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元

【摘 要】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如同自然發展規律一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所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時刻都會感受到危機感,而企業成本控制則是完善自身經濟基礎建設,增強企業內部實力的有效手段,隨著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企業成本控制的作用也更加突出,但不得不重視的是,目前大多數企業的成本控制都存在問題,導致成本控制的價值無法實現。為此,文章對企業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有效的解決路徑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企業成本控制;問題;解決路徑
企業成本控制是企業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這一目標的關鍵手段,其對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基礎建設水平、增強內部綜合實力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將企業生產、經營、發展各個環節納入到成本控制中,提升企業對資金的利用效率,形成良性的發展循環,這對企業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目前的企業成本控制中,各個環節、各個崗位還存在亟需解決的問題,必須深入的展開探討,提升企業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一、企業成本控制重要性
首先,企業成本控制可以幫助企業迎合經濟發展形勢,順利實現自身轉變。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逐漸由粗放型轉向精細化,逐漸減少市場上高耗能企業,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的大力發展,所以,綠色經濟的實行,不僅要求社會注重生活品質,更應重視社會的發展質量[1]。而社會企業正是責任的承擔者,在實現自身轉型過程中,要不斷提高發展水平與自身的成本控制能力,以最低的消耗獲得最大的產出,以便增強自身綜合實力,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其次,企業成本控制有利于企業內部規范化運行。成本控制通常是根據成本預算與成本核算,對成本的實際支出進行控制,控制的嚴格性使企業所有支出都必須具有真實的憑證,方便管理部門進行資金流向核查與管理,而這使企業內部的經濟活動更加規范,任何一項支出都有真實、可靠的依據,使企業更清楚自身的經濟情況,利潤增長空間,從而制定更科學的發展策略[2]。
最后,企業成本控制有利于幫助企業進行成本結構優化,實現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的目標。成本控制人員基于企業發展現狀與市場經濟形成進行成本布局,在優先保障企業穩定運行基礎上,重視成本投入后產生的收益,并始終貫徹落實節約意識,從企業的長遠發展考慮,逐步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之間的有機統一。
二、企業成本控制中的弊端
從思想意識的角度來看,企業對成本控制的認識不正確,缺乏控制意識。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的開放程度逐步提升,市場上同類型、同性質的企業數量越來越多,企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但并非所有企業的領導層都具備長遠目光與全局意識,掌握企業各個管理環節的專業知識,現在更多的企業最擅長的是洞悉市場變化,尋找合適的商機與發展渠道,從而會忽視對企業內部的管理與成本控制,所以,并未從企業的全局發展進行分析與探究,只是將企業發展目標與發展重點定位在經濟利益上,嚴重與精細化發展形勢不符,因此,影響成本控制的作用發揮[3]。
從控制體系的角度來看,控制體系建設不完善,缺乏監督機制。成本控制屬于財務管理工作范疇,是財務管理的重點與核心,但是從目前成本控制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企業并未認識到成本控制與財務管理之間的區別,利用財務管理的模式與手段展開成本控制工作,導致管理工作任務劃分不科學,工作人員無法明確自身的責任,從而丟失了很多重要信息與憑證,這些問題在某一階段不對企業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但是久而久之,問題的積累,會使企業的成本核算出現漏洞,嚴重與實際情況不符,從而使成本控制失去了意義[4]。并且缺少對成本控制的監督,工作中出現不規范行為也無法及時發現。
從控制方法的角度來看,控制方法不全面、不科學。目前很多企業未從生產價值鏈整體展開成本控制工作,從企業生產經營流程來看,從材料采購、材料運輸、生產、成品運輸、產品銷售整個過程都涉及到成本支出,而都是企業價值鏈上不可缺少的環節。但是很多企業反映出生產價值鏈上的各個環節成本控制強度不一致,導致很多環節出現了嚴重的資源浪費也未得到及時制止;再加上工作人員節約意識差,具體操作中缺乏規范性管理,使成本控制工作一直無法得到有效落實。另外,成本控制方法不科學,尤其是成本預算編制缺乏科學性,編制過程中編制人員以企業發展的短期利益為目標,忽視對企業長足發展的考慮;而且編制方法落后,與企業發展情況不符,經常出現錯誤,影響成本控制工作的質量與效率。
三、企業成本控制策略
(一)強化企業成本控制意識
成本控制意識的正確形成是提升成本控制效率與控制效果的關鍵,因此,應先從管理層出發,強化企業管理層人員對成本控制的重視,并正確理解成本控制的作用與意義,使其能夠結合企業的發展情況制定正確的成本控制戰略,以便成本控制工作在基層工作中順利進行。其次,企業管理層人員在認識到成本控制重要性基礎上,應重新對財務管理部門的組織結構進行整合,設立專門服務于成本控制工作的崗位,保障其明確自身責任與工作的重要意義,高效的落實成本控制措施,并不斷強化控制人員的素質與能力,自覺遵守工作要求與工作規范,禁止個人單獨完成某項工作[5]。此外,應結合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為每個階段制定成本控制目標,利用目標作為引導強化企業的成本控制意識。
(二)構建完善的控制體系
目前,由于企業成本控制體系不全面、不科學,無法為企業基礎建設提供支持,抵御市場中的風險。因此,應結合現代發展形勢與企業發展目標創新成本控制理念,以實現企業長足發展為目標,在成本控制中增添抵御風險、強化監督的內容,構建完善的成本控制體系,提升成本控制的全面性。具體操作中,企業要考慮到在成本控制工作開展過程中,影響企業成本控制的各項因素,細化到每個成本控制環節中,制定有針對性的控制方法,減少浪費、降低成本支出,但是要保障控制范圍合理,不能對企業正常發展造成影響[6]。同時,要以企業生產價值鏈為管理對象,不能忽視任何一個環節,從而增強企業整體綜合實力,能夠有能力抵抗外部風險。此外,要時刻關注企業資金動向,保障資金得到科學合理利用,避免資金挪用等情況的發生。
強化成本控制監督需要貫徹落實到成本控制全過程,根據成本控制內容制定每一項監督計劃與監督流程,保障每一項成本控制工作的落實;并及時將成本控制的細節變化公示,要求企業內部全體工作人員共同監督,實現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透明化;并對大筆資金的流向進行追蹤監督,保障資金得到有效落實。如果一旦在監督中發現問題,要及時上報給領導層,對相關工作負責人進行責任追究。
(三)提升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與科學性
要想提升成本控制的有效性與科學性,應不斷將先進的成本管控技術引入到實際工作中。例如,更新成本控制技術手段,將信息化技術與成本控制相結合,在網絡平臺上構建成本控制系統,系統中可以規范性的制定成本控制流程(如圖1所示),及時進行成本支出信息搜集、整理與存檔,始終保持信息的完整性,并利用信息化軟件對企業成本支出情況進行科學的分析,總結每月、每季度、每年成本變化情況,從而為企業成本控制方向的調整提供指導;而且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成本控制能夠提升成本預算與核算的精準性,網絡技術可以及時對市場價格變化進行反應,企業可以動態的進行成本預算管理,符合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避免影響核算的準確性[7]。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正處于不斷發展、變革階段,市場經濟形勢紛繁復雜,企業要想謀求可持續發展道路,必須不斷增強自身的綜合實力,從長遠角度完善企業基礎建設,提升經濟實力。而成本控制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其通過對企業資金的科學配置與控制,保障企業資金得到合理化利用,減少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浪費,堅持從實際出發,為企業發展開拓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道路,是企業健康、穩定發展的根本保障。
【參考文獻】
[1]李翊涵.微小茶企業財務管理與成本控制契合下的措施構建研究[J].福建茶葉,2018,30(6):57.
[2]彭仁慧.企業成本控制初探 ——以紡織制造業為例[J].中國商論,2018,26(15):141-142.
[3]梁瑞智.農產品加工配送企業物流成本控制研究——以M公司為例[J].商業會計,2018,27(8):38-40.
[4]石曉暉.淺談制造企業的成本控制 ——基于目標成本的視角[J].財會學習,2018,29(17):151-152.
[5]秦珊珊.大型工業企業污染物防治的會計成本控制策略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8,32(3):102-105.
[6]柳慶營.PPI上升趨勢下物流企業變動成本控制的措施研究[J].中國商論,2018,25(6):19-20.
[7]張玉蘭,王園園,張雪.內部控制質量、社會責任成本與企業價值——基于重污染行業的經驗數據[J].會計之友,2018,30(4):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