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貴川
【摘 要】對工程建設來說,地質問題是其需要關注的重點之一,這是因為不管是在建設初期還是施工過程中一旦發生地質問題,那么輕則導致工程進度與建設質量受損,重則會造成人員生命財產損失出現,因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做好地質災害評估工作,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工程地質問題發生機率。地質災害危險性的評估工作要求在進行大中型工程或者非常重要的工程項目建設時,綜合的論證分析該建筑區域內的自然、地理、環境條件以及區域地質的概況,在進行地質災害預測評估的過程中所涵蓋的一些地質工程問題會在建設工程項目的過程中產生很大的影響。為此,文章將在結合筆者研究及工作實踐,重點圍繞于地質災害評估中的地質問題展開探討,以供廣大同行參考。
【關鍵詞】地質災害評估;工程地質;問題;探討
結合實踐來看,通常在地質災害易發區開展大中型工程建設前,需要對其所處區域的地質情況進行災害綜合論證分析,隨后在此基礎上評估工程地質問題的危險性,之后提交報告給建設單位、專家進行審核,最后依托于該報告指導工程項目建設,從而在最大程度地避免地質問題發生的前提下保障工程建設。
一、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內容概述
雖然工程項目建設所處區域地質情況各有差異,但根據筆者對相關文件研究可知,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項:第一,主要有地質災害危險性相關評估標準、工程評估任務及其目標;第二,確定工程地質災害評估范圍與級別,使用何種工作;第三,對工程所在區域諸如地形地貌、地質構造、水文地質以及穩定性等情況進行實地調查研究;第四,對工程項目所處區域地質災害類型、特征及其危險程度開展評估;第五,在完成工程項目所在區域地質災害評估后,我們還需要對工程建設過程中是否會對地質災害有所影響進行預測,比如判斷某一施工內容會誘發或增加地質災害發生機率;第六,確定工程項目不同區域地質災害危險程度、哪些區域能夠用于建設,以及制定出相配套的防治措施;第七,編制工程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并附上相關原件。
二、地質災害評估中的工程地質問題探討
通過對相關文獻研究以及結合筆者工作實踐來看,在地質災害評估中的工程地質問題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
(一)前期評估工程地質問題
地質災害前期評估主要指在未簽訂工程建設合同前,對項目所處區域地質情況進行一個初步的調查,從而使得我們能夠宏觀地掌握包括工程地質、環境等在內的資料。從實際來看,我們在開展地質災害前期評估是,應注意以下工程地質問題。
1.對包括工程項目建設規模、面積、用途、特征及其建筑物平面展布情況等進行掌握,同時還需要據此選擇好所采用高程類型;
2.確定工程建設有何特殊需求,并初步預算地質災害評估所需時間與級別;
3.根據相關規范、選擇高程類型以及方法對工程項目所處區域地質、水文以及環境等情況進行調查;
4.確定工程項目地質中是否有諸如采空區、管線或深井等影響建設的因素,如果存在那么制定相應措施予以處理。
(二)現場評估工程地質問題
從在運作一個具體的項目時,會牽涉到一些評估擬建場地地質災害的危險性現狀,它的前提基礎是獲得了建設場地的立項論證文檔,對于建設場地附近相關的地區地質環境條件與地質災害情況等基礎性較強的資料進行了充分的收集,并開展了相應的野外實地調查工作,對區域當前的條件與狀況進行深入的了解與把握,按照規范與規定,在相應的區域內實現對地形條件、地貌成因、地層結構以及變化的特征和地質災害存在的情況的分析與掌握。
以這些在綜合作用下取得的材料為主要的依據,準確的評價出擬建地區施行建設項目的適宜性大小,對擬建場地的地質工程現狀給出相關的有效的指導性的意見和結論。
1.在擬建的建設場地范圍內,以及有事先規范規劃好的外跨區域之中從宏觀的角度做出對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內容的定性評價,具體來說,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分析自然工程目前面臨的地質情況;分析場地地層目前面臨的條件;一些人為的活動對項目的建設場地的工程地質情況造成的影響;在一些綜合因素的促成下,一些相關的建設場地情況的改變。
2.以建設場區目前的狀況為依據,從微觀的角度做出定量的評價,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如何對場地地層進行組合;第四系的場地土地在分布上具備的具體特征,并分析不同土層的承載力特征值所在的區間;在達到影響深度內的建筑體預測中,一些巖性物理學特征、顆粒的級配、巖土體的不同層次的厚度和組成等的特征;在實際的建設廠區內,不同層次的巖土體在物理學上的特征;一些類別比較特殊的巖土體的分布特點;裸露在地表的巖土體的分布特點;水資源的分布對巖土體穩定性所產生的影響;在綜合因素的影響下工程地質現狀的調查。
(三)防治措施中工程地質問題的綜合評估
在充分掌握到該工程建設項目的現狀的前提下,再結合先前對該項目的評估所得到的結論,充分的考慮該工程建設項目的目標建設地點的工程地質情況以及那些可能存在的、潛在的各種工程地質災害,最后做出定性以及定量的評價。然后,把地質災害的危險程度以及對其進行防御工作的難易程度劃分成不同的等級,準確的評定出該項目目標建設地的可行性。如果可行性比較低,就要找出哪些方面具體存在這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在以后可能造成的危害的程度;如果可行性比較高,也要把地質災害的可能發生的程度提出來,還要給出對改地址狀況的相應的改善方案。
除此之外,還應該充分的考兩次到該工程建設項目的目標建設地的經緯、高度、地形地貌、以及人類對其的改造等等,將一切可能存在的各項問題以及其可能造成的傷害情況作出詳細的評價,并且給出相對應的處理方案。
三、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近年來我國地質災害發生率的逐步攀升,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工程地質災害的危險性評估工作。然而,就實際情況來看,工程地質災害的危險性評估工作在我國發展的時間還不長,在技術方面仍存在較大的局限性以及發展空間。所以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需要有效聯合地質部門與工程部門來共同完成,讓其二者相互促進,相互發展,一同提升我國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質量,促進我國工程建設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更好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夏月云.復雜地質條件下工程地質問題的評價與參數選擇[J].湖南水利水電,2009,(3):24-25.
[2]龔利勇.地質災害評估中工程地質問題的相關思考[J].文摘版:工程技術,2016,0(2):297-297.
[3]蘇國星.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探討[J].全文版:工程技術,2016,0(5):216-216.
[4]焦永平, 樊亞萍. 針對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中的工程地質問題研究[J]. 工程技術:文摘版:00275-00275.
[5]成玉祥, 張駿, 段玉貴.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途徑探討[C]// 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貴州省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巖溶·工程·環境”學術論壇論文集. 2005:34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