團隊討論,檢驗求證等階段解決問題。在高職《臨床醫學概要》教學中,學生從病例資料入手,通過教師進行專業課程問題設問導學,學生充分利用網絡和圖書資源,自主學習、討論,這種模式可以以病例創設學習情境,增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進而保障整體教學質量[2]。然而,雖然PBL教學法效果顯著,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大部分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決問題,往往會忽略對基礎知識的把握和理解,占用了學生較多的課余時間。因此,對學習能力和主動性相對薄弱的高職學生來說,面臨挑戰較大。另一方面,經典的PBL課程是由8~12個學生和1個教師組成教學小組來完成。而我國目前的高職學校更多的是大班教學,如果將現有的大班制劃分為多小組教學,需要龐大的師資隊伍和教學資源,國內高職院校難以滿足這個條件。因此,很多醫學院校在探索LBL和PBL兩種教學模式結合,優勢互補,已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3,4]。
3 CBL教學法
CBL(case-based learning)即基于案例的教學方法。自20世紀80年代逐漸進入國內,在商學院和法學院的教學中應用最為廣泛,特點是啟發性高,實踐性強。其在醫學教學中應用核心為:以病例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小組討論式教學方法。教師在《臨床醫學概要》教學過程中,可以以病例為基礎,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通過設疑、比較歸納、直接分析、小組討論等方式,為學生模擬臨床環境,鍛煉學生的決策能力和臨床應對能力。實踐證明通過案例教學法,可以明顯提高學生利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具體實踐問題的能力, 符合高職院校對人才培養的要求[5]。具體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有:首先,此教學方法的效果取決于案例。太簡單學生缺乏興趣,太難學生容易產生畏學心理。因此,案例選擇一定要符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6]。其次,案例教學耗費時間較長,而《臨床醫學概要》在非臨床醫學專業所占課時數較少,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再次,以病例為切入點的教學方式,要求教師的具備豐富臨床知識,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完成日常教學任務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臨床知識素養。
4 TBL教學法
TBL(team-based learning)即基于團隊的教學方法。目前國內高職教育改革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即以“學生為主體和中心”的教育理念。TBL教學法就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習者團隊協作精神的新型教學模式。突出特點是可以在學生較多的情況下進行小組教學,這特別適合中國人口基數龐大的國情。它的實施一般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自學階段;第二階段是討論學習階段,這個階段強調團隊協作,在組內討論或組間討論中,學生獲得知識,所以團隊的發展和成熟對于TBL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三階段是應用知識訓練階段,在實際的病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研究表明,TBL 教學法不僅可以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刻和靈活,還可以培養學生人際交往和團隊協作能力,有利于創新性和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在國內已有很多醫學院校在基礎和臨床課程中引入TBL教學模式。如自2009年起王庭槐教授等就針對中山大學學生人數多、生師比例高的特點,從醫學基礎學科到臨床學科逐漸推行TBL教學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7]。但在高職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中,TBL也存在不少問題:如學生課前準備不足,影響實施效果;小組劃分不合理,組別間差距較大;該體系強調自主學習,如何對其進行評價等[8]。
5 微課和MOOC
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涌現出更多依托于互聯網的教學方式,如微課和MOOC等,逐漸成為關注的熱點。“微課”是以微視頻為載體,記錄教師圍繞著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過程。因其內容直觀生動,使用靈活性高,在高校教學中,受學生的普遍認可和歡迎。MOOC即大型開放性網絡課程。在2011年,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塞巴斯蒂安·史朗把他研究生課程的人工智能放在了互聯網上,從而吸引了來自190多個不同國家的160000名學生,之后MOOC迅速發展。與傳統醫學學習模式相比,微課和MOOC最突出的優勢為學習方式的靈活性。其次,是教育的公平和資源的共享。在2014年 5月,由網易云課堂承接教育部國家精品開放課程任務,與愛課程網合作推出的“中國大學MOOC”項目正式上線,實現了國內一流大學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為想學習、愛學習的學子提供了前所未及的機會。再次,《臨床醫學概要》離不開技能教學,但非臨床醫學專業高職學生,由于專業限制,很難實現具體的臨床實習操作。利用MOOC進行臨床思維的仿真訓練(如模擬心血管系統疾病急診情景)或者利用虛擬仿真技術開設臨床基本技能操作(如心肺復蘇、腰椎穿刺等),都可以拓展學生的臨床思維,增長見識。同時,部分學者也指出了MOOC在醫學教學應用中的不足[9]。首先,MOOC雖然可以實現實時大型線上互動,但這種方式始終無法代替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其次,MOOC高輟學率問題突出。最后,MOOC的教學效果難以獲得權威機構認證。目前MOOC在我國高職醫學院校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學生自主學習熱情欠缺,自我管理能力不足,適合高職學生的優質教育資源較少等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是,筆者相信隨著教育理念的改變,這種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興教學方法,在高職院校一定會有更好的前景。
教學實踐證明,任何教學方法都不是萬能的,貴在得法。教育工作者因時、因地、因材施教,不斷引入新的理念方法,才能引導學生在樂中學,在高效中學。因此,只要是能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開拓創新能力,增長學生知識,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方法,就是最適合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Barrows HS.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A brief overview[J].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Learning,1996,1996(68):3-12.
[2]王筱俊.PBL 教學法用于臨床醫學概要教學中的效果與思考[J].母嬰世界,2016(7):224.
[3]姜達偉,許瀏.肝膽外科臨床實習帶教中PBL與LBL教學模式聯合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7):106,127.
[4]李林,張宇輝,白曉嘉,等.LBL和PBL雙軌教學法在護理士官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08,10(4):469-471.
[5]潘朝旺,周先云.高職藥學專業《臨床醫學概要》案例教學法效果評價[J].鄂州大學學報,2014,21(6):92-93.
[6]尤燕舞,林栩,王潔,等.CBL教學法在《診斷學》常見癥狀見習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右江醫學,2012,40(3):433-435.
[7]徐靜婷,張亞星,王玲,等.TBL教學模式在生理學課程中的應用效果[J].高校醫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3,3(3):41-45.
[8]張琴,凌斌,張紅.TBL教學法在醫藥類高職高專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5):46-47.
[9]趙亞,黃豫曉,李英輝,等.當前我國高等醫學教育在慕課浪潮中的為與不為[J].醫學爭鳴,2015(4):45-48.
收稿日期:2017-10-11;修回日期:2017-11-2
編輯/錢洪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