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燕
(重慶市榮昌區人民醫院,重慶 402460)
冠心病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此病主要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血管腔狹窄、血液循環受阻引起的。此病患者若未能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其病情會進一步惡化,從而可導致其發生心力衰竭等一系列較為嚴重的并發癥[1]。本文主要分析聯用美托洛爾和曲美他嗪對老年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
選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間重慶市榮昌區人民醫院接診的86例老年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聯合組(43/組)。對照組患者中有男25例,女18例;其平均年齡為(64.30±1.22)歲,平均病程為(5.01±1.67)年。聯合組患者中有男26例,女17例;其平均年齡為(65.13±1.49)歲,平均病程為(4.67±1.08)年。兩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可進行組間比較分析。
為兩組患者均使用強心劑、利尿劑等藥物進行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為對照組患者采用曲美他嗪(生產廠家:施維雅天津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5465)進行治療。曲美他嗪的用法是:口服,3次/d,20 mg/次。在應用曲美他嗪的基礎上,為聯合組患者加用美托洛爾(生產廠家: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50044)進行治療。美托洛爾的用法是:口服,初始劑量為3.25 mg/次,2~3次/d。之后根據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為其調整用藥量(最大劑量不得超過100 mg/次)。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4個月。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各項心功能指標(包括HR、LVESD、LVEDD、LVEF)。治療后,患者的心功能分級降低>Ⅱ級,其LVEF提高≥50%,可判定其臨床療效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的心功能分級降低Ⅰ~Ⅱ級,其LVEF提高20%~49%,可判定其臨床療效為有效。治療后,患者的心功能分級未降低,其LVEF提高≤19%,可判定其臨床療效為無效。
對本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處理?;颊叩哪挲g、各項心功能指標等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颊叩男詣e構成比、治療的總有效率等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聯合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0.70%)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72.09%),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n(%)]
治療后,聯合組患者的HR低于對照組患者,其LVEF高于對照組患者,其LVESD、LVEDD均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心功能指標的對比()

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心功能指標的對比()
組別 例數 HR(次/min)LVESD(mm)LVEDD(mm)LVEF(%)對照組 43 89.30±2.11 40.69±1.08 63.06±2.26 45.78±2.55聯合組 43 80.92±2.46 33.29±1.71 54.13±2.80 51.28±2.40 t值 7.51 12.49 7.42 4.14 P值 <0.05 <0.05 <0.05 <0.05
心力衰竭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冠心病并發癥。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氣喘、呼吸困難、肺部濕啰音等[2]。有研究表明,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的發病機制主要包括:1)患者體內的血液循環受阻,導致其心肌細胞缺氧、缺血,進而致使其心排血量驟降。2)患者血液循環受阻導致其心肌的收縮力顯著下降,進而導致其心肌順應性降低[3]。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藥物療法治療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常用的藥物包括美托洛爾、曲美他嗪、氯吡格雷等)。曲美他嗪是一種哌嗪類衍生物。此藥可阻止中性粒細胞的浸潤,從而可減少自由基對心肌細胞的損傷。與此同時,曲美他嗪還能增強心肌細胞對低氧應激的耐受性,從而可起到改善心肌細胞收縮力的作用[4]。美托洛爾是一種β1受體阻滯劑。此藥對β1受體有選擇性阻斷作用,從而可起到減輕兒茶酚胺等神經類物質對心肌細胞造成損傷的作用[5]。有研究表明,美托洛爾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從而可有效地改善心肌的供血情況。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聯合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0.70%)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72.09%)。治療后,聯合組患者的HR低于對照組患者,其LVEF高于對照組患者,其LVESD、LVEDD均短于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聯用美托洛爾和曲美他嗪對老年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較為理想,能夠顯著改善其各項心功能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