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璇,陳 嬌,劉 莉,劉曉鳴
(徐州市兒童醫院,江蘇 徐州 221006)
癲癇是一種病因較為復雜的神經系統綜合征。兒童是癲癇的高發人群。癲癇患兒的病情極易反復發作。有研究表明,失神性癲癇、部分性良性癲癇均會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而West綜合征(嬰兒痙攣癥)是癲癇性腦病中較為嚴重的一種類型,此病可導致患兒發生認知障礙和心理障礙。為了進一步研究治療兒童癲癇的有效方法,筆者的團隊對徐州市兒童醫院收治的66例癲癇患兒分別使用左乙拉西坦和奧卡西平進行治療,其中使用奧卡西平進行治療的33例患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間徐州市兒童醫院收治的66例癲癇患兒。將這66例患兒隨機平均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在參照組的33例患兒中,有男性17例,女性16例;其年齡為2~13歲,其中位年齡為(7.11±1.22)歲。在觀察組的33例患兒中,有男性16例,女性17例;其年齡為3~14歲,其中位年齡為(8.01±2.32)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為參照組患兒使用左乙拉西坦(由比利時 UCB Pharma S.A.生產,注冊證號為H20110411,生產批號為2011-08-31)進行治療。左乙拉西坦的用法是:初始用藥量為20 mg·kg-1·d-1,用藥 7天后增加10 mg/kg的藥量,維持用藥量為30~40 mg/kg,2次/d。為觀察組患兒使用奧卡西平(生產單位為武漢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040192,生產批號為2010-09-30)進行治療。奧卡西平的用法是:初始用藥量為5~10 mg·kg-1·d-1,用藥5~7天后增加5~10 mg/kg的藥量,維持用藥量為20~ 40 mg/kg,2次 /d。
觀察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及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1)將患兒的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等級。⑴顯效:經過治療,患兒癲癇發作的頻率與治療前相比降低的程度>75%。⑵有效:經過治療,患兒癲癇發作的頻率與治療前相比降低的程度為50%~75%。⑶無效:經過治療,患兒癲癇發作的頻率與治療前相比降低的程度<50%。2)不良反應包括:皮疹、消化道癥狀和神經系統癥狀等。
將本次研究的數據錄入到SPSS19.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治療期間,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經過治療,與參照組患兒相比,觀察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的比較
癲癇是一種反復發作的慢性腦功能障礙性疾病。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兒童癲癇的發病率是成人癲癇發病率的10~15倍。多數癲癇患兒在使用抗癲癇藥進行治療后,可有效地控制其癲癇的發作。但是,有20%~30%的癲癇患兒在使用苯妥英鈉、拉莫三嗪、丙戊酸、卡馬西平等傳統的一線抗癲癇藥進行治療后不能獲得較為理想的療效[1-2]。左乙拉西坦屬于吡咯西坦類似物,其可選擇性地與突觸囊泡蛋白2A進行結合,并能夠參與囊泡的胞吐和聚合,調節神經遞質的釋放,阻斷因神經元異常放電及傳導所引發的癲癇。此藥的藥代動力學特性較為理想,具有生物利用率高、藥物間相互作用少、毒副作用少、患兒對藥物的耐受性良好等特點。左乙拉西坦在人體內的代謝產物無藥理活性,可經乙酰胺水解酶系水解代謝后從腎臟排出。患者在服用左乙拉西坦后,有66%的此藥能夠以原型經其腎臟排出[3-4]。左乙拉西坦的血漿半衰期為6~8小時。此藥在與蛋白SV2A結合時需要較長的時間,其腦脊液半衰期是血漿半衰期的2倍。患者每天服此藥2次即可起到預期效果,并可在24~48個小時內保持體內血藥濃度的相對穩定。左乙拉西坦的抗癲癇譜較為廣泛,其適應證及適應人群的范圍均較廣。奧卡西平是一種全新的抗癲癇藥。此藥自身不存在藥理活性,其主要是通過體內芳香酮降解酶代謝出的10-單羥基衍生物起到抗癲癇的作用。另外,奧卡西平不僅可抑制Na+通道,還可抑制Cl通道和Ca2+通道,具有療效好、肝酶誘導作用小、蛋白結合率低、生物利用率高等優勢[5-6]。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參照組患兒相比,觀察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這說明,與使用左乙拉西坦相比,使用奧卡西平治療兒童癲癇的效果顯著,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