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偉博
摘 要:本文以“互聯網+金融”環境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對商業銀行金融產品的影響為研究選題,基于當前互聯網金融的第三方支付、P2P網貸、眾籌、互聯網理財等模式發展現狀及商業銀行金融產品種類和規模等現狀分析,以中國建設銀行為例,通過對互聯網金融在存款、融資、支付、理財等方面對商業銀行所造成影響的實證分析,但最顯著的影響集中在中間業務,因此實證分析主要圍繞對銀行中間業務傭金和手續費的影響進行。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商業銀行 金融產品 中間業務
影響
一、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金融產品的影響機制
金融市場化的今天,我國金融機構的主體是商業銀行,商業銀行的主要金融業務集中在存款業務、融資業務以及支付中介業務三個方面,也有研究將這三項業務界定為資產業務、負債業務以及中間業務。三種不同的金融業務也就延伸出了三類不同的金融產品,即存款、融資和支付中介產品。互聯網金融模式下,金融產品受“互聯網+”影響,催生了商業銀行傳統金融產品的變革,當下的商業銀行金融業務和產品已經深深烙上了互聯網的痕跡。
(一 )互聯網金融對存款業務的影響
存款業務是商業銀行最為重要的資金來源,也是其他業務開展的基礎保障。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商業銀行存款業務受到了多方面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存款中出現了規模分流和結構變化兩種新趨勢。
在互聯網新產品中,第三方支付是一種與存款聯系最為緊密的業務,第三方支付對于存款業務的影響不在于規模而在于結構變化,因為第三方機構的支付性存款只是暫時以平臺為依托,最終還是要流向銀行賬戶,所以對總的存款規模影響不大,但是對短期內的存款結構帶來了顯著影響。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存款業務的影響主要借助兩種路徑實現,第一是爭奪存款客戶,第二是提高銀行吸收存款成本。
(二)互聯網金融對融資業務的影響
商業銀行融資業務包括貸款業務、證券投資業務、金融租賃業務、貼現業務等多種,而貸款業務是商業銀行的主要融資業務,向資金需求方發放銀行貸款而獲取利息收入是商業銀行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伴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尤其是P2P網貸、眾籌融資等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產生及發展,因其在資金融通效率和速度提升、資金融通時間和成本降低等方面的優勢而深受推崇,對商業銀行融資業務特別是貸款業務開展形成一定沖擊,尤其是P2P網貸模式對商業。
商業銀行發放貸款一般遵循二八定律,因而其貸款客戶群體以優質、大型企業為主,而管理成本和信用風險均較高的中小微企業和個人融資客戶從商業銀行獲得所需貸款的難度則較大,因此,商業銀行普遍在小微企業貸款業務、個人貸款業務方面發展不足。而P2P網貸模式恰好以中小微企業、個人為主要服務對象,向中小微企業和個人提供小額貸款融資服務,搶占了商業銀行不夠重視的中小微企業和個人融資客戶市場。
(三)互聯網金融對支付中介業務的影響
隨著金融市場日益成熟和商業銀行間利差縮小,支付中介業務收入成為商業銀行利潤的重要來源。商業銀行的支付中介業務包括支付結算業務、擔保業務、咨詢業務等內容,而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第三方支付模式的迅速壯大,對商業銀行支付中介業務的開展造成了較大沖擊
商業銀行提供的支付結算類中間業務,主要是與不同類型商家進行合作,通過POS進行刷開消費和支付結算等服務,銀行對這一業務向商家收取一定手續費。第三方支付業務之間在商家和消費者之間搭建了支付結算平臺和服務,不需要支付手續費,這種第三方支付業務在推廣擴大中覆蓋了更多的商家和業態,過去一些商業銀行沒有覆蓋到的小商家,也已經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建立了合作關系,因為更加方便,且不收取任何手續費用,這就使得原本商業銀行的結算業務被第三方支付分流。
二、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影響的實證分析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對銀行的負債、資產、中間業務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而第三方支付、互聯網理財等對商業銀行儲蓄存款和銀行中間業務產生了分流,P2P網貸對銀行貸款產品產生了分流。為了進一步驗證這一影響,本節將以建設銀行為例,選取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影響作為實證目標,進行分析。
(一)指標選取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受多重因素影響,除互聯網金融第三方支付及互聯網理財產品之外,還受到宏觀經濟環境和銀行微觀發展條件的影響。宏觀經濟環境方面,影響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國家整體經濟發展狀況、居民收入水平和資本市場發展程度;微觀發展條件方面,影響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商業銀行總資產、商業銀行凈資產收益率。
(二)被解釋變量
本研究的被解釋變量是中國建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其中非利息收入、手續費和傭金收入是常用的分析指標,互聯網金融主要是建立在支付結算、理財基金等領域的手續費和傭金之上,也是從這些方面對銀行造成影響,所以,本文將手續費和傭金作為被解釋變量。
(三)解釋變量
第三方支付和互聯網基金理財能夠對銀行中間業務產生影響,所以將第三方支付、互聯網基金兩個指標設定為解釋變量,第三方支付用第三方支付市場互聯網收單交易規模為指標,互聯網基金用互聯網基金萬份收益額為指標。
結束語
基于當前互聯網金融的第三方支付、P2P網貸、眾籌、互聯網理財等模式發展現狀及商業銀行金融產品種類和規模等現狀分析,以中國建設銀行為例,通過對互聯網金融在存款、融資、支付、理財等方面對商業銀行所造成影響的實證分析,深入探討“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背景下中國建設銀行及同類型的傳統商業銀行,該如何進行金融產品創新及發展這一現實問題。
參考文獻:
[1] 王藝茜.互聯網金融產品余額寶對商業銀行業務的影響[J].商業經濟,2018,12:34-48.
[2] 楊金鑫.我國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市場風險探討[J].中國市場,2018,1:76-79.
[3] 徐曉潮.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金融產品需求分析[J].時代金融,2018,132-137.
[4] 胡靜.互聯網金融沖擊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對策[J].淮海工學院學報,2018,1:94-96.
[5] 車瀟雅.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的影響機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8,3: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