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陽
(溧陽市中醫醫院檢驗科,江蘇 溧陽 213300)
2型糖尿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1]。為了探究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測在診斷2型糖尿病中的應用價值,筆者對溧陽市中醫醫院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非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從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間溧陽市中醫醫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選取40例患者作為A組,另選取同期該院收治的40例非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B組。A組患者的納入標準:1)經相關檢查被確診患有2型糖尿病。2)臨床資料完整。3)知曉本研究的目的及實施方法,并自愿參與本研究。A組患者的排除標準:1)患有其他的慢性疾病。2)存在嚴重的感染。A組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17例;其年齡為35~66歲,平均年齡(50.5±3.8)歲;其病程為1~7年,平均病程(4.4±1.3)年。B組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16例;其年齡為30~64歲,平均年齡(50.6±3.9)歲。兩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本研究經溧陽市中醫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血糖檢測、血清C肽檢測和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方法是:抽取患者的空腹靜脈血5 ml。使用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對血樣中糖化血紅蛋白的含量進行測定。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血樣中血糖的含量進行測定。對血樣進行離心處理,并采集血清標本。使用電化學發光法對血清標本中C肽的含量進行測定[2]。
將本研究所得數據均錄入到SPSS 19.0統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血清C肽水平的平均值分別為(10.71±2.23)mmol/L、(11.95±2.11)%、(0.86±0.09)μg/L,B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血清C肽水平的平均值分別為(4.86±1.89)mmol/L、(5.04±0.32)%、(1.42±0.31)μg/L。A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均高于B組患者,其血清C肽的水平低于B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血糖水平、血清C肽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的比較()

表1 兩組血糖水平、血清C肽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的比較()
組別 例數 空腹血糖(mmol/L)血清C肽(μg/L)糖化血紅蛋白(%)A 組 40 10.71±2.23 0.86±0.09 11.95±2.11 B 組 40 4.86±1.89 1.42±0.31 5.04±0.32 t值 12.657 10.972 20.478 P值 0.000 0.000 0.040
2型糖尿病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糖尿病類型,其發病率約占糖尿病總發病率的90%以上[3]。此病患者多為中老年人。由于此病的進展比較緩慢,多數患者都是在接受健康體檢時發現患有該病。目前臨床上對2型糖尿病尚無根治的方法。隨著病情的進展,此病患者可出現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等并發癥,從而可嚴重影響其預后[4-5]。一般而言,臨床上常采用血糖檢測、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診斷2型糖尿病。但患者血糖的水平較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診斷結果的不準確[5]。糖化血紅蛋白是紅細胞與血糖結合的產物。人體內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較為穩定,不會在短時間內出現較大的波動。 血清C肽是胰島β細胞的分泌產物。此指標的水平可反映胰島細胞的功能。當人體內胰島細胞的功能減退或喪失時,其血清C肽的水平會明顯降低[6]。為了探究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測在診斷2型糖尿病中的應用價值,筆者對溧陽市中醫醫院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非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研究。本研究的結果顯示,A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10.71±2.23)mmol/L〕、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11.95±2.11)%〕均高于B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4.86±1.89)mmol/L〕、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5.04±0.32)%〕,其血清 C 肽的水平〔(0.86±0.09)μg/L〕低于B組患者血清C肽的水平〔(1.42±0.31)μg/L〕。
綜上所述,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測在診斷2型糖尿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