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的老年人居住建筑主要分為老年住宅和老年公寓兩大類,設計相關建筑時要考慮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以老年人的生活起居為核心,設計出符合老年人這一群體特征的建筑。老年人對建筑的需求大體上分為五個層次,即為私密性、安全性、社交性、舒適性和連續性,老年人大都喜歡一個整體化、溝通較為密切的安全小區。在此基礎上,本文就老年住宅建筑設計的主要特點及其前景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老年建筑;設計特點;發展探究
引言: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具有尊老愛老傳統美德的文明國家,如何善待老人,讓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得以實現。老有所養提供給老年人晚年安居的場所,給予老年人空間讓他們交流;老有所醫配備了完善的醫療條件和社區服務,讓出現患病的老年人及時得到醫療救護,建立一個完善的體制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安全;老有所為提供了老年人在各個領域繼續發光發熱的空間,給老有余力并愿意繼續為社會做貢獻的老年人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老有所樂在社區提供了豐富的娛樂設施供老年人使用,小區內部也要時常舉行活動,提供給老年人學習娛樂的場所,真正讓老年人活到老學到老。以這些目的來設計適合老年人居住的建筑,以專業建筑師的角度來解決設計上遇到的困難。
1老年人居住空間的設計特點
老年人是當前社會一個特殊的群體,對自己應該有特有的居住空間有所要求,個體上心理和生理的差異性決定了他們的居住空間要與正常人的不同,要具有自身的獨特性。
1.1私密性
老年人的生活空間應該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人在老年時對自己的居住地通常都有一定的掌控性,自己獨立空間的意識較強,長時間生活所形成的愛好習慣和隱私都應該得到尊重,為此在設計老年人居住建筑的時候要給予老年人一個單獨的居室,保證老年人的生活空間不被家人的穿行和生活干擾,生活習慣的不同和理念的不同會讓平時生活中產生摩擦。在老年公寓要設置隔板和擋簾,有條件的也要設立單間,避免老年人將自己的身體暴露給他人,給予老人足夠的尊重,保障老年尊嚴。
1.2安全性
安全性在老年建筑設計中是至關重要的,除了要防止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行動不便造成的身體損傷之外,也要考慮老年人在一個環境內產生的不滿、不安、焦躁等負面情緒。在建筑設計上符合老年人建筑設計規范,多安置一些防滑扶手、防護墊、報警裝置、緊急呼叫按鈕,保證老年人在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呼救。
1.3社交性
人在晚年往往是孤獨的,而一個孤獨的社交環境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很不適宜。相同時代的老年人在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觀基本一致,這些老人相互之間的交流也比和年輕一代的子女之間交流更為方便,他們在一起往往有著更多的話題。但是老年人同樣渴望和年輕一代交流,渴望天倫之樂,大多數老人都不愿意生活在都是老年人的社區。在這樣的情況下,提供給老年人一些可以進行社交活動的場所,維系老年人和家人之間的聯系,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非常重要。
1.4舒適性
由于老年人的身體狀態和心理狀態,對于居住環境也有著更高的要求。在建筑選址上要選擇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的地區。在視野上要開闊,保持老年人的心情明朗,也要有足夠的綠化場地,給予老年人充分的氧氣環境;室內保證各個功能分區布局合理,滿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室外要有著優美的環境,滿足老年人的室外娛樂活動。在家具的布置上可以滿足老人自己的意愿,讓老人生活的更有感覺,在精神上得到愉悅,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安享晚年。
2老年住宅的發展和探索
2.1老年人的心里發展探究
解決老年建筑的發展需求,要先從老年人的心理狀態入手深入探討,建設符合老人需求的現代化建筑。老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從工作退休到生命的終結,老年人在每一個階段上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心理特征,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自理階段,老人可以自行生活不需要他人幫助,這個時間段的老人往往不適應自己的老年人生活,自尊心較強,很多方面上都有著自己的見解和獨立性,這樣的老人我們要加以引導,不要違逆老人的心意。在第二個階段和第三個階段介助階段和介護階段,老人的生活起居開始有了困難,生活需要依賴幫助設施和他人的護理,這個階段的老人心情往往很苦悶,對生活失去興趣,我們要保證他們安心生活的同時提供他們更多的生活樂趣,讓他們以一個開朗樂觀的心態安享晚年。
2.2老年人建筑的發展探究
在老年人的建筑發展探究上,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建筑的探究。一種是改造現有的建筑,以可以持續化改造作為該類建筑的主要特點,在滿足不同年齡段老人的需求上對建筑進行不同的修改,在不離開自家環境的基礎下,以較少的資金對現有的生活環境進行改造,也是當前社會主流的老年建筑。在老人的子女都處于外地的情況下社區要加以看護,定時的探望老人以掌握老人的情況,老人的子女在身邊的情況可以鼓勵老人和自己就近居住,當老人無法自理的時候以便子女更好的看護老人。對老人生活的社區也要加以改造,完善目前較為匱乏的社區服務和社區娛樂資源,為老年人的晚年提供醫療和社會服務,提供學習和娛樂的場所。
在新興建筑上要基于老年人的年齡段建立一個多元化年齡的小區,按照老人社區的人口比例在小區內安插服務點和公共設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來出入老年人服務中心的各種公共設施,為老人的社區提供生氣,促進社區內人們的交流。在老人的住宅選擇上要小集中,大分散。建筑要緊密的排列在小區內環境較好的地段,方便老年人生活出入。建筑大分散在小區各個服務點和公共設施附近,讓老人有問題可以得到第一時間的解決。小區的規劃尤其要考慮到老人戶外活動的設計,滿足老人的運動要求,鼓勵老人和不同年齡段的群體進行交往,使得老人不至于脫離于社會大環境,避免過分的小區隔離產生不必要的心理閉塞。
3結束語
人的老年階段是一個漫長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人的生理和心理上都有著較大的改變,往往難以適應。對于老人的贍養工作要細致入微,重視老人的生活需求,提供給老人一個滿意的生活場所。
參考文獻:
[1]劉達,賈云燕.論老年住宅建筑設計[J].陜西建筑, 2007(12):19-20.
[2]章曉慶,葉松青. 上海老年社區規劃和老年住宅建筑設計的探討[J].上海城市規劃, 2007(3):5-8.
[3]張弘.老年住宅建筑空間環境設計研究[D].湖南大學, 2008.
[4]程文娟,李瑾.老年住宅的空間設計特點及未來發展探索[J]. 四川建筑, 2009, 29(4):43-45.
作者簡介:王宗琦(1988-),男,籍貫:河北省邯鄲市,助理工程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