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鳳
摘 要:油畫題材、形式、技法多種多樣,支撐多種多樣的基礎是百家爭鳴的藝術家他們獨特的個人風格。本文主要從人物和風景兩個不同的題材方面入手,以菲欽和荷爾拜因為例對繪畫中的個人風格進行闡述。
關鍵詞:個人 油畫 風格
一、人物題材風格
對于繪畫來說,不同于其他的傳統藝術創作,繪畫更多的取決于繪畫者的主觀意識和對于事物的自我理解,這種主觀性會在不同的繪畫家中產生一定的理解差異,也就是所謂個人風格的形成。我們以《睡蓮》作品為例子,這副作品的避風以及邊緣就十分模糊柔和,給人以自在縹緲的感覺。
大多數的畫家一輩子都在尋覓最適合自己的畫風和感情,而著名的繪畫家馬蒂斯也是如此,他一直都以干凈、純粹和原始作為繪畫的基本情愫,在學習和創作的過程中,不斷將自身風格與此結合,來進行相應的畫風轉換,并且在長年累月的結合中磨礪出了一套專屬于自己的創作風格,以自由為基礎,形成了獨特的個人畫風,并且在1905年,以野獸派的代表人正式獲得了成功。
對于繪畫來說,世界上不可能有任何兩位畫家的風格是完全一致的,因為個人繪畫中所帶來的習慣,畫家對于作品本身投入的感情,會使得他們在繪畫時使用的技巧不同,而這種差異性就造就出了獨一無二,不可復制的作品本身。在這種個人風格的襯托下,除了畫家的主觀感情之外,我們所能看出的最大差異性就在于繪畫中畫家所使用的的技巧以及筆觸。這種筆觸和繪畫方式可以直觀的展現出畫家本人的思想狀態,例如梵高的掙扎,塞尚的嚴謹等等,這是畫家們獨一無二的標記。而對于繪畫來說,越是筆觸風格獨特的作品,個人標志就越明顯,也越容易被我們所記住。而只要畫家們努力摸索,也可以創造出自己的獨有的筆觸標志。
二、風景題材風格
繪畫從產生至今,經歷了相當一段漫長的發展時間。在最初,繪畫的出現是人們為了記錄日常生活,這種繪畫通常筆鋒簡單,構圖粗糙,不具備過多審美和藝術性。在最初的雕刻或者壁畫領域,由于更加偏向于實際情況,所以其畫面平淡,上色和構圖也更加偏向于寫實。而這種記錄生活的繪畫方式,一直發展到后來油畫正式產生,才開始具備基礎的藝術性。
而油畫最初產生的時候,也是基于雕塑以及壁畫所衍生而來的一種藝術表達手段,這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達·芬奇等。最開始的油畫還依然留有寫實的風格,構圖也給人較為輕松的感覺,以素描為主要的表達方式,立體感較強。
后來,等到油畫進一步發展,待到17世紀的時候,油畫進入了巴洛克美術時期,在這期間,油畫的繪畫方式和風格開始有了明顯的變化,不再拘泥于寫實的繪畫手段,開始更加注重畫家的內心世界,并且畫家也開始摸索不同的筆觸技巧所能帶來的不同的繪畫效果,在此期間,畫家們的內心風格開始逐漸占據上風,但是繪畫的本體依舊是依附現實事物的基礎上,并不具有完全的獨立的藝術審美風格。
三、以菲欽和荷爾拜因為例
菲欽的繪畫基礎來源于德國著名畫家荷爾拜因,對于菲欽來講,他特別喜愛東方的白描畫以及荷爾拜因的作品,這種畫作的描線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線性圓滑,富有相當的自由性和表演力,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又要盡可能的追求簡單明了的線型基礎,并且使用簡潔明了的線型來構成一個立體的構圖。為了使自己的繪畫技巧能更進一步,菲欽甚至把他的作品掛在墻上每天學習。
我們能從菲欽的作品中看到一些荷爾拜因繪畫的影子。他們都對光影因素的表現不是很看重,他們更注重于畫面的平面感以及相應的畫面感,只是在平面中稍加陰影轉折,明暗分界線不是他們刻畫的重點。這種畫法有一些東方繪畫的精髓所在,其畫作會展現的縹緲輕靈的畫面感情。造型也是他重要的表現因素,菲欽在作畫過程中非常注重線條的美感。
他的繪畫風格歸屬于寫實風格一類。在進行人物方面的創作時,富有美感的線條很好的塑造了人物的結構,又不會過多的注重光影的變化,比如臉部只是淺淺的上一層光影。這種繪畫技巧也充分的展現了菲欽個人瀟灑自由的個人風格。菲欽后期的作品愈加成熟,技法更加熟練,形成獨特的個人風格。和荷爾拜因作品的時代氣息相比,菲欽作品更注重感情的表現,不同的情感用不同的畫法。
菲欽的作品不但技巧高超,其作品的內涵也十分講究,他的作品注重當下,這樣就減少了和大眾的情感距離。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他作品展現出的生命力,不可能被某種語言完全概括。他的作品總能深入我們心靈深處,見到他的作品讓我們有很多的感想,這是一幅作品的最成功之處。
菲欽和荷爾拜因相比個人風格更為清晰。菲欽對于畫作擁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在進行一些人物畫作的時候,菲欽甚至會以線條來代替原有的光影,而荷爾拜因卻不會這樣做,他要更加寫實,注重人物本身的形象。而菲欽則要更加大膽,菲欽對于線條的把控十分精準,對于菲欽來說,可以用線條來進行人物塑像雖為細化的處理和繪畫。
四、總結
油畫并不像素描。油畫擁有豐富的顏料和相應的繪畫工具,本身就會衍生出多種多樣的繪畫方式和技巧。
對于油畫來說,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繪畫標準,畫家可以從自己的個人情感出發,可以使用厚重,或輕薄的畫法來展現沉重或者縹緲的個人感情。在油畫中,可以用作創作的工具種類十分多,這種工具的多樣化也可以造就多種多樣的繪畫筆觸。
對于繪畫本身來說,在作品上可以最為直觀展現畫家心里情況的因素除了畫面本身以外,就還有畫家所使用的筆觸,這是畫家在畫布上留下的直觀痕跡。對于油畫界來說,文藝復興時期所留下的影響是不可磨滅的,其中以“明暗”的因素最為直觀。
對于繪畫者來說,一般比較代表性的畫家都會擁有著屬于自己的繪畫風格,這種風格一般是基于畫家本身的成長經歷、個人素養以及知識水平所展現的個人內心反饋。繪畫這種藝術形態一直發展到現在,較多的畫家已經擁有了獨屬于自己的筆觸風格,而這種筆觸經過一定的完善,自成一派,就成為了畫家自身的特色和標志。
參考文獻:
[1] 劉鎮. 融匯中西,固守其本-上海劉海粟美術館館藏油畫作品研究[D].山東工藝美術學院,2017.
[2] 穆國良. 論中國當代意象油畫的美學特征[D].中國礦業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