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坤
[摘要] 目的 探討研究鹽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療中耳炎的療效。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中耳炎患者中隨機抽出60例,將其以每組20例平均分成甲乙丙。其中,甲組患者選擇氯霉素滴耳液為其治療藥物,乙組患者選擇鹽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為患者治療藥物,丙組患者選擇氧氟沙星滴耳液進行治療,比較三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 結果 乙組治療總有效率較甲丙兩組對應值高(95.00%>65.00%、75.00%);乙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較甲丙低(15.00%<40.00%、35.00%)(P<0.05)。 結論 針對化膿性中耳炎患者采取鹽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進行治療,不僅有助于提高其治療效率,還有利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安全性高,值得臨床上大力推廣。
[關鍵詞] 化膿性中耳炎;鹽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7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8)03(c)-0114-03
Study on Curative Effect of 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 Ear Drops in Treatment of Otitis Media Suppurativa
LIN Yong-kun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Huli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Xiamen, Fujian Province, 361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research the curative effect of 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 ear drops in treatment of otitis media suppurativa. 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otitis media suppurativa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group A were treated with chloromycetin ear drops, while the group B were treated with 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 ear drops, and the group C were treated with levofloxacin ear drops, and the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and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A and in the group B, (95.00%>65.00%, 75.00%),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group B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A and in the group C,(15.00%<40.00%,35.00%)(P<0.05). Conclusion The 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 ear drops in treatment of otitis media suppurativa can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efficacy and reducing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with high safety, which is worth great promo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Otitis media suppurativa; 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 ear drop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化膿性中耳炎作為臨床耳鼻喉科中常見病的一種,患者中耳受肺炎球菌、流感嗜血菌等相關病菌影響而出現炎癥反應是其主要發病機制,患者病發時其是以聽力下降、耳痛、耳鳴、耳漏及流膿等臨床癥狀為主要表現,若不及時給予患者科學有效的治療來改善其病癥,嚴重者還將引發聽力嚴重障礙現象,有甚者還會喪失聽力,對患者身心健康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歷年來,臨床上針對此類病癥患者均是主張采取藥物治療為首選方案,但是隨著醫療事業的大力發展,現今各大醫院用于治療化膿性中耳炎病癥患者的藥物種類繁多,且療效不一,故臨床上常有爭議[2]。根據相關臨床結果顯示應用于此類病癥患者治療中的氧氟沙星、氯霉素及左氧氟沙星等類藥物使用頻率最高,均具有依據菌活性和祛除炎癥的臨床效果,用于治療中耳炎病癥均具有較好的臨床價值,但由于其療效間存在較大差異性(安全性、病原菌清除效果),因此臨床上對此類患者的首選藥物常爭執不下。故該文現將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化膿性中耳炎患者中隨機抽出60例作為研究對象,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行臨床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化膿性中耳炎患者中隨機抽出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以每組20例平均分成甲乙丙組。其中,甲組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齡20~58歲,平均年齡為(32.37±5.21)歲;病程6~18 d,平均病程(9.92±2.64)d。乙組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齡21~56歲,平均年齡為(33.61±5.02)歲;病程為6~20 d,平均病程為(10.12±3.12)d。丙組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齡21~55歲,平均年齡為(33.12±4.98)歲;病程5~19 d,平均病程(10.12±2.58)d。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標準
該次研究所選患者均經符合化膿性中耳炎的診斷標準,均經耳部、聽力檢查確診,且均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并對該次研究保有知情權,同時排除患有腫瘤、甲亢危象、結核神經官能癥、重癥感染慢性肝病、免疫功能障礙、精神疾病及對該次研究所選藥物存在過敏史的所有患者[3]。
1.3 治療方法
3組患者治療前均對其外耳道膿液給予濃度3%H2O2進行清潔消毒,避免患者耳道引發感染癥狀而導致其病情加劇,影響患者藥物治療效果。甲組在此基礎上選擇氯霉素滴耳液(國藥準字H34023575)作為患者首選治療藥物,3次/d、2~3滴/次的量滴至患者耳內,并叮囑其滴液期間需注意以耳患側向上為宜。乙組選擇鹽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國藥準字H20090024)作為患者治療藥物,治療過程中,應注意保持患者耳患側始終向上,然后2~3次/d、6~10滴/次的量滴至患者耳內,接著進行10 min的耳浴,后以患者耳內癥狀改善程度來調節其滴液量。丙組選擇氧氟沙星滴耳液(國藥準字H41021439)進行治療,維持患者耳患側始終向上,3次/d取約5滴的液體劑量來滴至患者耳內,并維持10 min的耳浴。3組患者均持續治療2周。
1.4 療效判定標準
以患者治療后的臨床效果為依據來進行療效評定。治愈:患者臨床癥狀均完全消失,其耳道干燥且耳內均無炎癥反應及致病菌;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有顯著性改善,其耳道、鼓膜有輕微潮紅但耳內無致病菌出現,但仍看出有少量分泌物;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均及耳內炎癥反應均有所改善,且其耳內分泌物和致病菌均有所減少;無效:上述情況均未出現,患者耳內炎癥、分泌物及致病菌均未出現顯著性變換。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統計患者治療期間出現的耳部瘙癢、輕度頭痛和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癥狀,不良反應發生率=(發生例數/總例數)×100.0%。
1.5 統計方法
該文數據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x±s)表示;例數計數資料行χ2檢驗,以[n(%)]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3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
乙組總有效率高于甲丙組對應值(95.00%>65.00%、 75.00%)(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
乙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甲丙組組低(15.00%<40.00%、35.00%)(P<0.05)。見表2。
3 討論
中耳炎作為臨床耳科中常見炎癥性疾病中的一種,咽鼓管途徑感染最多見,患者日常生活中常吸收二手煙、長時間佩戴耳機且音樂聲量分貝較高也是其相關影響因素,促使患者耳部出現聽力下降、鼓膜穿孔及耳痛等為其主要臨床表現,對患者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質量均會造成嚴重影響[4]。中耳炎中包括有非化膿性和化膿性兩大類型,非化膿性中耳炎多以咽鼓管功能障礙為患者主要病因,患者出現耳痛、耳內引發閉塞、悶脹感等癥狀均是其病癥常見表現,且此類癥狀還會隨著患者感冒或潛水時加重,而小兒患者日常中出現其父母呼喚不理會、播放電視和音樂常需調整過大音量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患兒父母需注意此類癥狀均是其聽力下降的前兆,應當及時就醫來避免患兒病癥加劇[5-6]。而化膿性中耳炎中還以急性、慢性進行分類,且兩者癥狀還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其中,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具有突發性,全身及局部癥狀較重,小兒多發。可有畏寒、發熱,小兒常伴嘔吐、腹瀉等。耳痛劇烈,且持續時間較長。聽力下降并可伴有耳鳴。鼓膜穿孔前后表現具有較大差異性,一旦鼓膜發生穿孔,耳內膿液外泄,癥狀可得到緩解。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常以耳內間斷或持續性流膿、鼓膜穿孔、聽力下降為主要臨床表現,若不及時給予其科學有效的治療,嚴重者還將有腦膿腫和腦膜炎等顱內及顱外并發癥狀出現,對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均會造成嚴重威脅,是現今臨床上急待解決的醫學問題之一。現今臨床上用于診斷中耳炎患者均是主張實施鼓膜檢查、聽力檢查、CT檢查結果來作以判斷和區分其病癥類型,為患者后期治療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7-8]。
近年來,臨床上針對化膿性中耳炎患者均是主張選擇鹽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進行治療,且研究結果顯示乙組(鹽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均較甲組(氯霉素滴耳液)丙組(氧氟沙星滴耳液)對應值優(P<0.05)。其中,氯霉素滴耳液為氯霉素類抗生素,其抗菌機制效果較差,且患者臨床不良反應較多,影響其整體療效[9-10]。氧氟沙星屬于第三代喹諾酮類抗菌藥物,較強的抗菌性,雖不會影響患者中耳黏膜、鼓膜及耳蝸的組織形態,以溶液滴耳的局部治療方式來高效抑制患者細菌旋轉酶,從而防止其細菌DNA的滋生和繁衍,以起到清除患者耳內病原菌的臨床效果,但仍有臨床結果顯示患者的清菌效果仍有待提高。左氧氟沙星與上述氧氟沙星的抗菌機制大體相似,但是藥物中左旋體將前者中的抗菌活性提高了2倍以上,且其限于耳部滴液的方式有利于避免藥物影響患者其他組織功能,故其不良反應少,安全性較高[11]。上述研究結果與崔佳菲[12]一文中的對應值大體相似,表明此類方法具有較高可行性。
綜上所述,采取鹽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用于化膿性中耳炎患者治療中,患者治療效果顯著,且其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值得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丹,吳曙輝,萬浪,等.腺樣體切除聯合耳內鏡下鼓膜置管或鼓膜穿刺治療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療效比較[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6,16(1):61-63,67.
[2] 朱運華,李梅生,董明敏.鼓膜置管聯合藥物灌注治療難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療效分析[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4,21(9):461-464.
[3] 趙陽,孔磊.耳內鏡下聯合鹽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對兒童分泌性中耳炎聽力恢復及炎性因子的影響[J].醫學綜述,2016,22(24):4962-4964,4968.
[4] 周李芳,陳健,劉真貞,等.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34):72,74.
[5] 楊金玉.鹽酸氨溴索和地塞米松聯合鼓室內注射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8):120-121.
[6] 楊萬勝.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在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治療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53):10453,10456.
[7] 邵麗萍,閔小玲,劉鶴,等.糖皮質激素應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28):25-26.
[8] 鹿艷青,管國芳,張德軍,等.局部糖皮質激素聯合氦氖激光對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療效觀察[J].激光雜志,2014,35(7):108-110.
[9] 楊中婕.吸痰管抽吸引流鼻腔分泌物輔助治療小兒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臨床對照[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15):2269-2270.
[10] 徐萍.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療化膿性中耳炎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31):169-170.
[11] 錢芝衛.氧氟沙星滴耳液用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7):106-107.
[12] 崔佳菲.鹽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療中耳炎的效果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5):68-69.
(收稿日期:2017-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