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欣



【摘 要】本文通過案例教學的方式講解 CORELDRAW X4 貝塞爾工具的使用方法,為簡報、彩頁、手冊、產品包裝、標識及其他設計所大量運用的曲線繪圖方法提供參考。
【關鍵詞】CORELDRAW X4 貝塞爾工具 路徑 錨點 調節點 調節句柄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5B-0112-02
CORELDRAW 是一款好的矢量圖設計軟件,其中的 CORELDRAW X4 是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設計類工具軟件,這個工具軟件應用領域涉及簡報、彩頁、手冊、產品包裝、標識及其他的設計。這些設計勢必大量運用曲線繪圖工具,而貝塞爾工具作為一款路徑工具能很好地幫助用戶畫曲線這項工作。其操作簡易,初學者很容易掌握其工作原理及操作技巧。本文通過幾個教學案例,由簡到難,循序漸進,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進行學習。
一、貝塞爾工具的基本組成及操作方式
貝塞爾工具與 PHOTOSHOP 中的鋼筆工具一樣,同屬于路徑操作,因此,貝塞爾工具的基本組成元素分別是:錨點、調節點、調節句柄。
(一)貝塞爾工具的基本組成。錨點:路徑的核心,由其確定路徑的走向,呈藍色實心方形處于編輯狀態,白色空心方形處于未被編輯(選擇)狀態。
調節句柄:位于錨點的兩端,左右展開,呈虛線狀態,句柄越短,曲線的彎曲程度越小,弧度平緩,反之則彎曲程度越大,弧度越陡。
調節點:位于句柄的頂端,呈藍色實心箭頭狀。調節點的位置決定路徑下一步的發展趨勢,通俗來說,它在哪里,路徑去哪里。
(二)貝塞爾工具的操作方式。當貝塞爾工具處于被選擇狀態,只要中途沒有切換到其他工具或是操作,則路徑的繪制不間斷。因此整個操作過程由單擊鼠標,確定第一個錨點作為起點,中途不間斷操作,根據實際需要,確定第二、第三……錨點的位置,直到切換工具完成完整路徑的繪制。
1.錨點的操作:鼠標直接單擊確定。
2.調節句柄的操作:由調節點決定句柄的方位、長短等。
3.調節點的操作:用鼠標選擇調節點進行調節,一般情況下,在調節過程中,兩個調節句柄是同時移動的,步調一致,長度一致,只是方向相對,只有借助 ALT 鍵或是修改相應設置后,調節句柄的長短和步調才會不同步。
二、貝塞爾工具繪制路徑的兩種方式
(一)貝塞爾工具繪制直線。選中貝塞爾工具,鼠標在工作界面連續單擊兩次,即可繪制直線段;配合使用 SHIFT(上檔鍵),則可以繪制出水平(垂直)線段或是 45 度傾斜線段。在繪制的過程中,智能參考線隨時提醒用戶繪制的是水平(垂直)線段還是 45 度傾斜線段。
用路徑工具繪制曲線,在多年的教學中被中職學生認為是最難掌握的一項技能。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沒有理解工作原理,也沒有掌握繪制的精髓。在筆者接觸的大量教學案例中,學生掌握不好繪制曲線方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1.錯誤認為繪制曲線使用的錨點越多越好越精細。
2.缺少美術繪畫常識,忽視前期采用直線打稿的方式。
3.對錨點、調節句柄及調節點三者之間的關系理解不到位,忽視理論基礎。
那么,如何掌握貝塞爾工具繪制曲線的方法呢?“磨刀不誤砍柴工”,將以上三個問題解決好,即可以輕松繪制出理想的曲線。
(二)貝塞爾工具繪制曲線。1.兩點決定一條曲(直)線。錨點越多,越容易成為調節曲線的絆腳石。兩個錨點即可以確定一條曲線。根據調節句柄的方向,可將曲線分為 C 型和 S 型,C 型曲線的特點是調節句柄方向一致,S 型曲線則是調節句柄方向不一致,兩者之間可以隨時轉換。在筆者接觸的大量繪制曲線的教學案例中,絕大多數復雜曲線均是由若干 C 型和 S 型曲線段組成,因此,只要掌握兩者的繪制及調整原理,則事倍功半。
2.用直線段打線稿,是繪圖的基礎。線稿作畫是繪圖的基礎,簡單的線條(這里單指直線段)勾勒出圖形的形狀、大小等基本信息,這些基本信息包含很多內容,一是確定錨點的位置;二是確定調節點的方位,即確定是 C 型還是 S 型曲線;三是確定調節句柄的長短。
3.錨點、調節句柄和調節點三者相輔相成。錨點決定位置,調節句柄決定彎曲程度,調節點決定彎曲的方向。
用 CORELDRAW X4 繪制曲線,需要形狀工具輔助,因此還需要掌握形狀工具中的幾個常用功能命令(如表 1,見下頁)。
尖突點:錨點左右兩端的線段均為曲線,但呈現的圖形類似牛角,在操作過程中左右調節句柄可以單獨操作,句柄長短不一致,步調不一致。平滑不對稱點:錨點左右兩端的線段均為曲線,呈現的圖形類似不規則的圓弧,當用戶調節句柄的長短時,步調不相同,當用戶調節句柄的方位時,步調相同。平滑對稱點:錨點左右兩端的線段均為曲線,呈現的圖形是規則的圓弧,調節句柄的長短、步調一致。
三、繪制曲線教學案例
(一)繪制心形。案例分析:以往的路徑教學中多采用錨點結合 SHIFT 鍵完成,這個操作對于初學者來說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本次案例,筆者采用上述教學分析步驟完成心形的繪制。
1.根據圖形的實際情況,確定線稿。將心形的所有曲線繃直后,可以得到一個等腰三角形,為了方便操作,借助參考線、網格等工具,可確定水平(垂直)方向,使中心點對齊。
2.確定錨點數目,少而精。作為一個閉合的等腰三角形,原則上需要 4 個錨點(最后 1 個錨點起閉合作用),考慮到心形的實際情況,需要在底邊的中心位置添加一個錨點,因此,實際需要 5 個錨點,其中 4 個錨點位于底邊,一個錨點位于三角形頂角。
3.分別確定尖突點、平滑不對稱點、平滑對稱點。心形的兩個中心位置,即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和底邊中心點均為尖突點。
操作步驟:
(1)用貝塞爾工具和參考線確定 5 個錨點的位置,形成一個閉合的等腰三角形;
(2)切換到形狀工具,借助向下方向鍵,將底邊中心錨點垂直下移;
(3)選擇所有錨點,將它們全部轉換為曲線點。
注意事項:心形的繪制只需要兩個平滑不對稱點,為什么需要將所有錨點轉換為曲線?只轉換部分錨點,意味著剩余錨點均為直線點,直線點是無法打開調節句柄,最終導致無法完成曲線操作,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要先將所有直線段轉換為曲線段后,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否則無法打開調節句柄。
4.根據“兩點確定一條曲(直)線”的原理,由兩個 C 型曲線段組成心形,因此將底角兩個錨點刪除,此時在工作界面直接形成一個類似心形的圖形。
5.調節剩余錨點的調節點方向及位置得到最終效果圖。
(二)繪制綠葉。案例分析:本教學案例涉及 C 型和 S 型曲線的繪制。
1.根據葉片的基本形狀確定線稿及錨點數量。在繪制線稿時,可以適當借助多個錨點,用錨點確定路徑的發展方向。本案例共使用 9 個錨點?;旧厦總€定位點有一個錨點,遵循錨點少而精的原則。
2.確定曲線類別。組成葉片的兩個曲線段,分別為 C 型(調節句柄方向一致)和 S 型(調節句柄方向不一致)。
操作步驟:
(1)用貝塞爾工具和參考線確定 9 個錨點的位置,形成一個閉合路徑,此時,葉子的基本形狀也已顯現;
(2)切換到形狀工具,將所有錨點全部轉換為曲線點;
(3)刪除多余錨點,并調節其他錨點的調節點繪制成最終效果圖。
四、繪制曲線的教學實踐心得
(一)扭轉學生先入為主的繪圖習慣是打開新方式的關鍵點。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筆者遇到最多也是最為關鍵的問題是,學生前期養成的繪圖定勢,沒有線稿,信手拈來,卻事倍功半。因此,讓學生接受、認同打線稿是掌握貝塞爾工具(同類路徑工具)的第一步。前期工作就是通過案例的演示及學生自主練習使之形成新的繪圖習慣,一旦養成好的習慣,則能很好地推進后期對貝塞爾工具的掌握。
(二)摒棄錨點越多越好的陳舊觀念。學生之所以用很多錨點繪圖,是受到 PHOTOSHOP 中套索工具的影響,套索工具有智能識別功能,在勾圖中形成多個節點,其原理就是借助多個節點更具體地完成圖形的勾勒,這一操作成為很多學生在使用貝塞爾工具的絆腳石。因此,本人通過幾個簡單案例,用比較的方式,讓學生深刻了解錨點數量對圖形繪制的影響程度,同時鞏固“兩點確定一條曲(直)線”原理的運用。然而,學生在實訓的過程中,當他們遇到無法調節的曲線時,仍會思維定勢地采取多錨點的方式解決問題,因此,要加強練習,慢慢影響學生的思維模式。
(三)學會分析、判斷是學習的基本功。缺乏分析、判斷是學生學習的短板,與其花費時間不得章法地繪制,還不如靜心分析圖形。采用筆者上述的繪制方法和思維模式的學生,其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所謂“謀定而后動”。
【參考文獻】
[1]王小敏.如何使用 Illustrator 軟件中的鋼筆工具[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7)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