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與人交流能力”模塊是《大學生職業核心能力訓練》課程模塊之一,其教學目標是豎立學生溝通意識,掌握有效溝通的方法和策略,掌握聲音技巧,進行有效生動表達。通過有效溝通,樹立良好個人形象,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本文以柳州城市職業學院為例,從該校學生特點出發,提出幾種在效的教學方法,并對該課程的進一步改革和提高提出一些改進意見。以供參考。
為了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高素質、高技能勞動者的需求,柳州城市職業學院(簡稱柳城職)根據1998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國家技能振興戰略》中提出的“八項核心能力”,即:與人交流、數字運用、信息處理、與人合作、解決問題、自我學習、創新革新、外語應用等,整合出六個模塊的大學生職業核心能力訓練課程,并編寫出版了《大學生職業核心能力訓練》(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該教材按六個模塊進行編寫,其中“與人交流能力”作為其中模塊之一,其教學目標是豎立學生溝通意識,掌握有效溝通的方法和策略,掌握聲音技巧,進行有效生動表達。通過有效溝通,樹立良好個人形象,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與人交流能力”模塊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與總結,收獲了一些教學效果較好的教學方法。
1柳城職學生特點與現狀
1.1由于生源的問題,柳城職大部分學生基礎薄弱,知識積累較單薄,導致學生領悟速度較慢,缺乏對知識點的概括總結能力。
1.2大部分學生學習主動意識弱,學習習慣較差。在聽課的過程中,注意力集中的維持時間較短,遇到難題不主動也不善于思考,容易退縮,意志力薄弱。
1.3從現象上看,大部分學生自信心不足,與人交往時,羞于表達,不善于表達,缺乏表達方法和技巧,導致人際交往效果不夠理想。
1.4從學生內心看,學生對提高與人溝通的能力有較高的期望值。2018年初,柳城職對大一至大三學生進行調查,調查的其中一項內容“你期望哪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結果顯示,44%學生希望可以提高“與人溝通與交往的能力”。
2“與人交流能力”模塊教學方法探討
2.1五步教學法:五步教學法是指:問題發現、理論點撥、任務驅動、分享反思、拓展延伸。課堂上,以學生活動為中心,采用體驗式、互動式的“五步”教學法貫穿課堂前后。問題發現的目的在于通過相關故事、游戲引入話題,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激發學生對問題探索的興趣,鎖定課堂目標,激起學生學習的愿望。理論點撥在于讓學生掌握專題的相關理論知識點,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任務驅動是教學的重要環節,通過有效的、可操作的活動項目設計,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感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環節。分享反思是教學的重點環節,幫助學生從感情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課堂上常以問題引導學生分享活動體驗,反思經驗教訓,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從內心引發改變的意愿并落實,達到能力訓練的教學目標。拓展延伸,是將課堂學到的內容延伸到課后、課外,通過課后相關練習的布置,讓學生進上步鞏固學到的方法,將知識轉換成能力,有效促進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從而提高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
2.2游戲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在五步教學法中,多用在問題發現或任務驅動環節,教學中運用游戲,可以活躍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在游戲中發現問題,或在游戲中體驗、領悟和掌握知識點。
2.3案例教學法:對于基礎差、低子薄、理解能力不強的學生而言,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被廣泛運用在每一個教學環節當中。首先案例教學法,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形象,它可以讓學生在具體的案例中理解抽象的概念;其次案例來源于生活,可以避免課堂內容過于枯躁;再次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教師以案例為背景,引導學生思路,學生可以從案例中體會思想和情感、歸納理論與方法,從而提高洞查力,提高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教學法,在選擇案例時至關重要,一是案例需典型,扣緊所講授的知識點,二是案例需貼近學生生活,三是需要投其所好,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四是案例需貼近學生專業,服務于未來就業。
2.4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也叫做情境模擬教學法。是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扮演相應的角色,通過學生實踐操作、運用、體驗相關知識,進而掌握技能的方法。在柳城職“與人交流能力”模塊課堂教學中,廣泛運用在五步教學法的“任務驅動”環節。角色扮演得到廣大學生的認可和喜愛,角色扮演充分地體現了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路,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做的不是講解知識點,而是多用引導語言,多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與總結,讓學生在體驗中掌握要領和方法。不僅如此,角色扮演還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豐富課堂形式,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興趣,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有所收獲。
2.5頭腦風暴法:頭腦風暴法就是在課堂上,以一個主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頭腦風暴法的優勢在于學生可以自由聯想,自由發言,相互探討,同時在相互探討的過程中,思路得到啟發的可能性很大,從而增加學生的信心與動力。
3教學效果檢驗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五步教學法的接受人數比例達98%;學生對課堂形式的喜歡人數比例達97.28%;學生認為課堂內容實用人數比例達93%。
4課程改進意見
4.1繼續加強課程資源庫建設,豐富課程資源,把知識點以多種表現形式展示出來,可通過收集教學案例,收集視頻,設計制作微課等多種途徑進行。
4.2做好第二課堂教學,可以通過建立相關社團,多進行相關主題比賽,如演講比賽、辯論賽、話劇表演等,多給予學生訓練的機會,讓學生學以致用,可以讓第一課堂的教學效果得到更好的鞏固與提升。
4.3緊跟時代步伐,運用網絡平臺功能,建立課程的網絡教學平臺,占領網絡陣地。
課題名稱:柳州城市職業學院2017年度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基于實訓室建設的職業通用能力實訓化教學的創新與實踐研究”2017JGB13
作者簡介:劉榴(1983.08—),女,壯族,廣西來賓市人,廣西民族大學漢語言文學學士,柳州城市職業學院公共教學部,講師,研究方向:溝通交流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