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杰
(四川省平昌縣人民醫院,四川 平昌 636400)
產后出血是指產婦在娩出胎兒后24 h內陰道的出血量>500 ml。難治性產后出血是指產婦在娩出胎兒后1 h內陰道的出血量>1500 ml[1]。難治性產后出血具有起病急、病情進展迅速且兇險的特點,是最為嚴重的分娩并發癥之一,也是導致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這類產婦若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可在短時間內因失血過多而發生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目前,臨床上治療難治性產后出血的方法有保守療法和手術療法。不過,用保守療法治療該病的效果欠佳[2]。本文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間在四川省平昌縣人民醫院接受剖宮產手術后發生難治性產后出血的60例產婦為研究對象,分析用子宮網壓縫合術對這類產婦進行治療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間在四川省平昌縣人民醫院接受剖宮產手術后發生難治性產后出血的60例產婦。將這60例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30例/組)。對照組產婦的年齡為23~34歲,平均年齡為(28.16±2.95)歲;其孕周為37~43周,平均孕周為(40.28±0.31)周。觀察組產婦的年齡為22~34歲,平均年齡為(28.03±2.72)歲;其孕周為37~42周,平均孕周為(40.70±0.54)周。兩組產婦的基線資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1 對對照組產婦進行治療的方法 采用8字縫合術對對照組產婦進行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為:1)根據產婦的具體情況清理其宮腔及腹腔內的積血。2)將產婦的子宮移到其腹壁的切口處,仔細查看其子宮內壁的情況。產婦若存在胎盤植入子宮內壁的情況,需先將胎盤剝脫。3)用1號可吸收縫線按“8”字形多點縫扎產婦胎盤附著處子宮肌層的薄弱處和收縮不良處的子宮漿肌層。將針間距控制在3 cm左右,將子宮前后壁的針結數控制在10余個。4)將產婦的子宮回納入其腹腔內,并進行整理,然后重新縫合其子宮及腹壁的切口。
1.2.2 對觀察組產婦進行治療的方法 采用子宮網壓縫合術對觀察組產婦進行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為:1)在進行手術前,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清理其宮腔及腹腔內的積血。2)將產婦的子宮移到其腹壁的切口處,仔細檢查其子宮的內壁。產婦若存在胎盤植入子宮內壁的情況,需先將胎盤剝脫,再按“8”字形縫合剝脫面。3)為產婦做第一條縫線,即在其子宮體左側3 cm、子宮切口下緣約3 cm處進針,在其子宮體左側約4 cm、子宮切口上緣約3 cm處出針,然后在與第一次進針處縱向間隔3 cm處再次進針,縱向穿行其子宮壁3 cm后出針。在縫合至距其子宮底部約4 cm處時,注意避開其輸卵管的開口。在產婦子宮體后壁的左側找到與第一次進針點對應的點后進針,從其骶主韌帶的上方橫行縫合至其子宮的右側,然后在其子宮體后壁的右側出針,進行對應縫合。4)為產婦做第二條縫線,即在其子宮切口左上方約3 cm處進針,在與第一條縫線縱向間隔3 cm的位置,采用與做第一條縫線相同的走向進行縫合,并在其進針的位置出針。5)產婦子宮的體積若較大,需做第三條縫線進行縫合。在進行縫合的過程中,應盡可能地收緊縫線。在完成縫合后,由內向外對縫線進行打結。在手術結束后,用大量的生理鹽水沖洗術野,然后關閉產婦子宮及腹壁的切口。
治療結束后,觀察兩組產婦排盡惡露的時間、術后24 h內陰道的出血量及住院的時間,對比其止血的效果(將止血效果分為有效和無效)。
有效:經治療,產婦停止出血,或其陰道內未見明顯的流動血流出,或其陰道的出血量≤50 ml/h,其各項生命體征穩定。無效:經治療,產婦仍未停止出血,其生命體征不穩定,甚至出現生命危險,需立即接受子宮切除手術。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對本文所得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產婦相比,觀察組產婦排盡惡露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均較短,其術后24 h內陰道的出血量較少,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手術指標的對比()

表1 兩組產婦手術指標的對比()
注:a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例數 排盡惡露的時間(d)術后24 h內陰道的出血量(ml) 住院時間(d)觀察組 30 13.91±3.54 a 378.45±34.17 a 9.53±3.75 a對照組 30 24.68±3.92 503.88±42.31 15.20±4.87
與對照組產婦相比,觀察組產婦止血的總有效率較高,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止血效果的對比
難治性產后出血是指產婦在娩出胎兒后60 min內其陰道的出血量>1500 ml、經保守治療未取得顯著的止血效果。這類產婦的病情若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可嚴重影響其康復,甚至威脅其生命安全[4]。因此,選擇一種科學有效的治療難治性產后出血的方法十分重要。
臨床上常用縮宮素對發生產后出血的產婦進行保守治療。不過,對于病情兇險、出血量大的難治性產后出血產婦,用縮宮素對其進行治療難以取得較好的效果。這是因為,縮宮素起效的速度較慢,不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徹底止血的效果[5]。有研究結果顯示,用子宮網壓縫合術治療難治性產后出血可取得良好的療效。用該手術治療難治性產后出血具有以下的優勢:1)該手術操作簡單,對輸卵管開口的保護效果良好,還可有效地避免損傷產婦的子宮漿膜層。2)該手術可快速、直接為產婦止血,從而避免其因失血過多而出現相關的并發癥。3)在該手術的操作過程中可預防產婦再次發生出血,并可控制其陰道流血的速度和量,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用子宮網壓縫合術治療剖宮產術后難治性產后出血的效果顯著,可有效縮短產婦排盡惡露的時間,減少其在術后24 h內陰道的出血量,從而加快其康復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