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麗華
摘 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智育、體育、美育等相互聯系,彼此滲透,密切協調,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和學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如何通過物理教學,把德育與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相結合起來,也是高中物理教育的重要目標。本文結合教學中的事例,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在德育滲透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高中物理 德育滲透 策略 注意問題
一、在物理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滲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中提出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將中小學德育內容細化落實到各學科課程的教學目標之中,融入滲透到教育教學全過程。數學、科學、物理等課要加強對學生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科學探究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樹立勇于創新、求真求實的思想品質。高中物理的新課標中要求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等加工知識的過程。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樹立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強調實事求是的態度。因此,物理課程中德育滲透具有必要性。
高中物理作為一門強調準確性、實踐性、客觀性和邏輯性的學科,教材中蘊藏了豐富的德育教材。比如物質的運動、動量的守恒、分子動理論等強調了運動的絕對性和相對性,運動和物質不可分割的哲學觀點。物態變化、光電效應、布朗運動等的教學則蘊含著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茖W家的事跡如居里夫人找到放射性物質鐳等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堅韌不拔的精神。物理學習過程中大量的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態度等。由此分析可以看出物理教材中有很豐富的德育素材,在物理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非常具有可行性。
二、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
1、 結合教學內容,適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比如在講授“核物理”中,介紹我國在20世紀50、60年代,在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我國果斷的做出了獨立自主研制“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在當時國家經濟、技術基礎薄弱和工作條件非常艱苦的情況下大批優秀的科學工作者懷著對新中國的滿腔熱愛,義無反顧的投身到這一神圣而偉大的事業中來,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較短的時間突破了核彈、導彈和人造衛星等尖端技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這充分體驗了我國科學家不怕艱難困苦的精神和義無返顧地為了祖國的科技發展的奉獻精神
2、介紹物理規律和概念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科學的態度。比如開普勒定律發現過程,開普勒定律徹底摧毀了托勒密的本輪系,把哥白尼體系從本輪的桎梏下解放出來,為它帶來充分的完整和嚴謹,也使學生認識到物理學科的嚴謹性。利用前人進行的科學實驗和記錄下來的數據而作出科學發現,在科學史上是不少的。但像行星運動定律的發現這樣,從第谷的20余年辛勤觀測到開普勒長期的精心推算,道路如此艱難,體會到物理規律的形成不是隨便的主觀臆想,而是經過一系列的嚴謹的實驗證實和理論推導而來的。
3、利用物理實驗,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把實踐放在第一位,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比如講授“歐姆定律”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設計實驗,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通過實驗測試,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要求學生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培養學生邏輯推理,歸納總結的能力,最后通過伏安特性曲線,加深學生對歐姆定律的認知。分析實驗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重視學生對知識加工的過程。分組實驗的過程,也是教育學生與他人相處,注重團隊合作的過程。
4、知識結合生活,理論聯系實際。物理學科是一門生活中的學科,在學習“效率”這一內容時,讓學生以家庭為單位,計算自己家所有家用電器標示的額定功率和家庭每月消耗電量之間的差異,分析原因,分析哪些是可以節約的,讓學生養成主動關掉不適用的插頭,空調溫度不開太低等的習慣,讓他們自覺加入節約用電的隊伍,節約能源。物理只有立足于豐富的生活現實,才能獲得真實、動態和可靠的理解。
三、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應該注意的問題
1、要潛移默化,避免口號式說教。物理是一門科學學科,重視探索真理的方法,注重理論和實際的結合。注意在德育滲透時,結合當下課程的材料,淡化德育的痕跡,讓德育在教育中自然而然的貫穿和滲透,讓德育滲透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力求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2、注重連貫性,避免牽強附會。教學重點在于課程計劃得確保教授內容的完整性、一貫性和實用性。德育滲透不是一節課兩節課就能夠達到效果的,必須具有連貫性。要在課堂講授中滲透,在課堂訓練作業中滲透,在課外活動中滲透,在隨機引導中滲透。德育滲透是整個教育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它不是游離在教學活動之外的,牽強附會心血來潮的德育滲透,會使知識技能的獲得與思想品德的行程都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3、要因人而異,制定靈活的教學計劃。在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要注意學生個性的差異,制定的教學計劃不能是單一的,不僅有A計劃,也要有B計劃。課程的主體是教學對象,是整個教學計劃的精神支柱,面對形形色色的學生,制定教學計劃必須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經驗,讓教學內容適應不同程度的學生,以應對不同的問題。
4、要注重合作原則,避免個人主義。在德育滲透過程中,注意團隊合作的能力,任何一個成功的人都不可能單打獨斗,因此避免個人主義,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學科教學的最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所以德育綱要的主要任務都要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德育滲透是貫穿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的,從備課到上課到點評再到作業反饋,從社會到學校再到家庭。德育滲透需要我們做有心人,善于發現與引導,并且持續而連貫的把德育滲透穿插在物理教學的每個環節之中,相信一定能夠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具有愛國主義情懷,具有誠實正直、科學嚴謹、勤勞勇敢、開拓進取品質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M]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M]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