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區是一個城市的縮影,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服務管理機制是社會管制機制的重要內容。社區服務管理就是為當地政府分擔憂愁、解決相應的問題,提供多種形式的服務。只有社區管理服務更加完善,才能促進城市社區服務體系的逐漸完善,增強城市服務的功能,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近幾年來,大數據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已經成為了各行各業的熱點研究領域。本篇文章就大數據時代下的社區服務管理機制做出了簡單的介紹。
關鍵詞:大數據 社區服務 服務管理機制
一、社區服務管理的介紹
隨著社會的迅猛發展,人類已經將數字化信息應用在了生活的各個領域。如何獲取信息成為了國家的研究重點.大數據時代形成了巨大的數據量,使得有益的信息更容易從大量數據中分析出來。大數據也逐漸占領了分析領域的前言位置,逐漸與社區服務的管理有了聯系。大數據的產生使得社區服務的管理機制更加成熟,更加便于管理。社區服務也伴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面對社區居民的人口逐漸增多,人口的信息庫也在逐漸增大,所以使得大數據技術在社區服務管理方面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在這種情況下,社區服務管理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使人們得到更優質的服務,需要有合理的管理機制。通過合理的管理機制為人民服務,促進社區服務管理的有效進行。
(一)社區的概念
所謂的社區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所有人們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改革的深入、經濟的迅速發展等等一些因素使得社區在城市的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也使得作用越來越突出。隨著我國社會結構的變化,社區已經成為了城市工作的重要部分。
(二)社區服務的概念
社區服務就是通過政府的支持,以社區為主體,動員各種社區資源,展開的具有福利性質的社會服務,目的是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增進社區的進步。社區服務主要是提供便民的服務,利用社區的服務資源,實現資源共享,為人們的生活減輕壓力,推動社區服務的進步[1]。同時社區服務還能為社區中的老年人、殘疾人等生活收入方面有問題的人提供幫助。
(三)社區服務管理的概念
社區服務管理就是以黨組織為中心,由政黨組織、自治組織、委員會組織和中介組織組建的,切實地根據社區人民的需要,建立完善的社區服務網絡和完善的社區服務管理體系,廣泛地開展活動,提高社區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并對社區服務內容進行有效調控的過程。
二、社區服務管理的特征
社區服務管理是對社區服務進行管理和安排,及時地對不合理的服務做出調整的機制,設立合理的社區服務人員,及時地了解人民的生活需要,為人民提供更加有效的便捷的服務,增強社區人民的歸屬感,為社區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對社區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2]。
(一)多元性
社區服務管理的主體具有多元性。社區服務管理是以黨為核心,主體包括:政黨組織、自治組織、中介組織等,有多個主體,體現了社區服務管理主題的多元性。只有各方都共同努力團結協作才能做出更好的成績,滿足社區人民的需要,促進社區的發展。
(二)廣泛性
社區服務的對象是整個社區的全體居民,社區服務包括:對社區弱勢群體的服務、方便人民的服務、轄區單位的服務等等。同時,服務的內容也是多種多樣,對不同的單位有不同的服務內容。在社區服務管理方面,不僅需要小區的單位收到管理,社區的居民也要受到相應的管理,這以上就說明了社區服務管理具有廣泛性的特點。
(三)唯一性
社區服務管理的目的具有唯一性,社區服務管理的唯一目標就是提高社區人民的生活質量,通過有效的管理機制,進行資源整合,增加社區居民的福利,以此來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質量。社區服務管理是以人民為中心,時刻想著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目的強烈,工作具有正對性,能夠更快地實現社區服務管理的終極目標。
(四)可持續性
社區服務管理具有可持續性,也就是說社區服務管理是可持續的,能夠時刻地對社區服務提供管理。可持續性要求一方面能夠為廣大人民群眾帶來利益,增強社區居民的福利;另一方面是更多的人的參與。
(五)服務性
服務性是指管理行為具有一定的服務性。社區是由許多因素組成的大系統,在其中廣大人民群眾起著主導性的作用,這樣更有利于社區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大眾。面對社區的服務性活動,本著服務于社區服務員人民的原則,為社區的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務,優化社區環境,提高生活水平。
(六)復合性
社區服務管理的手段多種多樣,不要只限于法律手段,要將法律手段與其他的手段進行結合,一次來提高社區服務管理的效率。爭取早日提高社區居民生活的質量。
三、社區服務管理的問題
目前,社區服務的問題重點在于難以將社區內的信息收集起來,并難以進行核查工作。如何快速地收集有效的信息、處理事故隱患成為了重要的問題,也是當前最值得進行研究的。各社區在服務管理方面還存在著其他問題,需要人民及時地解決[3]。
(一)觀念落后
由于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地方政府還在受到舊思想觀念的束縛,對社區服務管理的認識仍然落后。觀念的落后使得社區對服務管理引不起足夠的重視,沒有投入太多的精力。這些就會使得社區服務還是一種分散的服務,甚至有的服務領域還沒有涉及,使得社區服務的效率不高。
(二)缺乏整體規劃
社區服務缺少統一的管理機制,沒有一個完善的計劃,缺乏長遠性的計劃。對于社區服務管理的發展方向缺乏整體的把握,社區服務沒有完全納入社區發展中,使得對社區服務管理的重視不足。
(三)經費不足
地方政府對于社區服務工作的投入較少,社區服務人員沒有足夠的資金來開展相應的活動,不能更好地為人民大眾提供服務。
(四)缺乏管理手
就目前來看,社區服務管理的手段還只是法律手段,沒有結合其他手段。管理手段的單一使得居民更加地被動,面對社區安全問題時,不能與民警形成相應的配合。
(五)管理人員的素質不高
許多社區的服務管理人員還是以居委會為主,居委會人員的知識水平有限,在進行社區服務時,雖然能夠吸引大量的居民加入到服務的行列,但是社區服務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還是比較低。缺乏專業的服務管理人員,影響了社區服務項目的進一步提升。
(六)信息庫不完善
隨著社區居民的增多,社區信息庫也在逐漸擴大,社區服務需要一個完善的信息庫來具體的掌握每一位居民的信息。信息庫不完善,使得居民的信息有所欠缺,社區服務也很難涉及到每一位需要服務的人員。
四、社區服務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信息庫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生活中的許多領域都開始了對大數據的應用。在社區服務管理方面也可以用到大數據。大數據技術能夠對信息按照所需要的類別進行分類,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信息庫。同時還能提高對數據的處理速度,加強對社區服務的管理,促進社區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轉變觀念,加大投資,創新手段
傳統的管理觀念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必須轉變觀念。觀念的轉變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社區發展的需要。不轉變思想就無法提出創新的理念,新型的管理手段能夠提高管理的效率。此外還有加大對社區服務管理的投資,適當地增加一些設備,多為社區的人民群眾辦實事。
(三)整合資源,建立管理中心
社區要組建管理中心,確認管理中心的任務和目標,并取得相應的資金支持。社區還應該合理地分配相應的管理人員,明確各自的工作職責。逐步完善相應的管理體系,為社區人民提供更多的便利。
五、大數據的使用給社區服務管理帶來的便利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
完善的社區服務管理機制能夠使社區服務人員全面地了解居民的需要,更好地服務于民,逐漸打造服務型社區。
(二)信息共享
大數據的應用使得社區服務管理有了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同時還能實現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打破了以往的單一模式,采用新型的網格模式,居民在家里通過網路就可以獲取相關的服務信息,簡化了服務的手續。建立公共數據庫,對社區居民的信息統一整合管理,使每個居民都能平等地享受到社區的服務。
總結:大數據時代下社區服務管理已經逐步完善,不斷地給更多的社區居民帶去了更好的服務,努力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雖然大數據在很多的方面都有應用,但是還是要加強研究,爭取更加完善。社區服務管理機制也存在著許多問題,還需要人們付出更多的努力,建設更加完善的管理機制。
參考文獻:
[1] 李寬. 大數據背景下社區對口服務平臺建設探索[D].新疆大學,2017.
[2] 錢俊偉. 大數據時代下的基層社會治理[D].東北財經大學,2016.
[3] 李媛. 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6.
作者簡介:韋麗娟(1971.10);性別:女,籍貫:山東省,學歷:本科,畢業于天津黨校經濟管理;現有職稱:初級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