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馥,孫 毅,曾 妍
(1.四川省峨眉山市中醫醫院內2科,四川 峨眉山 614200;2.四川省樂山市精神病院心身疾病科,四川 樂山 614000;3.四川省峨眉山市中醫醫院檢驗科,四川 峨眉山 6142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胃動力及消化功能異常[1]。臨床研究發現,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IL-6屬于促炎細胞因子,其水平與胃腸功能紊亂的發生密切相關。在本文中,筆者對四川省峨眉山市中醫醫院收治的6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和在該院進行體檢的62例健康體檢者進行分組對比研究,旨在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清IL-6水平與其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的相關性。
從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四川省峨眉山市中醫醫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選取62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期在該院進行體檢的62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納入標準是:1)存在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胃部燒灼感、早飽、餐后飽脹感等癥狀。2)進行腹部B超檢查、胃腸鏡檢查、血常規檢查、糞便常規檢查、尿常規檢查、肝腎功能檢查等相關檢查均未能發現導致上述癥狀的病因。3)其臨床表現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診斷標準(Rome Ⅲ標準)[2]。觀察組患者的排除標準是:1)合并有嚴重的心、肝、肺、腎等器官的功能衰竭。2)合并有惡性腫瘤等器質性病變。3)有精神疾病史。4)近期內服用過可影響血清IL-6水平的藥物。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26例(占41.94%),女性36例(占58.06%);其年齡為30~66歲,平均年齡(41.72±5.14)歲。對照組體檢者中有男性28例(占45.16%),女性34例(占54.84%);其年齡為31~67歲,平均年齡(41.94±6.11)歲。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詳見表1。本研究經四川省峨眉山市中醫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

表1 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的比較
對這兩組人員均進行血清IL-6檢測。方法是:采集受檢者的空腹靜脈血5 ml。在4℃的條件下,以2000轉/min的轉速對血樣進行離心處理(離心的時間為14 min)。采集血清標本,并將其置于-70℃的條件下冷藏待檢。采用化學發光法對血清標本中IL-6的含量進行測定。應用SAS(焦慮自評量表)對兩組人員的焦慮癥狀進行評價。該量表共包括20個評分項目,總分為100分。患者的SAS評分越高,表示其焦慮癥狀越嚴重。輕度焦慮的判定標準:患者的SAS評分為50~59分。中度焦慮的判定標準:患者的SAS評分為60~69分。重度焦慮的判定標準:患者的SAS評分≥70分。應用SDS(抑郁自評量表)對兩組人員的抑郁癥狀進行評價。該量表共包括20個評分項目,總分為100分?;颊叩腟DS評分越高,表示其抑郁癥狀越嚴重。輕度抑郁的判定標準:患者的SDS評分為53~59分。中度抑郁的判定標準:患者的SDS評分為60~69分。重度抑郁的判定標準:患者的SDS評分≥70分。
比較兩組人員血清IL-6的水平、SAS評分和SDS評分,分析其血清IL-6的水平與其SAS評分和SDS評分的相關性。
對本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兩組人員的年齡、血清IL-6的水平、SAS評分和SDS評分等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性別構成比等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法進行相關性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血清IL-6的水平、SAS評分、SDS評分的 平 均 值 分 別 為(91.59±4.02)pg/ml、(62.26±11.19)分、(60.17±9.74)分,對照組體檢者血清IL-6的水平、SAS評分、SDS評分的平均值分別為(62.76±5.14)pg/ml、(41.02±8.58)分、(40.12±8.14)分。觀察組患者血清IL-6的水平、SAS評分、SD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體檢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人員血清IL-6的水平、SAS評分、SDS評分的比較()

表2 兩組人員血清IL-6的水平、SAS評分、SDS評分的比較()
組別 例數 IL-6(pg/ml) SAS(分) SDS(分)觀察組 62 91.59±4.02 62.26±11.19 60.17±9.74對照組 62 62.76±5.14 41.02±8.58 40.12±8.14 t值 17.144 16.012 15.921 P值 <0.05 <0.05 <0.05
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清IL-6的水平與其SAS評分、SDS評分均呈正相關(r=0.70,P<0.05;r=0.72,P<0.05)。詳見表3。
表3 對觀察組患者血清IL-6水平與其SAS評分、SDS評分相關性的分析()

表3 對觀察組患者血清IL-6水平與其SAS評分、SDS評分相關性的分析()
IL-6(pg/ml) SDS(分) r值 P 值IL-6(pg/ml) 91.59±4.02 60.17±9.74 0.72 <0.05 SAS(分) 62.26±11.19 r值 0.70 P值 <0.05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以腹痛、腹脹、惡心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消化系統疾病。此病的發生與患者存在胃動力障礙、胃酸分泌異常、幽門螺桿菌感染及遺傳因素密切相關。IL-6是一種多細胞來源的糖基化蛋白,同時也是一種炎性遞質,其生物學功能較為復雜。有研究指出,IL-6可刺激胃腸黏膜的神經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進而可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3]。據統計,功能化消化不良的發病率約占消化系統疾病總發病率的30%。臨床研究發現,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相關的文獻指出,胃腸道的蠕動和分泌功能受中樞神經、自主神經和腸神經的共同支配,很容易受到精神心理狀態的刺激。精神心理障礙會破壞大腦邊緣系統與下丘腦之間的平衡,從而可通過腦腸軸影響胃腸道的功能。而胃腸道功能的改變又會反饋至大腦,對患者精神心理狀態產生反向作用[4]。有臨床調查結果顯示,約有6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焦慮、抑郁等心理障礙。劉洪娜、蘇少慧、胡義亭等[5]在臨床研究中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抑郁癥狀與其血清IL-6水平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存在抑郁癥狀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其血清IL-6的水平、消化不良癥狀的評分均高于無抑郁癥狀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清IL-6的水平與其HAMD評分、消化不良癥狀的評分呈正相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HAMD評分與其消化不良癥狀的評分呈正相關。這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抑郁癥狀越嚴重,其血清IL-6的水平越高,消化不良癥狀也越嚴重。為了進一步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清IL-6水平與其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的相關性,筆者對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四川省峨眉山市中醫醫院收治的6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和同期在該院進行體檢的62例健康體檢者進行了分組對比研究。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清IL-6的水平〔(91.59±4.02)pg/ml〕、SAS 評分〔(62.26±11.19)分〕、SDS 評分〔(60.17±9.74)分〕均高于對照組體檢者血清IL-6的水平〔(62.76±5.14)pg/ml〕、SAS 評分〔(41.02±8.58)分〕、SDS 評分〔(40.12±8.14)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清IL-6的水平與其SAS評分、SDS評分均呈正相關(r=0.70,P<0.05;r=0.72,P<0.05)。
綜上所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清IL-6的水平、SAS評分和SDS評分均顯著高于正常人群。此病患者血清IL-6的水平與其SAS評分和SDS評分呈正相關。臨床醫生在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進行治療時,應對其進行心理干預,以促進其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