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獻
摘 要:光伏發電站是國家可再生能源戰略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各個地方的電力輸送和資源平衡配置等,都能夠產生特別大的影響。為了在光伏運行管理上作出一些貢獻,應堅持對光伏發電站管理開展深入探討與分析。文章針對光伏發電站運行管理問題與應對策略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光伏;發電站;運行;管理;問題
中圖分類號:TM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3-0146-02
光伏電站建設為了搶電價并網,存在趕工期現象,導致工程質量差;而在實際運行中可能存在因設計不合理、設備不匹配、設備等技術還不太穩定、組件混裝;消缺排患不及時,發電區設備多且安裝面積廣散等現象。造成運行隱患,管理困難等問題。要解決上述問題,有很多內容都必須深入的探討、研究,努力按照多元化的方法來開展工作,才能不斷取得更好的成效。
1 光伏發電站發展現狀
國家發展改革委于2016年12月下發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到2020年底,全國太陽能發電并網裝機確保實現1.1億千瓦以上等。這表明在“十三五”及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國家對清潔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長較快,市場前景廣闊。
2 光伏發電站運行管理問題
2.1 設備故障無法及時排除,系統運行效率偏低
首先,光伏發電站的建設過程中,實際運行中可能存在因設計不合理、施工質量低、消缺排患不及時。例如,發電區設備多且安裝面積廣散,以及信號通訊設備等技術還不太穩定,導致運行管理困難,表面上能夠按部就班的運行,實際上導致耗能不斷增加,在資源的浪費上也非常的突出。其次,系統運行過程中,維護工作、更新工作沒有較好地開展,在此種情況下,系統運行工作難以達到預期,在很多方面都會造成運行穩定的影響,對于全局工作的部署而言,無法創造出較高的價值。
2.2 運行經驗不足,運維制度不完善
首先,電站運行中,并沒有太多的經驗借鑒、吸收。完全是從成功經驗的角度來出發,對于失敗經驗、國際經驗等,目前都沒有太多的總結、分析,這就很容易導致光伏發電站運行管理,走向理想化的運作模式,各電站因地域和設計結構不同,很難以做出最適合自身電站運行管理的模式。其次,在運維制度的設計、實施過程中,針對自身的特殊情況,或者是某些限定條件,沒有進行良好的遵從,在此種情況下,很容易導致運維工作的開展陷入到極大的困境當中,為了避免日后的困局出現,一定要提前做出分析和解決,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工作成效。
2.3 運維人員技術能力和工作經驗不足
首先,運維人員在日常工作的過程中,針對相關的先進理念、先進技術,沒有做出積極的學習。光伏發電本身就是較為先進的理念和手段,如果總是停留在最初始的階段,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還有可能造成工作的嚴重隱患。例如,運維人員的工作效率表現不高的時候,有些問題表現為長期積累的現象,這對于今后的光伏發電站運行管理,無疑會產生更大的挑戰,造成的各種問題,也會不斷的凸顯。其次,在運維技術人員的工作過程中,自身的經驗表現不足。例如,有些運維人員的工作,完全是通過個體作業模式來完成,并沒有積極的開展團隊合作,在此種情況下,運維工作任務的完成,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目標,還有可能造成新的挑戰,由此對光伏發電站運行管理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做出積極的改正。
2.4 監控系統數據分析和故障甄別能力不足
光伏發電站的運行管理工作,不足問題還表現在監控系統數據分析和故障甄別能力不足。首先,監控系統的數據分析過程中,未能夠達到實時分析的特點,數據的冗雜程度較高,對于大數據分析理念的融入,完全是停留在表面上,這就很容易導致監控系統的數據分析結果,出現偏差現象,難以為光伏發電站的運行管理提供較多的參考和指導。其次,在故障甄別過程中,未進行定期優化、革新,甄別標準和方法,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思想上,這就容易導致光伏發電站的一些細節問題難以發現,造成的損失非常嚴重。
2.5 運維方案缺乏技術性和經濟性分析
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光伏發電站的運維方案并不健全,無論是在技術性方面,還是在經濟方面,都沒有達到較高的水準。首先,光伏發電站的運維工作開展,針對新技術、新儀器的選用不夠顯著,老舊設備與技術的操作,不僅在耗費的時間上比較多,還容易在工作的綜合質量上造成嚴重的影響,由此造成的損失是非常強烈的。其次,在運維方案的經濟成本上未做出良好的把控,總是按照大面積運維方法來進行,由此造成的經濟壓力非常突出,對于光伏發電站的經濟效益創造,產生了很多的挑戰。
3 光伏發電站運行管理的應對策略
3.1 提高運維人員技術能力和工作經驗
首先,運維工作人員對于光伏發電站運行管理,是決定性的組成部分。要求組建團隊工作模式,大家在各自分工過程中,能夠對不同的任務,按照差異性的技術手段來操作,互相之間不產生負面影響,共同朝著理想的目標來奮斗、合作。其次,運維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必須堅持開展數據、信息、參數的多項調整。光伏發電站運行管理的目的,在于提供更多的電力資源支持,要在多個方面的工作開展上,努力創造出較高的價值。在此種情況下,所有的技術人員,都必須保持緊密合作,以最快的速度,解決最多的問題,且必須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出發。第三,在技術團隊的打造過程中,需要定期開會總結,挖掘光伏發電站運行管理的潛在問題,并且做出合理化的應對,這樣才能在團隊內部的優化體制上,保持不斷的健全。
3.2 提高設備故障排除效率,加快系統運行穩定
光伏發電站運行管理過程中,達到有據可依的狀態。在相關問題的改善和解決過程中,表現的更加徹底,不會由此造成嚴重的隱患,給將來的工作更加完善,提供了較多的依據,主要從以下幾點著手工作:(1)各個月份太陽輻射量與系統效率分布的匹配優化;(2)光伏區布置優化:遮擋、線損和組件排布方式;(3)光伏區匯流方案的優化—并聯失配和MPPT損失;(4)組件與逆變器容量和工作電壓的匹配優化。在未來的工作中,還有很多的創新設計需要執行,只有不斷的完成優化設計,才能促使光伏發電站管理,走向更好的明天。
3.3 完善運維制度
第一,根據國家電網的相關規范標準,結合自身電站管理特點,制定一套適合本站特點的運維管理制度,在執行過程中不斷完善和改進,并在工作中嚴格執行。第二,工作中嚴格執行GB26860-2011《電力安全工作規程》和各設備操作規程,杜絕違章操作和違章指揮現象,制定《安規》考試和《安規》知識競賽管理制度。第三,制定有償補助師帶徒、老帶新,幫、傳、教的工作管理機制,培養一批批專業化水平高的運維隊伍,不斷提高運維人員的操作技能和專業知識,提升運維人員職業素質。
3.4 完善監控系統數據分析,提高故障甄別能力
光伏發電站運行管理的進行過程中,為了對自身的問題做出妥善的解決,還需要對監控系統數據分析能力做出良好的完善,尤其是在故障甄別能力上,更加要做出良好的鞏固。第一,應堅持對光伏電站的太陽輻射量做出有效的監控分析。太陽輻射量并非一成不變,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太陽輻射量將會大幅度的增加,這對于光伏發電站運行管理而言,肯定會產生較多的問題,應提前做出數據分析和應對策略,避免造成設備的損壞現象。第二,堅持的開展光伏電站的發電量監控。從某種程度上分析,光伏電站的存在意義在于更好的利用太陽能開展發電處理。通過階段性的監測光伏電站發電量,能夠在日后工作的開展上,獲得更多的幫助與肯定,并且階段性的優化光伏發電站運行管理,為其提供更多的參考依據。第三,檢測光伏電站的系統效率。現階段的電站管理,大部分情況下是通過計算機系統來完成的,當系統表現出問題后要及時的解決,否則容易導致電站運行的嚴重阻礙。分析系統運行效率后,可明確相關影響因素,而后選用針對性的優化手段來處理。第四,監測光伏電站關鍵設備的性能指標。光伏發電站運行管理的實施,與一般工作有很大的不同,必須堅持從長遠的角度來出發,性能指標會設定正常的范圍,但是如果超出性能標準,或者是表現出過低的狀態,都會對光伏發電站運行管理造成嚴重的問題。性能指標的監測和干預,已經成為了光伏發電站運行管理的必要性內容。第五,統計分析光伏電站的系統效率和關鍵設備性能指標,通過縱橫對比,總結系統效率的規律和影響因子,例如溫度、輻射強度及灰塵遮擋;橫向對比不同廠家關鍵設備的性能,縱向比較關鍵設備在不同工況條件下的效率。通過在監控能力上獲得良好的提升,可以加強光伏發電站的運作效率,在相關故障的甄別和排查過程中,都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
3.5 提高運維方案技術性和經濟性
在時代快速發展的今天,光伏發電站運行管理的開展,除了要在上述幾個方面外投入較多的努力,還必須充分考慮到運維方案的技術性、經濟性,這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即便是出現了很小的問題,都容易對全局工作的開展造成嚴重的問題。經過大量的討論與分析,認為在運維方案技術性、經濟性的提高過程中,可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出發:第一,光伏發電站運行管理的組件選用過程中,必須堅持在性能和安全兩個方面來進行衡量,要在規格層面上保持在統一的標準,盡量選用一流品牌,能夠在承載力方面獲得提升,不會頻繁出現故障,給光伏發電站運行管理的經濟效益提升、成本把控,提供了較多的幫助。第二,在支架的選用過程中,必須堅持加強防腐工藝的操作,由此來提高支架的可靠性,同時在固定手段上保持多元化。支架是細節組成部分,如果在可靠性方面表現不足,則比較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對于光伏發電站運行管理的設備損壞,也會是非常嚴重的。第三,對于逆變器的選用,必須要在逆變效率上做出深入的分析,尤其是對電能質量開展測試了解,觀察逆變器在長期應用后,是否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逆變器的品牌選擇同樣要保持在一流品牌的狀態,而且每一個電站的選用,不能超過兩種品牌。
4 結語
光伏發電站運行管理的問題,應繼續加強光伏發電站運行管理的綜合水平,要求在工作效率上、工作質量上不斷的鞏固,對于多方面的內容開展有效的探討、分析,這樣才能努力取得更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馬龍濤,劉敏,胡文艷,劉高會.某110kV光伏發電站并網運行接入方案的研究[J].電工技術,2016,(12):86-88+90.
[2]郭明潔,崔毅,張瑞芳,田秋祥.德州10MW_P光伏發電站發電控制原理及并網運行措施[J].電子世界,2013,(02):53-54.
[3]周念成,池源,王強鋼,董宇,關銳,劉永勝,李題印.并網光伏發電站在線監測與狀態評估系統[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2,32(10):6-11.
[4]湯繼東,陳正國.淺談并網運行光伏發電站系統集成[J].電氣工程應用,2010,(03):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