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詩淇
摘 要:目前,互聯網的應用深入到各行各業,逐漸與工會的發展聯系起來,給工會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本文將聚焦工會運用“互聯網+”的現實問題,提出解決措施,以期為工會的“互聯網+”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工會 互聯網+ 創新
互聯網與工會不斷融合,形成了“互聯網+工會”的新模式,推動了工會工作的革新。我國的戰略方針明確要求工會發展必須與互聯網應用相結合。
一、工會運用“互聯網 + ”的意義
(1)引導企業員工思想。互聯網上存在錯誤信息,導致員工產生錯誤的思想認知。在此情況下,工會可運用“互聯網+”,正確地引導員工的思想認識,減少網絡上負面消息對員工的影響,讓員工能夠以積極的人生態度應對工作、實現個人價值。(2)革新工會工作方式。
傳統工會的工作方式陳舊,未能合理地將互聯網的應用與日常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若能將“互聯網 + ”的理念合理地運用到工會工作中,提高廣大職工對工會的認同感、歸屬感,讓員工參與到工會管理中來,集思廣益,能夠幫助推動工會工作平穩、高效進行。(3)提高工會工作效率。互聯網具有開放性的優勢,職工能夠輕易地咨詢到想問的問題,不用到處奔波打聽。工會也能及時進行反饋,更快地解決問題,更好地服務職工。同時,工會可以利用互聯網信息傳播的高效性,實時發布通知,省去了繁瑣的步驟,能夠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二、工會運用“互聯網 + ”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正確理念,應用流于形式
大多數工會組織對國家戰略方針理解不透徹,對“互聯網 + ”的實際意義了解不夠深入,甚至不明白“互聯網 + ”到底包含哪些內容,運用“互聯網 + ”具體要做哪些工作,同時,部分工會工作方式陳舊,固步自封,并且認為運用“互聯網 + ”增加了自身的工作量,不愿意去學習、運用,存在著畏難情緒,使得“互聯網+”的使用流于形式,難以做到兩者的真正融合。
(二)西化思想影響,機制尚未完善
我國工會的工作模式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影響。我國工會組織的干部思想西化,一味地模仿西方工會的工作方式,套用西方工會的管理模式,不能做到因地制宜,無法形成適合我國國情的工會管理體制。同時,對“互聯網+”的使用也不夠熟練,就目前而言,我國工會組織尚未能結合“互聯網+”建立制度完善的、有中國特色的工作機制。
(三)缺少技術人才,管理缺乏創新
大多數工會缺少能夠靈活運用互聯網來開展工會工作的人才,因此在如何運用“互聯網+”方面缺少技術支撐,即使想要貫徹“互聯網+”的戰略方針,也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同時,部分工會上到領導干部,下到組織成員,對于落實工會運用“互聯網+”推動工作創新的積極性不高,缺乏與主動性與創新精神,工會的信息平臺的更新速度慢,傳播渠道單一、缺少與職工之間的交流。
三、工會運用“互聯網 + ”推動工作創新的對策
(一)樹立正確認識
在工會中運用“互聯網+”的理念,能夠全面地提升工會的工作效率。面對“互聯網+”的普及與應用,工會組織需轉變思想,落實信息管理方式,將互聯網的用處充分發揮出來,構建“互聯網+工會”的新型管理模式。工會全員應樹立正確的創新與發展意識,深入了解“互聯網+”對推動工會工作創新的實際意義,了解員工的實際需求,積極應對隨之而來的機遇與挑戰。
(二)聚焦工會職能
發揮工會的職能能夠體現工會工作的力度。因此,工會必須要將工會職能體現在運用“互聯網+”推動工作創新的具體實踐中,選用時候發揮工會職能與作用的方式,摒除落后的工作方法,圍繞工會的實際職能來建設互聯網平臺。通過網絡向每個員工傳達工會理念,獲得職工的認同與支持。
(三)建立工作平臺
工會工作應以服務職工為核心,通過互聯網建立網上工作平臺,讓員工足不出戶就能聯系到相關工作人員,詢問自己關心的問題,發表自己的個人看法,使員工與工會工作者能夠達到零距離交流。同時,工會組織應及時反饋員工的問題,做到設身處地地職工著想,為職工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拉近工會與職工之間的距離,提升職工對工會的好感。
(四)培養相關人才
傳統工會未能靈活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去,大多數老員工完全不會使用互聯網進行工會工作,工作擔子自然落到年輕員工的肩上。但是,大部分年輕員工也沒有受過這方面的技術培訓,即使經過自己長期的摸索,也未能達到理想的運營效果。為此,企業應通過講座、進修等多元化的方式來著重培養相關人才,同時,在全體員工中普及互聯網的運用,定期對職工進行培訓、考核,提升并檢驗全體職工的互聯網運用能力。
(五)把握基本特點
“互聯網+”具有信息傳播廣泛、信息傳播速度快、用戶主導等三個基本特點。工會應著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網絡平臺,健全網絡機制,提高運營效果。同時,工會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實時發布消息,讓職工們“不出門便知工會事”。同時,通過互聯網加強與職工的交流與互動,及時解決職工的疑問,采納職工的意見與建議,讓職工參與到工會的管理工作中來,更好地為職工提供服務。
(六)融合線上線下
“互聯網+”只是工會用來推動工作創新的手段之一,不能完全取代線下的基層工作流程。因此,工會組織在運用互聯網平臺來推進線上工作的同時,不能夠顧此失彼,而應該將線上工作應與線下工作良好地結合起來,形成完整的工作鏈,達到兩者在實際工作應用中的動態平衡。
四、結語
綜上所述,工會在實際工作中運用“互聯網+”,響應了國家戰略方針,引導了企業員工思想,革新了工會工作方式,提高了工會工作效率,最大化地推動了工會工作的創新,對于企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