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茹,劉希斗,閻 偉
(1.山東省滕州傷骨醫院,山東 滕州 277599;2.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東 濟南 250011)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出現非化膿性炎癥反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全身性疾病。臨床研究發現,此病患者常存在免疫功能紊亂及細胞因子異常活躍的情況。白介素-1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細胞因子,能夠促進前列腺素的代謝,引發炎癥反應,促進膠原酶的分泌,從而可對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造成損傷[1]。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關節腫痛及功能障礙、發熱、淋巴結腫大等[2]。非甾體消炎鎮痛藥和免疫抑制劑均為臨床上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常用藥。有研究指出,聯用這兩類藥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為了探討用來氟米特聯合塞來昔布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從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山東省滕州傷骨醫院就診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中選取13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的納入標準:1)經類風濕因子(RE)檢測、X線檢查等相關檢查被確診患有類風濕關節炎。2)存在不同程度的晨僵癥狀。3)病變的關節為指間關節、掌指關節或肘關節。4)在治療期間,未服用過噻嗪類利尿劑或髓袢利尿劑。5)無使用來氟米特和塞來昔布的禁忌證。將這130例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5例。試驗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41例,其中年齡最大的69.3歲,最小的42.7歲,平均年齡(51.9±2.6)歲,平均病程(2.6±0.5)年。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39例,其中年齡最大的70.2歲,最小的43.8歲,平均年齡(53.1±1.2)歲,平均病程(2.9±0.3)年。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病程相比,P>0.05。
為對照組患者單用塞來昔布進行治療。塞來昔布的用法是:口服,0.2 g/次,1次/d。在應用塞來昔布的基礎上,為試驗組患者加用來氟米特進行治療。來氟米特的用法是:口服,20 mg/次,1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年。在治療期間,密切監測患者的血壓,并定期對其進行血生化檢查。注意觀察其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并隨時為其調整治療方案。
1)對比治療6個月后、治療1年后兩組患者關節疼痛、腫脹及晨僵等癥狀的改善情況。2)對比治療1年后兩組患者骨質疏松、關節軟骨破壞及關節間隙狹窄等體征的改善情況。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對本研究所得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包括患者的平均年齡、平均病程等)用()表示,組別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包括患者關節疼痛、關節腫脹、晨僵等癥狀、骨質疏松、關節軟骨破壞及關節間隙狹窄等體征的改善率等)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6個月后,試驗組患者關節疼痛、關節腫脹、晨僵等癥狀的改善率分別為70.77%(46/65)、67.69%(44/65)、75.38%(49/65),對照組患者關節疼痛、關節腫脹、晨僵等癥狀的改善率分別為52.31%(34/65)、50.77%(33/65)、56.92%(37/65);試驗組患者關節疼痛、關節腫脹、晨僵等癥狀的改善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治療6個月后兩組患者關節疼痛、腫脹及晨僵等癥狀的改善情況[n(%)]
治療1年后,試驗組患者關節疼痛、關節腫脹、晨僵等癥狀的改善率分別為95.38%(62/65)、98.46%(64/65)、96.92%(63/65),對照組患者關節疼痛、關節腫脹、晨僵等癥狀的改善率分別為78.46%(51/65)、87.69%(57/65)、80.00%(52/65);試驗組患者關節疼痛、關節腫脹、晨僵等癥狀的改善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治療1年后兩組患者關節疼痛、腫脹及晨僵等癥狀的改善情況[n(%)]
治療1年后,試驗組患者骨質疏松、關節軟骨破壞及關節間隙狹窄的改善率分別為80.00%(52/65)、78.46%(51/65)、81.54%(53/65),對照組患者骨質疏松、關節軟骨破壞及關節間隙狹窄的改善率分別為47.69%(31/65)、49.23%(32/65)、43.08%(28/65);試驗組患者骨質疏松、關節軟骨破壞及關節間隙狹窄的改善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3。

表3 對比治療1年后兩組患者骨質疏松、關節軟骨破壞及關節間隙狹窄的改善情況[n(%)]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出現非化膿性炎癥反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全身性疾病。臨床研究發現,此病患者常存在免疫功能紊亂及細胞因子異常活躍的情況。白介素-1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細胞因子,能夠促進前列腺素的代謝,引發炎癥反應,促進膠原酶的分泌,從而可對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造成損傷。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關節腫痛及功能障礙、發熱、淋巴結腫大及晨僵等。晨僵是指患者病變的關節(如指間關節或掌指關節)在清晨醒來后感覺僵硬、不能自如彎曲伸展(難以完成系衣扣和梳頭等動作)。非甾體消炎鎮痛藥是臨床上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常用藥。塞來昔布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非甾體消炎鎮痛藥。此藥能夠抑制前列腺素的分泌,從而可起到緩解關節炎癥反應,改善關節功能的作用[4]。來氟米特是一種新型的低分子量異璁唑類免疫抑制劑[5]。此藥經口服后可迅速發揮免疫調節的作用。有研究指出,來氟米特可通過可逆性抑制乳酸脫氫酶的方式阻止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從而可使活化的淋巴細胞不會繼續分化增殖,減少骨吸收及骨破壞,且安全性較高[6]。為了探討用來氟米特聯合塞來昔布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效果,筆者對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山東省滕州傷骨醫院就診的130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進行了分組對照研究。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6個月后和治療1年后,試驗組患者關節疼痛、關節腫脹、晨僵等癥狀的改善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1年后,試驗組患者骨質疏松、關節軟骨破壞及關節間隙狹窄的改善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但需要注意的是,來氟米特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在用此藥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并根據其實際情況為其調整用藥方案。
綜上所述,用來氟米特聯合塞來昔布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效果顯著,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關節損傷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