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學體育場館建設的數量和規模不斷增加和擴大。大學對體育場館的風險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本文根據我國大學體育場館的實際情況,對大學體育場館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和分類,提出大學體育場館風險管理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大學體育場館;風險管理;有效途徑
一、大學體育場館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大學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目前多數大學擁有自己的體育場地,并且大多數體育場館屬于中小型的,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和專業人員的訓練。大學的體育場館多是綜合性場館,其主要作用是為學生提供學習和訓練的場地,舉辦學校活動或者舉辦區域性的體育比賽等。我國大學體育場館能夠舉辦全國性或者國家性比賽的場地較少。同時,大學體育場館的建設和管理趨勢要求學校對其進行風險管理。隨著大學體育場館的快速發展,大學體育場館的管理模式正在逐步轉變。現階段,大學體育場館采取經營性的管理理念,開展有償性服務,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為學校的發展提供更多的資金。因此,加強對大學體育場館的風險管理,有利于大學體育場館的進一步發展,有利于大學體育事業的發展。
二、大學體育場館風險管理的有效識別
一是平時教學和訓練中的風險識別。大學體育場館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為教學提供場地,在開展教學任務的過程中,大學的體育場館通常不對外開放,進入體育場館的是學生、教師、教練以及相關的工作人員,主要存在的意外風險是在訓練過程中的人身意外、場館內設施的損壞以及物品丟失等。二是對外開放中風險的識別。大學體育場館在學生假期可以采取對外有償開放的形式進行經營,在場館內活動的多是社會人員,本校的學生和教師非常少。在這個程中存在的風險較多,并且發生的可能性較大。主要存在的風險有進入場館人員發生物品丟失的情況、人員之間發生矛盾、攜帶假學生證進入場館、設備設施丟失或者損壞等。三是舉辦活動過程中的風險識別。大學體育場館舉辦活動是一項增加學校資金的有效方式,也是大學體育場館自營的重要方式。因此,舉辦大型活動是學生體育場館未來發展的方向。舉辦大型活動會涉及多個部門,并且人員比較復雜,人員數量較多,管理具有很大的難度,風險會隨之增加。
三、大學體育場館風險管理中的風險評估
大學開展體育場館風險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風險評估是不可缺少的環節。學校要有效訪問體育場館的管理人員,翻閱相關資料,實地考察相關的體育場館,采取科學合理的風險評估方式,對風險做出有效評估。學校結合風險發生的次數以及相關的記錄,劃分風險發生的概率,可以分成經常發生、一般、很少發生三個級別。按照風險造成損失的程度把風險劃分成高度損失、中度損失、低度損失三個級別。學校采取多種風險識別的方式對大學體育場館中的風險進行判定和評估,可以使用下表進行歸類。
四、大學體育場館風險管理的解決有效途徑
在對大學體育場館的風險進行識別和評估之后,場館的管理人員和決策人員需要合理規劃和選擇風險管理的策略最大限度地減少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對場館的風險進行有效控制,采取有效的處理方式處理造成的損失。
1.風險的規避:在對風險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對于發生頻率高、損失后果嚴重的風險類型通常采取規避的措施,從根本上對此風險進行回避。體育館的決策人員在采取這樣的方式時,要結合體育場館自身的特點和需求,準確認知風險,并且掌握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造成的后果。采取規避風險的措施就意味著可能失去盈利的可能性,因此,學校需要進行多方面的綜合和考慮。
2.風險的轉移:開展大學體育館風險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風險轉移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針對發生頻率較低、損失程度較小的風險,或者場館自身應對的風險,學校采取風險轉移的方式,能夠有效減少體育場館的損失。風險轉移措施主要有保險轉移和非保險轉移兩種形式。在大學體育場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保險轉移是使用普遍并且最有效的一種方式,把場館運營過程中存在的風險轉移到保險公司,有效地減少學校面對風險的經濟損失,通常包含財產保險和人身意外保險兩種類型。非保險類型的轉移通常采用簽訂相關協議、轉移風險源頭的方式,實現風險的轉移,對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3.風險保留和風險降低:風險保留是采取積極的態度,借助各種技術和方式有效減少風險發生的概率,同時降低風險造成的損失程度,大學體育場館承擔風險造成的損失,對于意外發生頻率低、危害嚴重性小的潛在風險可以采取保留的管理措施。對于發生頻率較高但是危害不嚴重的風險,可以采取降低風險的措施。學校要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如果風險事件發生盡可能降低風險造成的損失。因此,大學需要對體育場館的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意識教育,針對風險的防范和應急措施進行管理人員培訓,促使其提高對事故的預見性以及對緊急情況的處理能力,同時加強對體育場館的維護工作,定期檢查和修理,對場地和器材進行維護,有效消除安全隱患。
4.風險的控制:制定相應的風險應急預案。體育場館制定風險應急預案,能夠對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事件進行及時有效地處理,最大限度地減少風險給體育場館帶來的經濟損失以及負面的影響。大學體育場館在運營過程中遇到的風險通常是發生頻率較高但是損失不超過中等的。面對此類型的風險,學校結合體育場館的實際情況制定風險管理的應急方案是有效的方式。其次,安全檢查。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學校通過安全檢查能夠有效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學校對體育場館進行全面檢查,完善相應的安全檢查機制,通常分成初始和階段兩個方面的檢查。促進現場管理力度的增強,有效控制風險。學校要加強對現場設施的安全檢修和維護,通過檢查,及時發現明顯的和潛在的風險,及時清除或者標出警示牌。針對可以預見性的風險,學校要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對體育場館內工作人員加強安全防護措施。如火災逃生、消防演習、溺水救生、傷口包扎、扭傷以及骨折的處理等各方面的培訓,促使員工能夠預知風險,最大限度地救助當事人,維護場館的利益。
五、大學體育場館風險管理的幾點建議
1.風險管理和場館的日常管理工作進行結合:風險管理人員充分考慮體育場館的特點,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融入風險管理,在日常工作中記錄和存檔各種事故以及時間,有效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失。
2.樹立正確的風險管理觀念:體育場館運營過程中,風險是不可避免的。大學體育場館在運營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類型的風險。因此,大學體育場館的決策人員應當針對各種風險采取相應的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首先,應當敢于承認風險。在大學體育場館面向社會、走向市場化的過程中,風險是無法避免的。
3.應對場館運營中的矛盾:體育場館在運營過程中,可能存在正常教學和訓練以及對外運營同時存在的情況,這是一個矛盾的過程,是正常教學和訓練與對外運營的矛盾,是大學體育場館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矛盾。因此,大學體育場館要在對外有償開放的過程中處理好這幾方面的矛盾,不能因為經濟效益對學生的教學和訓練造成影響,同時不能夠對正常的教學秩序產生影響。
4.促進風險管理計劃的完善:大學對體育場館進行風險管理的過程中要結合體育場館的實際情況和風險管理的方式和步驟,制定科學合理的風險管理計劃。體育場館實際情況不同,制定的管理計劃也不相同。在相應的指導思想和原則下,體育場館決策人員應從實際出發,借鑒先進的經驗和技術,對體育場館進行長期的風險管理,不斷地更新和完善風險管理的內容。
【參考文獻】
[1]宋和平.大學體育運動風險管理探微[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4
[2]劉瑞文.大學體育場館運營風險管理的策略研究[J].運動,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