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平平
(甘肅省甘谷縣人民醫院,甘肅 甘谷 741200)
風險管理是指在一個存在多種潛在風險的環境中,預先采用恰當的方法將風險的發生率降至最低的一種管理模式,是近年來新興的管理學科之一[1]。風險管理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識別風險、評估風險、制定應對方案等,其宗旨是在消耗最低成本的前提下使管理對象得到最大的安全保障。婦產科是醫院內潛在風險較多的科室之一。婦產科的環境及人員的不確定性和多變性均會對母嬰的生命安全造成影響。有研究認為[2],采用風險管理模式對產婦進行護理能有效降低其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為了證實這一觀點,筆者的團隊采用風險管理模式對甘肅省甘谷縣人民醫院婦產科收治的104例產婦進行護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擇取近年來甘肅省甘谷縣人民醫院婦產科收治的208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用投擲法將其均分為常規護理組和風險管理組,每組各有產婦104例。在104例常規護理組產婦中,初產婦有63例,經產婦有41例,其中進行經陰道分娩的產婦有56例,進行剖宮產分娩的產婦有48例;她們的年齡為21~35歲,其平均年齡為(28.03±2.32)歲。在104例風險管理組產婦中,初產婦有60例,經產婦有44例,其中進行經陰道分娩的產婦有53例,進行剖宮產分娩的產婦有51例;她們的年齡為22~38歲,其平均年齡為(29.51±2.17)歲。兩組產婦在臨床資料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產婦均自愿簽署參與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均無嚴重的器質性疾病和精神疾病。
采用傳統的護理模式對常規護理組產婦進行護理,如定期對其進行各項生命體征的檢測、為其營造舒適的住院環境、對其進行心理護理及日常護理等。采用風險管理模式對風險管理組產婦進行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風險識別:首先成立風險管理護理小組,以定期召開小組會議的方式討論、識別已存在或潛在的風險因素,然后對這些風險因素進行分類,并分析每一類風險因素的形成原因,最后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2)風險評估:風險管理護理小組在識別各類風險因素后,要逐一對其嚴重程度及發生的頻率進行評價,然后評估其危險性。風險因素的危險性=風險因素的嚴重程度×風險因素的發生頻率。3)制定應對方案:針對各類風險因素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是整個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筆者的團隊通過將經驗與實際相結合的方法制定出以下應對方案:⑴為產婦營造溫馨的住院氛圍,保持病房環境的舒適整潔,并確保產婦及新生兒遠離危險用品。此外,對身體虛弱及伴有產科并發癥的產婦進行特別照護,并密切監測其身體狀況的變化情況。⑵定期對病房進行徹底的消毒,不留死角,以防止產婦及新生兒發生感染等情況。⑶對每位護理人員進行有關語言溝通方面的培訓,以提升其語言修養,防止其因措辭不當而引發護患矛盾。⑷仔細觀察每一位產婦的心理變化情況,針對其出現的不良情緒進行積極有效的疏導,并以真誠的態度與產婦進行溝通,同時盡量解答其提出的問題、滿足其合理需求。⑸在產婦身體狀況允許的前提下,鼓勵其盡早下床走動,以促進其身體機能早日恢復。⑹根據產婦的喜好及口味科學合理地為其制定飲食方案,以確保其能夠攝入充足的營養。⑺由專職護嬰師對新生兒進行專業的護理。4)建立考核制度:定期召開風險管理護理小組會議,對階段性的工作進行總結,并對典型事例進行探討和分析,同時鼓勵組內護理人員提出建議和意見。此外,風險管理護理小組要在組內建立和執行各項考核制度,對組內護理人員的工作表現進行考核,并將其考核的成績與其績效、獎金掛鉤。同時,組長及副組長要不定期地檢查風險管理工作的落實情況,加強組內護理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
1)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護理風險事件主要包括護理糾紛、意外事件、產婦投訴及護理缺陷等。2)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滿意度調查問卷的滿分為100分,當評分在85~100分之間時,表示產婦對護理工作非常滿意;當評分在60~84分之間時,表示產婦對護理工作基本滿意;當評分<60分時,表示產婦對護理工作不滿意。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非常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將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錄入到SPSS20.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風險管理組產婦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為0.96 %,常規護理組產婦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為34.62 %,風險管理組產婦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產婦,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的比較[n(%)]
在104例風險管理組產婦中,對護理工作表示非常滿意的產婦有76例,表示基本滿意的產婦有27例,表示不滿意的產婦有1例,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為99.04 %;在104例常規護理組產婦中,對護理工作表示非常滿意的產婦有44例,表示基本滿意的產婦有29例,表示不滿意的產婦有31例,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為70.19 %。風險管理組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產婦,差異顯著(P<0.05)。
婦產科是醫院中潛在風險較多的科室之一。因此,婦產科醫護人員要在加強風險意識的同時,嚴格做好各項風險防控工作,以減少醫療糾紛、意外事件的發生[3]。風險管理是一種新興的管理模式,這種方法能夠有效地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有研究表明[4],將風險管理模式應用在產房的護理工作中,不僅能使醫護人員準確地識別及評估產房中的各類風險因素,還能通過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降低產房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風險管理組產婦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產婦,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產婦。由此可見,采用風險管理模式對產婦進行護理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其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提高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