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俊豪 沈汪忠 徐雅麗 趙剛
【摘 要】隨著對外開放的快速發展和全球化的浪潮,會計國際化已成為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并不斷推進。因此,加強國際會計教育是實現會計教育現代化的必然決定。教育部工商管理系教學指導委員會(2010)指出,會計和財務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可以作為培養的整體發展。道德,智力,身體和美國,并適應社會發展。它需要掌握經濟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具有扎實的基礎和廣泛的知識。它能夠在會計,審計,財務管理和相關領域工作。它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和高素質人才的創新精神。這些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應具備復合,出口導向和創新的基本特征。
【關鍵詞】教育培養;會計;國際化
中國會計行業的發展與國際會計行業仍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培訓模式將為中國的國際會計提供更好的經驗。英國是會計專業的發源地,以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著稱。美國安娜堡密歇根大學商學院會計專業人員的培訓理念是創造世界積極變革的領導者。澳大利亞大學的會計教育強調學生理解未來職業的責任和權利。日本大學本科教育和培訓的概念是知識原則和處理學生終身受益的問題的能力。一般來說,如果學生具備專業技能、終生學習目標,培養學生的能力、專業素質和個性,外國人將更加重視會計人才的培養。人才培養的理念滿足了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中國應借鑒世界有效培訓的理念,借鑒國際教育的理念,最終堅持終身學習的目標,培養建立適合我國學校的教學模式的能力。
一、國際會計培養原則
社會需求是一種復合型的國際會計人才。在中國從事會計工作時,有必要遵循國內會計準則。即使中國始終堅持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原則,也應始終將會計國有化。作為一名國際會計師,如果您只了解國際標準并且不了解國內情況,則不能將其稱為復合國際會計。因此,國際會計師培訓應體現“國際化”和“國有化”的原則,消除雙方的矛盾,實現培養國際會計師的目標。
大學教育國際化人才的培養不僅培養了專業知識,解決了問題和實踐,也幫助學生形成了正確的道德和思想觀。如果教學側重于如何發展知識,缺乏對思想道德和實踐能力的關注,那么這種教學并不完美。國際會計人員培訓應遵循“以人為本”,“以人為本”的原則,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真正實現國際會計人員的培養。
二、人才培養需求
一是培養理論基礎。國際化的會計人才應注重理論培訓,熟悉會計、審計等基礎學科的專業知識,了解會計準則、會計制度、會計政策和會計國際慣例。國內外優秀的英語基礎和專業金融。詞匯儲備使他們具有良好的交際能力和較強的表達能力。
第二,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國際會計人才是復合型人才,單一的理論基礎不符合人才培養目標。因此,培養學生不僅要具備會計基礎知識,而且要與會計實踐緊密結合。例如,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有效地分析和總結現實中出現的財務問題。實踐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職業道德和終身學習能力,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會計人才。最后,培養學生具有國際視野的必要性。這是成為國際會計人才的必要條件。從全球化和國際視野的角度,我們可以正確地判斷國內外會計行業的新發展趨勢,適應我們身邊會計環境的變化。
三、擴展教育資源
首先,國際教學團隊是會計教學國際化的重要途徑。。因此,高校需要建立和完善安全體系,提高教師素質,不斷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教學團隊應由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組成,具有與行業相關的工作經驗,逐步形成具有國際標準的教學型教師,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
其次,選擇教材和教學軟件。學習國際通用課程和相應的原始教材和配套教學軟件也可以遵循市場化原則,選擇最新版本的經典教材,教學光盤和網絡資源。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教學情境編制教材,以滿足學生的能力發展。
三,建立案例庫和測試題庫。教師可以通過自行設計研究或與其他大學交流來收集其他教學案例,以補充現有的測試庫資源,從而完成測試題庫的建設。
四是完善教學硬件設施。學校可以利用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基地,配合學校建立的現代多媒體教學工具,提高國際會計的教學水平。
四、建立考核標準
一般而言,教學評估和評估機制主要傾向于評估知識能力和結果。即使在國際會計實務資格教育中,教學評估的標準也大多以期末考試的合格率來衡量。評價方法相對簡單,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不利影響。評估方式應更加注重能力,其方式應多樣化,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焰新.“一帶一路”戰略引領高等教育國際化[N]北京:光明8報.2015-05-26(13).
[2]劉中陽.“一帶一路”新形勢下西部高校英語專業建設新思路[J]未來與發展,2015(6):72-74.
[3]段從字,李興華.“一帶一路”與云南高等教育發展的戰略選擇[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4(5):33-135.[4]伊繼東,段從宇,周家榮.橋頭堡戰略下的云南高校國際化人才培養[門]學術探索.2014(7):149-152.
[5]許正.烏東峰"一帶一路”塑就新經貿關系與三個新常態研究[]_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2):38-45.
[6]黃鏗高校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政府監管(1].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104-109.
[7]包曉雯大都市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理論與實踐--以上海為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5.
[8]張富山顧客滿意一關注的焦點[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1.88.
[9]高新民.安筱鵬.現代服務業:特征、趨勢和策略[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41.
[10]孫誠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報告2012[M.北京:教有科學出版社2013.258.
[11]劉正良.江蘇省現代服務業發展與高職教有改革1].職業技術教有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