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摘要:本文是對高職院校理想信念現狀及對策分析,得出:高職學生入黨意愿強烈,但在入黨動機上極少是追求理想信念,多是基于對今后工作就業現實問題的考量;在職業理想上多是基于自己興趣及物質富足,生活理想很少考慮報效社會,其理想信念多來源于為自己將來而奮斗;對當前理想信念教育效果感覺不大,在理想信念狀態上多呈現包容不同價值觀念及現實功利價值取向;在理想信念教育存在問題主要是教育重視不夠、教師水平不足等。針對以上調查結果,提出意識形態下高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對策建議:高職院校領導重視;優化教師隊伍;加強學生自身政治修養。
關鍵詞:意識形態 理想信念 高職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等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起點也是其核心內容,在高職院校理想信念教育更加關系到高職學生價值觀、人生觀的塑造形成。經濟全球化及互聯網時代下,各種國內外思潮文化匯聚,而處于經濟急速發展及信息洪流下的高職學生處于理想信念的形成階段,更加需要進行理想信念的教育。2013年五四青年節習近平同優秀青年的談話中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從習主席的講話中可以知道理想信念教育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2018年8月9日,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講話內容,指出圍繞理想信念加強主流意識形態的凝聚吸引力,習主席認為從“中國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方面建構意識形態理想信念價值系統。[1]
作為一名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師,在對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深感當下社會多元文化下大學生理想信念選擇困惑。而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想信念教育相對較為缺乏,理想信念教育多以授課為主教育進行,學生的興趣不濃。高職院校中,普遍不太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多注重對學生實操課程,對高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重視程度不夠,特別是新的意識形態語境下,高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更值得重視。本文結合對筆者所教學高職院校的學生的問卷調查,詳細了解目高職學生理念信念現狀分析。
高職學生是知識實踐能力較高的群體,是建設社會主義的人才,但目前高職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相比本科生還相對薄弱,高職德育工作亟待完善,所以要重視高職學生的理想信念的教育工作,及時引導他們樹立良好的理想信念,這對于加強和改進高職學生的德育工作和德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再者,可在此過程中總結經驗和教訓,為我們往后的理想信念的教育工作也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1.概念界定
1.1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屬哲學范疇,是自己一種對事務的理解認知。本文中所闡述的意識形態是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其意識形態價值系統主要內容包括了三個方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其基本內涵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及人民幸福;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實現富強、民族、文明及和諧的中國特色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2理想信念
“理想”一詞是從日語中借來,根據目前《辭?!返慕忉?,有兩層含義:一是心理學意義上認為理想是一種想象;二是將理想當作一種目標。而馬克思則將理想與實踐相結合,認為是人自覺能動性的表現,并指出“理想”具有現實性(與現實生活相聯系);長久性(需要經過一番努力才可能達到);情感性;促進性(指明方向)。
信念是一個人愿意以某種確定方式行動的東西,是主體對于自然認知堅信無疑的看法。[2]其構成有三個要素:主體人;客體觀念性東西;主體對客體堅信。其具有穩定性(不輕易改變)、多樣性(不同人在不同環境下其信念的不同);親和性(相同信念的人在情感上的親近);兩重性(主客觀及理性感性的統一)。
理想與信念是辯證統一的,理想是信念形成的前提條件,信念則為理想提供精神支持。理性信念一詞出現在改革開放之后,為加強理想信念的教育而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它表示一個人的人生價值觀,是人的意識與精神的有機統一。在中國的高等教育體系中,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重點。
2.高職學生理想信念現狀調查分析
2.1問卷調查說明
本次問卷調查圍繞高職學院理想信念情況進行調查分析,主要調查對象為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的高職學院。筆者為該學院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師,能夠近距離接觸到調查對象。本次問卷調查采取隨機抽樣方式發放,共發放問卷300份,其中回收問卷294份,其中有效問卷291份,有效回收率達97%。被調查者中黨員有21人,占總數的7.22%;其中共青團員居多,有254人,占87.28%,剩余為群眾,有16人,占5.50%。
2.2調查結果分析
(1)入黨意愿及動機。如下表所示,是高職學生入黨意愿及動機情況:
如上表所示,在入黨動機上選擇“追求理想信念”的進展10.65%,而有62.20%的人選擇“謀求以后工作發展”,另外有9.97%表示從眾隨大流,17.18%表示追求理想信念。從調查結果看,目前高職院校學生在入黨問題上顯得較為功利。
(2)理想信念情況。從調查高職院校確定自己職業理想、生活理想及理想信念來源情況看,詳細統計如表2所示:
如上表所示,目前高職學生在職業理想中40.89%的選擇“物質富足”,其次36.77%的選擇“自我興趣”,而滿足社會需求的僅占22.34%。表明高職學生在選擇就業上首要考慮的是物質上富裕及自我興趣。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可以解釋,人在滿足了最基本的物質富足后才能夠實現更高的需求,故不難理解多數人選擇“自我興趣”及“物質富足”。
在生活理想中,49.83%選擇愿意“挑戰自我”,而34.02%的高職學生也表示“舒服安逸”是他們的生活理想,11%的選擇為國貢獻,5.15%的高職學生選擇得過且過。
在實現理想信念來源中,64.95%的高職學生表示“為自己將來”,21.99%的高職學生表示“為自我價值實現”,極少數表示“為身邊人鼓勵”及“報效社會”。
(4)理想信念教育成效及狀態。調查高職學生目前理想信念成效及狀態看,詳細的統計如下表:
如上表所示,其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反饋中,多集中在“一般”(占40.21%)及“很小”(占45.70%),表示很好僅5.50%,而表示幾乎沒效果的占8.59%。在理念信念狀態方面,其中34.02%表示道德功利現實的價值取向,33.33%表示尊重包容不同價值觀念、19.59%的表示健康積極向上,另外還有13.06%表示社會責任感缺失、缺乏合作。從調查結果看,當前該校在理念信念教育效果一般,且多數高職學生在理性信念狀態偏向功利化,存在一定程度社會責任感缺失。
(5)理想信念教育存在問題。從調查高職學生對目前理想信念教育存在問題看,如下所示:
如上圖所示,從高職學生反饋中,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問題從高到低依次為:教育重視性不夠(占42.61%);教師水平不足(37.11%);教學方法方式陳舊(占28.87%);教學脫離社會實際(24.40%)及高職學生自身輕視(占20.96%)??梢娚鲜鰡栴}不同程度地存在高職院校理想信念教學中。
3.結論及建議
3.1結論
從以上調查表明:高職學生入黨意愿強烈,但在入黨動機上極少是追求理想信念,多是基于對今后工作就業現實問題的考量;在職業理想上多是基于自己興趣及物質富足,生活理想很少考慮報效社會,其理想信念多來源于為自己將來而奮斗;對當前理想信念教育效果感覺不大,在理想信念狀態上多呈現包容不同價值觀念及現實功利價值取向;在理想信念教育存在問題主要是教育重視不夠、教師水平不足等。
3.2建議
針對以上調查結果,提出意識形態下高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對策建議:
第一,高職院校領導重視。高職院校黨委等社會主義特色意識形態中的“中國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高職院校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點工作內容來進行整體規劃安排,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建設中去。
第二,優化教師隊伍。從整體情況看,高職院校中思想政治教師相對較為缺乏,而能夠與時俱進做好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師就更加缺乏。故高職院校一方面需要優化教師隊伍,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對現有教師隊伍積極安排培訓教育,多提供學習進修交流考察的機會。
第三,加強學生自身政治修養。高職學生自身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學習,特別是黨員,要起到模范作用。清楚理解“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個人夢”,需要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將理想信念教育內容融入到社會實踐中去。
參考文獻
[1]丁堡駿.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兼論做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J].當代經濟研究,2016(9):30-43
[2]戴韶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高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江淮論壇,2010,243(5):164-167
[3]俞圓.論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0(2):90-93
[4]孫娜.淺析“90后”高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特點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2(14):14-15
[5]陳嫦娥,許瓊.社會實踐活動是高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徑[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7(3):81-82
[6]尹田生,吳鳴.關于高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改進對策與思考[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0(1):25-26
[7]新華社.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講話[DB/OL]http://www.gov.cn/jrzg/2013-08/20/content_2470777.htm
[8]M.K.穆尼茨.當代分析哲學[M].吳牟人,張汝倫.黃勇,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29.
注 釋
[1]新華社.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講話[DB/OL]http://www.gov.cn/jrzg/2013-08/20/content_2470777.htm
[2]M.K.穆尼茨.當代分析哲學[M].吳牟人,張汝倫.黃勇,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29.
基金:本項目得到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2017年校級科研項目基金資助,為課題《意識形態語境下高職學生理想信念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編號:2017XJYB024)研究成果。
(作者介紹:詹淼鑫,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教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國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