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清
(國網福建清流縣供電有限公司,福建 三明 365300)
節約資源、降低能耗、提高資源利用率,是緩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能源供應壓力的基本需求。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電力工業自身的節能潛力很大,電力系統的線損管理依然有很多方面需要電力企業去完善。
當前降低線損的工作關鍵點之一就是有針對性地對電網結構進行優化,要充分的進行實地考察之后,進行合理的電網布局并且最好使用短半徑方式給予供電。在農村,進行實地考察之后,充分考慮線路成本和維修費用,制定最佳的線路方案。盡量把配電變壓器安裝在村子中心部位,從配電變壓器低壓側到所有的負荷點,采取輻射方式以配電器為中心向四周進行延伸,不要在村子外安裝配電變壓器。
配電變壓器在使用過程中也會損耗很多電能,因此降低配電變壓器的電能損耗,對于降低線損有著重要意義。對于高能耗變壓器必須退出使用,積極使用節能型配電變壓器。另外還要提升配電變壓器的荷載能力,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必須對荷載的性質與無功零損耗以及最大荷載能力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評定。在保證供電不受影響與承受最大電能荷載的同時,最大程度上提升配電變壓器荷載率,充分降低配電變壓器的空載損耗。對于長時間滿載和超載運行的變壓器,進行定期的維護和檢修。
供電半徑是指從線路始點開始到線路的終點之間的距離就是變電站供電距離。目前,電力企業所設計的供電半徑有多種。35 kV的供電線路,一般供電半徑是要保證在30 km之內;10 kV的供電線路,其供電半徑的確定需要進行多方面的綜合考慮,例如電線負荷度、電壓損失度、供電穩定性等;0.38 kV與0.22 kV的供電線路,其供電半徑需要根據電壓允許偏差值來確定,一般情況下最大值控制在0.5 km之內。除了考慮供電半徑的因素,還要考慮導線電阻問題,根據公式,導線的橫截面積與導線電阻之間是成反比,因此在選擇導線時要充分地考慮導線能夠承受的最大荷載量。
在售電環節,要健全國家電網的終端營業制度,完善抄表核算制度,加強線損計算工作。抄表核收制度的執行情況的好壞對線損率的計算情況有著重要影響[1],對于使用不同電壓的用戶有不同的抄收制度,一般是對變壓器銅線的損耗和鐵線的損耗等進行逐月增加用電單價,必須把制定的抄收制度嚴謹地執行下去。按時、準確抄表,做到不漏抄、不少抄,在抄表的同時如果發現有故障電表要及時進行聯系業主進行更換,避免電量丟失。這樣不僅能夠減少企業與用戶之間的糾紛,還能夠更加準確有效地計算出電網的售電量,增加線損計算的準確率。
圖1是我國當前售電構成比例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工業是電網中的主要用戶,因此在做降損工作時首先要做好工業用戶和線路的降損工作,但是居民用電、商業用電、農業用電也是線損管理工作的重點[2],接下來我們就對電力系統線損管理工作的改進措施進行詳細的討論。

圖1 我國當前售電構成比例
2.1.1 合理安裝無功補償裝置
通常情況下,在環形的電網分布中,電網功率與電阻成反比關系時,電網功率的損耗才能夠達到最小值,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功率分布中最經濟的分布方式。在實際電網鋪設中,為了能夠最大程度上降低電網功率損耗,我們可以改變傳統的電網鋪設方式,通過對調整電網的運行參數和負荷率,使得電網的功率損耗處在上面所說的最經濟的分布節點上,同時按照就近的原則安裝補償裝置,從最大程度上減少輸電線路的距離,減少無功遠距離輸送。通過合理地為電網配制無功補償裝置,能夠明顯地改善負荷率因素,使得有功損耗與電壓損耗明顯地降低,從而提高輸電線路與變壓器的輸送能力,改善電壓質量[3]。
2.1.2 提高電網負荷的功率因數
提高電網負荷的功率因數在電網的降損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通常在城市電網中,異步電機的使用是造成電網線損的重要原因之一,與常見的設備不同的是,異步電機在運轉時能夠產生無功功率。通過提高電網負荷的功率因數便能夠有效地降低異步電機的無功功率。條件允許的單位可以使用同步電機,因為同步電機不需要無功功率,能夠很好地降低電網的線損。
2.1.3 對運行電壓進行適當調整
根據功率的計算公式P=UI,我們可以推算出這樣一個恒等式:在功率不變的情況下,電流和電壓成反比,電能損耗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所以,根據上述公式,我們可以通過適當上調電壓的方式,來降低輸電線路的功率損耗。但是考慮到變壓器的工作原理,如果變壓器兩端的電壓升高,變壓器的電損是同步升高的。那么在確保變壓器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如何調整電壓以實現最大限度地降低電損,成為關鍵點。實踐表明,在用電高峰期時,適當上調電壓,能夠大大提升輸電效率。在正常情況下,電網負荷較低時,可適當地降低電壓,以減少不必要的輸電損耗。
2.1.4 對電網進行技術改造
優化電網結構,對電網進行升壓改造,減少變電層次。通過增加等截面的面積,將等距離線路進行合并運行;還可以在原來的導線上增加一條截面不等的導線,這樣也可以有效地降損;另外,增加導線截面,改變線路迂回也能夠有效地降低電網的電損情況。
2.2.1 改善電網系統
電網系統隨著使用時間增加,其中的電線以及電氣設備都會慢慢老化,逐漸地出現故障問題,因而導致相應的線損逐漸增加。早期我國的電力技術并不發達,在進行電網鋪設時存在很多的弊端,電網的規劃不合理,很多區域的電網線路交叉重疊鋪設,造成了大量的線路損耗。如果想要從根本上降低電網損耗的問題,必須要對電網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采用高效節能的設備和線路。在鋪設時使用節能環保的電器設備,增強電網運行的穩定性。對以往交叉重疊的線路進行改造,減少無謂的輸電損耗;重視對農村高壓線網的改造,對老舊設備及時進行更換等。
2.2.2 提高對線損管理的重視程度
線損管理能夠為電力企業降低能耗損失,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電力企業各個層級的相關工作人員應該轉變思路,加強對線損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堅持理論學習、轉變思路,從學習中不斷地認識到線損管理的重要性。領導要起到帶頭作用,建立領導學習小組,制定合理的激勵機制,定期進行對線損管理人員進行評價監測,讓他們逐漸地重視線損的管理工作,將線損管理工作變成常態化。
2.2.3 不斷完善線損管理制度
將線損管理與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結合起來,保證線損管理穩步進行,使得線損管理常態化。將線損管理任務分解到相關部門,保證分工明確,職責清晰。電力企業還要不斷地探索線損管理長效機制,制定績效考評管理制度,把各項指標落實到每一個相關工作人員身上,讓他們明確線損工作的重要性。嚴格執行抄表工作,將抄表、收費、財務核對三方串聯起來,提高線損計算準確率。
降低能耗是每個企業長期發展的目標之一,電力企業降低線損也是其實現長效機制的重要目標之一。電力企業通過加強線損管理來降低能耗損失,提升經濟效益,這是提升電網運行安全的重要基礎。企業應從長遠出發,不斷地完善線損管理制度,提高相關人員對線損管理工作的認識,通過組織學習來不斷地提升線損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從而實現企業的長遠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