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省
【摘 要】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貨物運輸中小批量、多品種、高價值的貨物越來越多,在運輸的時間性和服務質量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公路運輸業越來越重要,本文對公路運輸業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轉變;創新;公路運輸;經濟發展
一、公路運輸業新的發展形勢
我國公路運輸業要加快發展,不僅是因為面對現實國內市場的需求,同時也是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和我國加入WTO所帶來的壓力和挑戰。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僅表現在國際組織的建立和國際貿易的大幅度增長,而且表現在生產的國際化程度大大加深和經濟管理制度的國際化。對運輸企業來說,發展運輸首先是一個服務的問題。運輸企業在向現代化運輸的融合和轉化中,必須樹立以用戶為中心的思想,將滿足用戶的需求作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宗旨。公路運輸業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必須清楚認識到所存在的問題,也只有對服務方式、管理方式和運行組織模式進行改革創新,才能提高公路運輸行業的發展水平和市場競爭力,進入科學高速的發展道路。
二、公路運輸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起到的主要作用
公路運輸作為綜合運輸體系的基礎,拉動我國的經濟發展,其基礎地位不斷鞏固。公路運輸行業能夠有機地把我國社會生產、分配交換和市場消費這幾個環節相互聯系起來,所以,公路運輸的高速發展和不斷完善是保證我國社會經濟活動能夠正常進行和不斷發展的前提條件。這就是公路運輸行業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起到的最主要作用—拉動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
根據相關的研究表示,公路運輸行業對經濟發展主要有三個層次的拉動。
(1)作為一項大型的投資項目,公路建設的投入具有創造需要和供給這一雙重功能,對當地的經濟增長、GDP增加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建設過程中所需要的水泥、鋼材等消耗品也能夠增加當地相關生產企業的經營效益,增加當地的需求。加上建筑過程中也需要一定數量的勞動者,也就是說會增加當地的就業崗位。公路建設能夠這樣循環地拉動各地的經濟增長,幫助與公路建設相關的行業不斷發展,促進相關生產企業不斷完善,增加就業崗位,這是公路運輸行業對于經濟發展的第一輪拉動作用。
(2)當公路建設完成后,當地的公路運輸力增長,滿足人們出行需求的同時還可以間接地提高了當地對汽車產業的需求,不僅產生了公路運輸效益,改善了運輸的服務質量,令當地的綜合運輸體系更加協調,還可以令當地的經濟大大增長,這是公路運輸行業對于經濟發展的第二輪拉動作用。
(3)作為交通樞紐,公路提高了公路兩端所在地之間的可達性,令地區與地區之間的聯系更加便捷,因此公路建設所來的經濟增長效應并不是單一地區的,是十分廣泛的,加上兩地區之間的溝通變多,就會促進區域性的生產力、資源以及產業結構的大調整,公路建設對這個調整都會有這積極的推動作用,這是公路運輸行業對于經濟發展的第三輪拉動作用。
三、目前我國公路運輸業的主要問題
(一)公路發展不均衡
由上表不難看出,我國地區間的公路建設不均衡,三地區之間的發展差異十分大。不僅僅是地區性的差異,貧富地區之間的公路建設也有很大的差距。除去我國城市化程度較高、經濟發展較快的?。ㄊ校?,其他大部分省(區、市)的農村公路密度偏低,且路面情況較差,基礎設備不完善,特別是偏遠山區,農民出行大多需要步行幾公里才能有交通工具出行,這樣根據無法滿足農民出行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
(二)交通事故發生率較高
據統計,我國是全球交通事故發生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一直在高危徘徊。盡管在今年來我國的交通事故發生量和死亡人數都不斷下降,但對比起原本的高位,那還是微不足道。
四、轉變和創新的措施
(一)加強公路基礎設施
在繁華都市中,解決交通高峰期公路擁堵問題迫在眉睫。作者認為在制定公路干線的時候,需要考慮到與其他的運輸方式相協調,還要和我國的經濟發展格局相適應,這樣才能夠長遠地解決問題。
(二)合理規劃公路建設
對于貧窮地區、中部和西部等地區,作者認為需要各級政府給及更大的經濟和技術扶持力度,盡力克服施工環境的艱巨和施工造價昂貴等困難,為農民、中西部人民的出行而不斷努力。
(三)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確保行車安全
在導致交通事故的眾多原因中,酒后駕駛和醉后駕駛的最嚴重的誘發原因。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國已于今年開始嚴抓酒后駕駛和醉后駕駛,并加重懲罰。另外,在考駕照這一方面不少地方改變制度,要求嚴格,為的就是希望駕駛員能夠在行駛過程中確保行車的安全。
(四)共生共贏
現代運輸運作強調運輸服務企業要向它的上游和下游尋求服務對象,并同它們建立起戰略伙伴協作關系,形成跨行業的、優勢互補的聯合與協作。因此,作為提供運輸服務的運輸企業要同制造業和銷售業企業建立起緊密聯系的伙伴關系,使生產企業、銷售企業與專業運輸服務企業一起,構成完整的供應鏈。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制造商、銷售商要轉向使用“第三方”――專業運輸服務企業,向它們提供生產計劃和作業數據以代替自己從事運輸。另一方面,專業運輸服務企業要有能力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運輸服務,使用戶切實從使用專業運輸服務企業中獲得比它們自己經營運輸更多、更好、更方便的效果。歸根到底,這種伙伴關系的建立,一方面使用戶減少了運輸經營成本,提高了服務質量,有了穩定的運輸支持保障系統,另一方面使“第三方”――運輸企業有了可靠貨源保證,降低了經營風險。這樣的模式“簡化了管理與經營的難度,也降低了成本與風險,最重要的是雙方建立了長期而穩定的關系,使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與作用變得更加鞏固”。這種模式的出現和鞏固,是人們逐漸注重合作性的優勢。合作能提供更多的機會,通過共生促進雙贏。
總之,公路運輸業的發展面臨機遇和挑戰。在加快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始終堅持科學合理,可持續發展的方針,公路運輸業的現代化進程定會躍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張蘇學. 新形勢下轉變和創新公路運輸經濟發展方式的探析[J].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8(2).
[2]李珂. 低碳經濟背景下公路運輸經濟的發展趨勢[J]. 科技經濟市場, 2016(5):35-36.
[3]柯滬芬. 公路物流運輸經濟創新發展的思考[J]. 今日財富, 2017(1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