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美芳


【摘 要】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但卻和發達國家一樣步入老齡化甚至更為嚴重。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對我國造成了一系列負面影響?;诖吮尘?,團隊以蚌埠市淮河以南城區為例進行問卷調查,通過數據分析總結得出4個結論,并提出3點建議,為蚌埠市乃至全國養老體系的完善提供一定參考意見。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養老需求;調查;建議
一、研究背景
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但卻和發達國家一樣步入老齡化甚至更為嚴重。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對養老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在計劃生育政策背景下,大多數年輕人均面臨著兩個人贍養四個老人的困境,養老壓力較大且老年人生活質量難以得到保障。經濟發展與養老需求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空巢老人”成為我國常態,我國養老保險和醫療制度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信息技術發展越來越迅速的今天,老人對養老的需求從吃飽穿暖轉而追求精神文化和自我價值的發現。傳統的養老制度不再完全適用,新興養老制度該如何做出合適的調整以及政府和養老機構如何提供合適的服務,滿足中老年人的需求成為當前研究重點。因此,調查研究老年人對養老的多方面需求十分緊迫。基于此,團隊以蚌埠市淮河以南城區為例進行調查,分析老年人的各項養老需求,為完善養老服務提供一定參考。
二、數據來源
本次調查首先根據蚌埠市城區劃分,以蚌山區、淮上區、龍子湖區為初級抽樣單元;然后采用不等概率抽樣方法抽取一定數量的街道、社區,最后使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式對居民進行問卷調查。
本次調查問卷調查的對象為蚌埠市禹會區、蚌山區以及龍子湖區的中老年居民,共發放了200份問卷。問卷結束以后共收回186份問卷,團隊在對有問題的問卷進行調整或剔除后,最終留下了160份問卷作為本次調查的樣本,其中包括禹會區(張公山公園48份),蚌山區58份(珠園58份)、龍子湖區(龍湖公園54份)。問卷分布情況如圖所示:
三、結論及建議
(一)結論
中國經濟尚處于穩步發展階段,與發達國家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但中國人口老齡化形勢卻比一般發達國家更為嚴峻。與此同時,國家的社會保障、社會服務等基本體系仍存在諸多地方需要改善。在此情況下,調查研究人們對養老模式的需求意義重大。此次調查對蚌埠市市民群體進行統計與調查,從養老現狀與對養老的需求特征進行分析,并得出相關結論。
(1)居民在醫療相關服務方面的需求程度達到最高
進行需求結構分析時,有29.9%的受訪者認為醫療相關服務在養老服務中最重要。應用多重響應分析,從表中的各類學歷的人群選擇出的數據可以看出,居民在醫療相關服務方面的需求程度達到最高,選擇醫療服務為七項服務中前三重要的有144人,占樣本總體的90.0%。其次是住房與環境要求??梢苑治龅贸觯用襁x擇養老服務時最注重醫療服務,應當重視醫療在養老體系中的作用。
(2)不同學歷、收入對養老需求的特征差異大
由數據分析顯示,低學歷市民更傾向于獨自居住,而高學歷的市民的選擇更傾向養老院等養老機構聘請保姆照顧自己等新型多元養老模式。與學歷相似,收入低的市民大多選擇獨自居住,高收入的市民更傾向于多元化。這可能是學歷的高低對市民收入有一定的關系,與此同時,學歷的高低與收入的高低對市民價值觀也有一定影響。因此,學歷低與低收入的市民更傾向傳統的獨自居住,學歷高或收入高的市民更愿意選擇新型養老模式。
(3)戶口類型對養老方式有顯著性影響
數據顯示城市戶口對子女或者親戚的依靠程度較輕,而農村戶口大多選擇子女或者親戚照顧。農村戶口的老年市民大多沒有退休金,依靠國家補助和子女或親戚,甚至其中有些對養老的需求還停留在最基本的溫飽問題。城市戶口的居民生活水平相對較高,相對于農村戶口的老人來說,他們對養老服務類型的需求更傾向于文化服務,發展教育等。
(4)收入水平對住房和居住環境沒有顯著性影響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醫療藥品需求程度組間平方和是22.012,組內平方和是214.582,其中組間平方和的F值是3.975,相應的概率為0.004,小于顯著水平0.05,因此我們認為不同層次的收入對醫療需求有顯著性的影響。同理其他需求超過了顯著水平0.05,故我們認為收入水平對住房和居住環境沒有顯著性影響。說明對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市民來說,住房和居住環境沒有顯著差異,并且住房和居住環境在市民中的需求程度僅次于醫療。由此可以看出,不管何種收入水平,人們都希望自己能夠有穩定的居住環境,也側面反應出高房價對養老的影響不容忽視。
綜上所述,蚌埠市的養老需求特征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1.戶籍對市民養老服務于養老方式選擇差異明顯,農村戶籍市民大多沒有國家救助,養老問題大;
2.醫療服務有待提高;
3.養老方式兩極化。
因此一定要及時調整,采取有效可行的宣傳措施,避免引發一系列有關的社會與經濟問題。
(二)建議
(1)政府積極主導,建立并完善養老體系
1.完善養老服務管理體系。我國政府應當建立完善的養老體系,爭取在每一個市,縣,村,社區都能有一個老年人養老中心,有文化娛樂設施,滿足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層層相連,建立完善老年服務的網絡體系。
2.政府應做好實踐工作。第一,改變傳統的養老扶持方式,可以將投入到養老院的資金轉變為老年人的個人補貼,這樣能讓每一個老年人切實能享受政府的補貼,也能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養老方式。第二,加大資金補貼及監管力度,不管是何種補貼,都應該精準定位確實需要的民眾,保障資金的精準使用,避免一些真正困難有需要的老人享受不到國家的補貼。第三,各個部門加強協作,老年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時也不能忽略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因此,政府各管理部門應加強溝通與合作,共同做好養老工作,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2)養老模式分層化,養老服務多樣化
1.在龐大的老年群體中,每個人的身體狀態和精神追求不同,因此養老方式也應當有所區別。對于身體硬朗的老年人,可以提供文化學習,戶外運動以及志愿活動等,有利于老年人自我價值的發現。而對于身體弱,行動不便的老人,可以提供一些護理等家庭服務。
2.養老服務不應局限于傳統。蚌埠市政府可組織各種創意養老服務,比如一起出游,一起去貧困地區支教。養老服務也應該更加廣泛,如國家可以在每一個社區添加一個福利性食堂,行動不便的老人買菜做飯不方便而且危險,福利性食堂衛生干凈,方便老年人生活。
(3)發展多元化養老服務業
1.創新養老模式。在家養老作為我國傳統的養老模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因此蚌埠市應當在對當地老年人需求進行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積極構建新型的多元化養老服務模式,從而更好地滿足不同老年人的養老需要。
2.推進養老機構的科學管理,創新養老服務形式。目前的養老機構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因此,應當建立并完善養老服務機構的管理體系,提高養老機構的整體水平,使其更為規范化。此外,可根據蚌埠市老齡化變動趨勢及對當地老年人養老需求進行分析,探索旅游養老等新型養老方式。
【參考文獻】
[1]陳勝可,劉榮.SPSS統計分析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2]楊維忠,張甜,劉榮.SPSS統計分析與行業應用案例詳解(第三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3]張文霖,劉夏璐.誰說菜鳥不會數據分析.入門篇[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
[4]田北海,王彩云. 城鄉老年人社會養老服務需求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基于對家庭養老替代機制的分析[J]. 中國農村觀察,2014,(04):2-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