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茂煥
近年來,由于社會的日新月異,經濟的迅猛發展,流動人口的急劇增加,再由于城鎮學校和農村學校的師資力量和硬件設施的懸殊差異等多重因素,從而導致了嚴重的擇校生現象。目前,農村學校越來越多為外來人員子女就讀,本地學生大多擇校到城鎮強勢的學校就讀,少數留下來都是擇校不了的學生。而來自全國各地的外來人員子女,他們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不同,學業基礎普遍較差,學習習慣、行為習慣、衛生習慣等普遍不理想,這樣的一群特殊的學生,如果我們的老師在平時教學中不采取一些特殊的教學策略,沒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沒有出眾的教學智慧,在教育教學管理的成效上很難有優良成績成績。在三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摸索了一點點此類的教學策略,不過,還需要努力堅持和完善,更需要同事們的攜手合作,齊抓共管,同舟共濟,以集體的智慧爭取更大的進步!
一、創意備課
備課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最重要也是最費精力的工作。我們老師備課時,普遍采用參考書里教學目標,再分只是目標、技能目標、思想情感目標,再結合重難點,設計了教學方案,再輔助多媒體,采用了較多的圖片、動畫、影像,豐富多彩地備好了完整的一堂課。其實,這里存在了幾個誤區:1、學生聽了這堂課后,能知道要考什么嗎?2、學生能知道這節課有幾個知識點及網絡關系嗎?參考書是供教師看的,而教師面對的是學生。因此,我建議,教師案頭上還要準備一本《考試說明》,按它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師備課時要把教學目標明細化,就是說要讓學生明白哪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只是之間該如何遷移。例如,七年級科學第一掌第四節參考書上有一條教學目標是:知道長度和體積的單位及換算關系。我們該如何細化呢?我是這樣設計目標:會演算2.5米=( )厘米和2.5米3=( )厘米3升=( )毫升。因此,教學方案設計要簡單合理,不要過于浮華熱鬧,避免分散學生上課時僅有的幾分鐘注意力。一節課的知識點就那么幾個,教師設計的時候不能繁華,更不能超綱,盡量留出最多的時間讓學生當堂練習,教師當堂指導。
二、精密上課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學生掌握知識的最重要途徑。通常我們老師設計了較好的教案,上課思路清晰嚴謹,氣氛活躍,然而,這不一定是一堂很有效的課堂,教師常常忘記了一點:我們是面對學生上課,不是給聽課的老師上課。我覺得上課要注意一下幾點:1、上課的內容必須要在平時的單元檢測中出現,甚至在上課的過程中可以直接告訴學生考試的題目。試問:教師課堂上內容不考試的話,有哪些學生愿意認真聽課呢?2、教師課堂語言表達要科學、精煉,避免分散學生注意力。3、課堂上要留出最多的時間給學生當堂掌握該掌握的知識點,完成該完成的作業,盡可能少或者不布置課外作業,因為,我們的這些學生回家基本不寫作業,也沒有人監督和指導,他們甚至會丟失作業本和課本。
三、貼心作業
作業是學生鞏固知識的重要方法。通常我們老師都是上好一堂課之后,布置學生今天完成作業本A或B,就完事了。其實,這是極其不科學的布置作業的方法。理由1、作業本里的題目不一定都是緊扣《中考說明》的,有些甚至超綱的。理由2、作業本里的題目不一定都適合我們這樣的學生。教師這種盲目的布置作業的方式,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加學生的負擔。我認為教師布置要注意以下幾點:1、布置的作業要在單元測試中必須出現,也可以明確告訴學生這些題目要考試的。試問:如果學生寫的作業考試都不會出現,學生會認真完成,會認真去掌握嗎?2、作業的題目可以同時來自兩個途徑:一是教師在作業本里有選擇性布置學生做幾道。二是教師自己課前準備好課堂任務單。因為學生已經知道課堂任務單里的題目就是考試中會出現的題目,他們會保存好,訂成冊的,任務單同樣是對教師把握教學目標的要求極高。3、作業盡量做到當堂完成,教師當堂指導。4、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類似的作業題目起碼要重復三次。
四、溫馨評價
科學合理的評價是培養學生興趣的催化劑。通常,我們老師是對學生的作業打圈或打勾,評上A\B\C等,這樣的評價太單一太乏味,缺乏愛心缺乏暖意。我認為教師在對學生作業評價時可以采用以下幾點試試:1、不要吝嗇你的表揚語句和激勵詞匯。孩子是在表揚中長大的。2、可以采用學生感興趣的熟悉的網絡表情輔助加以評價,力爭拉近師生的距離。3、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要注意和學生平等交流,從學生那里學習知識。例如:讓學生和老師一起坐著交流;用渴望學習和商量的語氣跟學生對話等等。
五、單元檢測
單元檢測是檢查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質量的方式。通常,我們老師都是采用征訂的試卷給學生進行測試,然后就是評分和校對,再進行適當的評價。這種做法極其不科學,很容易增加學生的負擔,打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也浪費人力和財力。因為這些征訂的試卷的質量很值得懷疑。我建議的做法是:1、教師自己出試卷,前面已經提到,題目就來自教師上課時說要考試的題目、作業本選擇性完成的題目、課堂任務單。題目可以是一模一樣的進行整合。因為知識點就那么幾個,考來考去也就這么幾個類型的題目,只要學生能做好這些題目,就基本上掌握了這些知識點了,就算達成目標。同時,這樣操作也是教師給學生的一中承諾,必須要兌現,可以提高學生聽課的專注性和完成作業的嚴謹性。3、也可以讓學生出試卷,題目的來源類似前者,老師可以整合學生們的出的試卷,題目不變,剔除重復題,整理好試題的類別、次序和分值就行。這樣,可以充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3、檢測完畢后,總是會出現部分學生不及格。該如何使這些不及格的學生數逐步減少甚至消失呢?辦法是:試卷分析和學生評價之后,組織不及格的學生進行同樣的試卷重復檢測,及格就算過關。前面提過,能夠掌握這些題目就算掌握了本單元的知識點,目標就算達成了,同時,這些不及格的學生們也就知道了接下來該如何學習,可以避免補考了。
以上就是我對農村薄弱學校科學教學策略的粗淺的嘗試。也許有人會問:到了其中考試和期末考試,學生能否考的起來呢?請大家放心,我們給學生平時教學的內容、作業和任務單的內容、單元檢測的內容都是緊扣教學目標和《中考說明》的知識點的,難道期中考和期末考的試卷會偏離這些知識點不成?經過三年一輪的教學實踐,這種教學策略的確能全面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但是還不成熟,更加需要毅力和智慧去完善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