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子威
摘 要:現階段,面對千帆競過、群雄逐鹿的理財市場,基金公司步入投資管理、產品銷售、服務運營等領域的全方位較量,傳統公募基金維系10多年的行業局部均衡被打破,行業格局面臨重構,公募基金業已經走到了發展的十字路口,亟待探尋一條與大資管發展相契合的轉型、創新、變革之路。
關鍵詞:公募基金 運營 發展
引 言
2017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聯合發布了《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資管新規),資管新規將對近年來蓬勃發展的大資管行業產生重要且深遠的影響,銀行理財、信托及各類資管計劃短期內會受到一定沖擊,公募基金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應緊緊抓住這一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充分發揮運營管理優勢,繼續夯實基礎管理工作,不斷提高綜合管理水平,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1 公募基金的發展
1.1新階段
2017年,美國公募基金總規模22.4萬億美元,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15%,我國公募基金總規模11.6萬億元,但僅占中國GDP的14%。由此看來,我國公募基金總的體量與我國經濟總體量還不相稱。橫向來看,在2017年我國的資產管理行業中,銀行理財30萬億元左右,保險資金14.9萬億元,券商資管17.3萬億元,公募基金的體量是最小的。從行業的生命周期來看,中國公募基金行業仍然處于成長期,還沒有達到成熟期。同時,在中國由富到強、實現偉大復興的新時代,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增長階段,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也對應進入新的、更加注重質量提升的發展階段。如果說過去20年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那么接下來的幾年將是該行業由有到優、由大到強的發展階段,是市場生態逐步完善、公司治理日益合理、監管風控更加到位、參與者逐步成熟、工具日益豐富的均衡發展階段,是逐步向世界一流水平的資管行業邁進的階段。注重質量和能力的提升,質量、效益、規模均衡發展是新階段的重要特征。
1.2新機會
公募基金越來越大眾化、普及化,成為發展普惠金融的重要載體,成為中國家庭實現財富長期保值增值的主要理財工具。20年基金產品不斷創新,產品種類越來越豐富,由1998年僅有的5只封閉式股票基金發展到2017年底的4841只。到2017年底,公募基金持有人戶數約6億戶,管理各類養老金超過1.47萬億元,平均每2個中國公民就有1個是基金持有人,一個新的大眾化的金融產品在中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鹄碡敳辉偈强谔枺浅蔀槿藗兩罘绞降囊徊糠帧W鳛榇蟊娎碡敼ぞ?,公募基金已經成為社會公眾實現財富長期保值增值的重要方式。由于貨幣基金具有安全性、高流動性、穩定收益性特點,大部分人把原來放在銀行的活期儲蓄轉到了貨幣基金上。貨幣基金不僅流動性好,而且收益率比銀行儲蓄高,深受廣大中小投資者的歡迎。特別是余額寶、騰訊理財通的推出,人們可以利用自己碎片化的時間進行財富管理,不受傳統銀行營業時間、地點的限制,給千千萬萬中小投資者創造了極大的便利,大大提高了效率,讓小散戶不僅享受了高端客戶的待遇,而且也提高了自己的投資收益。以余額寶、騰訊理財通為代表的貨幣基金的普及和大發展,是普惠金融的重大創新,不僅喚醒了億萬普通投資者的理財意識,極大地提升了公募基金規模,而且使公募基金更加大眾化、普及化,成為普惠金融最重要的載體。貨幣基金打破了傳統金融機構依靠牌照坐地收錢的強勢思維,是對傳統金融業的一次深刻革命,有利于普惠金融體系的建立和發展,對于中國加快建立現代金融體系具有重要意義。貨幣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等基金產品惠及萬眾,讓無數普通人享受了金融服務的公平,這樣的普惠金融更有社會意義。
2 公募基金應繼續夯實運營管理的措施
2.1通過制度梳理進一步規范業務流程
規章制度是公募基金運營管理的根基,規范的業務流程是維持公募基金正常運轉的前提。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募基金已形成了內部經營管理的各項基本制度和業務流程,但仍存在一些不完善不合理的方面。面對新的歷史發展機遇,公募基金須系統梳理現有制度,根據經營管理和業務發展實際進行適度調整優化,整合形成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的規章制度體系。公募基金規章制度體系既要綱舉目張,有合理的層次,包括基本規定、管理辦法、操作細則或規程、業務手冊等;又要覆蓋全面,涵蓋客戶營銷、產品管理、發行銷售、注冊登記、資產配置、投資交易、估值核算、資金清算、法律合規、風險管理、檔案管理、印鑒管理、信息披露、業務差錯處理等業務及內部經營管理各個方面。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要狠抓制度執行,使各項規章制度實實在在落地生根,在執行過程中不打折扣。在制度梳理基礎上,要進一步理順和規范業務流程,確保各項業務均有章可循,堅持“流程至上”,做到對業務辦理全鏈條每個環節的精細化管理。
2.2完善股權治理結構和激勵約束機制
長期以來,基金公司的融資渠道匱乏,業務拓展僅能依靠股東投入及自身經營積累,眾多創新業務受制于資本金規模,難以實施。隨著新基金法的頒布,以及監管層的推動,基金公司應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優化股權結構,提升治理水平。并適時推動股份制改造,謀求上市。此外,應建立公募基金的長效激勵約束機制,通過推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管理的事業部制改革,激發員工創新、創業熱情。通過推行員工持股計劃,將個人利益、公司利益和持有人長期利益捆綁在一起,共榮共進。
結 語
公募基金業20年來的創新之路與中國經濟、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進程緊密相關,行業自身發展也實現了對中國經濟的有效“反哺”。通過將中小投資者的閑散資金匯集起來投資于證券市場,公募基金業起到了擴大直接融資的作用,為企業在證券市場籌集資金創造了良好的融資環境,推動儲蓄資金轉化為生產資金,為產業發展和經濟增長提供重要資金來源,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國民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