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遠芹
(杭州市西湖區第二人民醫院,浙江 杭州 310024)
瘢痕子宮是指接受過剖宮產手術、子宮肌瘤剝除術等宮腔手術后形成明顯瘢痕的子宮[1]。近年來,我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的女性越來越多。疤痕妊娠是指有過宮腔手術史的女性,在再次妊娠時孕囊在其子宮瘢痕處著床發育的一種異位妊娠。臨床研究表明,疤痕妊娠孕婦發生胎盤植入、胎盤粘連等不良事件的風險較高。故臨床上需及早對瘢痕妊娠孕婦進行引產,以降低其子宮破裂出血的風險。為此類孕婦選擇一種高效、安全的引產方法十分重要[2]。為了探討用米索前列醇聯合米非司酮對瘢痕妊娠中期孕婦進行引產的效果,筆者對100例此類孕婦進行了平行對照試驗。
將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間在杭州市西湖區第二人民醫院進行引產的100例瘢痕妊娠中期孕婦納入本研究。這些孕婦的瘢痕子宮均是由進行剖宮產手術所致,其妊娠的時間為13~27周,其孕次為1~4次,其本次妊娠距上次剖宮產手術的時間為1~6年。其中,排除病歷資料缺失的孕婦。將這些孕婦隨機分為依沙吖啶組和聯合用藥組。依沙吖啶組孕婦的年齡為24~41歲,平均年齡為(32.27±5.18)歲;其孕周為14~24周,平均孕周為(19.23±2.57)周。聯合用藥組孕婦的年齡為25~43歲,平均年齡為(33.25±6.19)歲;其孕周為13~25周,平均孕周為(19.54±2.48)周。兩組孕婦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用米索前列醇聯合米非司酮對聯合用藥組孕婦進行引產。米非司酮的用法是:口服,50 mg/次,2次/d,連續用藥2 d。米索前列醇的用法是:在為孕婦口服米非司酮2 d后,于第3 天清晨將0.4 mg的米索前列醇置于孕婦陰道的后穹窿處,間隔3 h后再置入1枚此藥(最多可置入3 枚),待其出現規律的宮縮后停止用藥。用依沙吖啶對依沙吖啶組孕婦進行引產,方法是:指導孕婦取仰臥位,用穿刺針對其進行羊膜腔穿刺。穿刺成功后,向其羊膜腔內注入100 mg的依沙吖啶[3]。
觀察并比較兩組孕婦在接受治療后其用藥至宮縮發動的時間、宮頸的成熟率、引產持續的時間、引產的成功率、產后的出血量、其中進行清宮術孕婦所占的比率及其在用藥期間出現不良反應(如腹瀉腹痛、惡心嘔吐、變態反應、頭暈頭痛、發熱等)的情況。用藥至宮縮發動的時間是指孕婦首次置入米索前列醇或向羊膜腔內注入依沙吖啶至出現規律宮縮的時間。宮頸成熟是指孕婦的宮頸管消失、宮頸變軟[4]。
用SPSS22.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依沙吖啶組孕婦相比,治療后聯合用藥組孕婦用藥至宮縮發動的時間和引產持續的時間均更短(P<0.05),其宮頸的成熟率更高(P<0.05),其產后的出血量更少(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后兩組孕婦用藥至宮縮發動的時間、宮頸的成熟率、引產持續的時間及產后出血量的比較
與依沙吖啶組孕婦相比,治療后聯合用藥組孕婦引產的成功率更高(P<0.05),其中進行清宮術孕婦所占的比率更低(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后兩組孕婦引產的成功率及其中進行清宮術孕婦所占比率的比較[%(n)]
在用藥期間,聯合用藥組孕婦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略高于依沙吖啶組孕婦,組間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孕婦在用藥期間發生不良反應情況的比較
近年來,隨著我國剖宮產率的升高及二孩政策的開放,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的女性逐漸增多。瘢痕子宮的女性在再次妊娠時,若孕卵在其子宮的瘢痕處著床,就會發生瘢痕妊娠。瘢痕妊娠孕婦發生胎盤植入和子宮破裂出血的風險較高,因此臨床上應及早對其進行引產。在對瘢痕妊娠中期孕婦進行引產時,由于其宮頸尚未成熟,只能緩慢地開張,再加上其瘢痕處的子宮肌層較為薄弱,因此可導致其宮縮不協調,從而可增加其引產的難度,且容易導致其發生子宮破裂[5]。因此,為此類孕婦選擇一種高效、安全的引產方法十分重要。過去,臨床上常采用依沙吖啶對此類孕婦進行引產。此藥可促使孕婦子宮的滋養層細胞和胚胎的蛻膜組織發生變性、壞死,并能增加其子宮平滑肌收縮的頻率、幅度和張力,從而可促使孕囊排出。但此藥不能起到軟化宮頸的作用,因此易導致孕婦宮頸的成熟度與其宮縮不同步,從而可延長其引產的時間,且會增加其發生胎盤殘留和子宮破裂的風險。有學者研究指出,在對瘢痕妊娠中期孕婦進行引產時,促進其宮頸成熟是提高其引產成功率的關鍵[5]。米非司酮是一種抗孕激素藥,它與子宮內膜的孕酮受體具有極強的親和力。有研究表明,米非司酮可促進女性宮頸內膠原蛋白的分解和趨化因子的分泌,從而可起到擴張和軟化宮頸的作用[6]。另外,該藥還能促進內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促使子宮的滋養層細胞和胚胎的蛻膜組織發生變性、壞死,從而有助于胎盤剝離[7]。米索前列醇具有促進宮縮及宮頸成熟的雙重作用。臨床實踐證實,用米索前列醇對瘢痕子宮中期妊娠孕婦進行引產,可提高其宮頸的軟化度,縮短其引產的時間,提高其引產的成功率[8]。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與依沙吖啶組孕婦相比,治療后聯合用藥組孕婦用藥至宮縮發動的時間和引產持續的時間均更短(P<0.05),其宮頸的成熟率和引產的成功率均更高(P<0.05),其產后的出血量更少(P<0.05),且其中進行清宮術孕婦所占的比率更低(P<0.05)。在用藥期間,兩組孕婦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梢?,用米索前列醇聯合米非司酮對瘢痕妊娠中期孕婦進行引產的效果較為理想,可促進其宮頸成熟,提高其引產的成功率,減少其產后的出血量,且用藥的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