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韻文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建筑領域出現了諸多具備優勢的新型的技術,BIM技術正是其中之一,對于裝配式建筑而言,BIM技術具有諸多的應用價值,本文針對當前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中的應用情況,對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生命周期中不同階段的應用價值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BIM技術 裝配式建筑 應用價值
引 言
BIM 技術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數字信息技術為基礎,對建筑環境的生命周期進行管理,將建筑項目整個生命周期內所有信息都融入到一個單獨的建筑模型中。通過對三維共同工作平臺和高效信息傳遞的利用,為建筑施工的各個階段提供基礎性支持,使建設項目具備整體性。在進行BIM 技術在裝配式建筑中的應用價值研究時,根據裝配式的生命周期進行了階段性劃分,解析技術在各個階段的不同應用價值。
1 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設計階段中的應用價值
1.1提高裝配式建筑的設計效率。在進行裝配式建筑的設計時,需要各個專業領域的設計人員進行密切的配合,整合力量進行各個構件、預埋、預留等方面的整體性設計。BIM技術能夠構建起統一的設計平臺,參與設計的全體成員都能在此平臺上獲取相關的信息,而且,BIM技術能夠授予裝配式建筑專業設計人員、構件拆分設計人員、以及相關的技術和管理人員不同的管理和修改權限,讓從事不同工作內容的人員能夠在整體設計過程當中更好的發揮自身效用。設計人員分別進行獨立的設計作業,而平臺能夠進行自動的比對和糾錯,找出各部分設計之間存在的沖突性問題。同時進行不同內容、參數的調用、設計、溝通與修訂,盡快達成共識,完成整體設計方案,減少設計的返稿率,提高客戶的滿意程度。
1.2實現裝配式預制構件的標準化設計。前文中已經提到過BIM技術具有信息的共享平臺,能夠保障信息的有效性和統一性,設計人員通過在平臺上上傳設計內容,可以實現云端上的信息比對與整合,并構建例如門、窗等裝配式建筑所需的各類預制構件的數據庫。云端服務器能夠不斷累積關于基礎性構件的信息,設計人員能夠在云端上比對各種不同的構架進行擇優,形成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的標準形狀和模數尺寸。預制構件數據庫的建立能夠幫助裝配式建筑設定統一的標準,設計人員能夠通過篩選數據庫中的構件來進行戶型的設計,利用較少的時間得到更為多樣化、更令客戶滿意的設計。
1.3降低裝配式建筑的設計誤差。設計人員可以利用BIM技術對預制構件的各項尺寸的數據進行精準的設計,利用BIM模型的三維視圖功能進行設計尺寸的檢測,分析預制構件之間連接的情況,避免了傳統設計當中數據粗略帶來的實踐麻煩。BIM技術的使用能夠很好的減少裝配式建筑在施工階段出現的有關于裝配偏差方面的問題,讓構架之間達到較為完美的契合度,提高設計的精確性和細致性,降低了傳統設計當中對于時間和資源的浪費。
2 BIM 技術在預制構件生產階段的應用價值
對于裝配式建筑而言,預制構件的生產是重中之重,關系到建筑整體質量與性能。在進行預制構件的生產時,使用BIM技術能夠對整個生產的流程具備宏觀的把握,有效減少了預制構件生產當中可能遇到的問題。BIM 技術的使用能夠有效縮短裝配式建筑模型的試制過程,在裝配式建筑設計方案完成后,BIM 模型中的構件信息即可與生產方共享,試制樣品合格后即可進行生產。負責生產的組織或部門可以直觀地通過BIM模型獲得關于當構件形狀和尺寸等方面內容的信息,根據精準有效的數據設計生產進度、生產流程進行精細化的生產。當然,也可以在預制構件當中植入RFID芯片,利用芯片當中已有的數據信息,跟蹤構件生產、運輸與保存的全過程,從源頭上保障預制構件的質量。
3 BIM 技術在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中的應用價值
3.1改善預制構件庫存和現場管理
當裝配式建筑的預制構件生產完畢后,大量的構件需要進行分類、運輸、儲存和管理,這一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現場管理過程較長,容易出現的問題較多。可以利用上文中提到的RFID技術結合BIM技術進行構件的過程性管理。在生產階段就將帶有構件各項信息及定位功能的RFID芯片植入構件當中,參與預制構件運輸、庫存管理和現場管理的人員能夠直觀的了解構件的相關信息,進行遠程的監督控制,利用RFID芯片當中的構件信息進行分類出庫、入庫或物流查詢等,能夠減少在庫存和現場管理中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資源,提高管理效率和構件的安全性。
3.2提高施工現場管理效率
裝配式建筑吊裝工藝復雜、施工機械化程度高,所以對于施工安全方面的保護措施相對更高。BIM技術的使用能夠讓施工單位在開始施工之前,對現場的吊裝及各項施工內容具備直觀的了解,對場地布置和車輛開行路線進行規劃和模擬,通過對施工全過程的模擬,實現施工流程的優化。BIM技術能夠模擬施工現場中的各類突發事件,施工單位可以根據模擬情況制定安全防范措施,排除安全隱患,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3.3 5D施工模擬優化施工、成本計劃
所謂5D施工,指的是BIM技術中的3D模型,加入時間和資源兩項指標后,形成的“5D-BIM”模型,施工單位可以通過“5D-BIM”模型來模擬裝配式建筑整個施工過程和各種資源投入情況,建立裝配式建筑的動態施工規劃,更為直觀地了解裝配式建筑的施工情況。在這一過程當中,能夠校驗原有的施工計劃是否存在問題,對原施工計劃當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進行查找和優化。利用“5D-BIM”模型進行施工模擬,能夠使施工單位的管理和技術人員對整個項目的施工流程安排、成本資源的投入有了更為直觀的了解,管理人員可以根據模型顯示的情況進行方案的優化調整,實現施工進度計劃及成本的動態管理。
結 語
BIM技術的使用為裝配式建筑的各個階段均提供了便捷,提供了統一指導和宏觀調控的數據參考,有著降低建設復雜程度,強化裝配式建筑的質量的意義。所以無論是對于生命周期中的各個階段的實踐工作而言,還是在整體布局方面的設計管理而言,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應加大BIM技術的研究推廣力度,為建筑領域的整體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