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摘 要】素質教育應當以創新教育為核心,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也離不開創新技術的作用。站在國家的角度分析,只有擁有創新人才才能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我們應當重視創新人才的培養與開發。這是一項綜合性非常強的工作,需要在全社會營造一種鼓勵創新、推崇創新的風氣,更需要家長、教師能夠站在創新能力培養的角度來評價學生在生活以及學習中的表現。尤其應當在教育評價領域突出對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視,這其中首當其沖的便是高考。本文中筆者以高中生物為例,對這類問題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生物;高考;創新能力;培養;評價
當前學生的考試成績仍是評價學生學習表現以及教師教學質量的主要指標。現有的考試體系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其實產生了一定影響,但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卻寥寥無幾。
一、生物高考試題變化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產生的影響
新課改之前,高中生物試題側重于考察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只要掌握方法、肯下功夫,取得高分并不難。【1】新課改之后,高中生物試題中考察學生創新能力試題的數量正在不斷增加,試題的考察方式愈發嚴謹,題目中設置的問題情境也更加科學。這一變化是國內基礎生物教育發展、改革的縮影,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有一定指導意義。
2009年某地高考第29題:
鴨蛋殼的顏色主要有青色以及白色兩種。康貝爾鴨產白鴨蛋,金定鴨產青鴨蛋。為研究鴨蛋殼顏色的遺傳規律,相關人員利用以上兩個鴨群做了五組實驗,詳細的實驗信息如下表:
請回答以下問題:
(1)……
(2)……
(3)最后一組實驗結果顯示后代產青色蛋的概率接近_____,該雜交實驗為____,用于檢驗____。
(4)……
(5)運用_____方法對上述遺傳現象進行分析研究,即可判斷鴨蛋殼顏色的遺傳符合孟德爾的____定律。
高中生物教學已經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現在來看這道題的問題情境并不新穎。學生只要熟悉孟德爾在探究分離定律時所做的實驗就能夠答出前兩個空,而第三個空則要求學生真正理解“假說演繹”法才能夠答出。問題(5)重復考察了孟德爾實驗的過程,熟悉課本中的知識點便不難得分。其實這道題目忽略掉問題情境以及前四組實驗的過程便至少能夠拿到一半的分,所以它在考察學生思維能力方面涉及的較為淺顯,對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毫無意義。
2013年同一地區高考第29題:
研究人員為了研究棉花去棉鈴后對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選取了至少具有10個棉鈴的植株去除了不同比例的棉鈴,三天后對葉片中二氧化碳的固定速率、蔗糖以及淀粉含量進行了測定:
(1)……
(2)……
(3)……
(4)綜合以上結論分析,葉片光合作用產物的積累會____光合作用。
(5)另有一種驗證上述推測的方法:去除棉花植株上的棉鈴并對部分葉片進行遮光處理,這能夠使遮光部位的葉片成為光合產物的輸入器官,之后檢測____葉片的光合產物以及光合作用速率。將檢測結論與只去除棉鈴的棉花植株葉片相比較,若檢測結果___,則支持上述推測。
這一題目的結構較為嚴謹,問題層層遞進,著重考察了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整體性,對日常教學中指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問題(4)需要學生歸納實驗過程得出結論,而問題(5)又運用“假說演繹”法將結論帶入到了新的問題情境之中,它考察了學生獨立設計實驗檢驗上述結論的能力,看似簡單,卻又環環相扣。學生需要在熟悉課本知識的前提下“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才能夠答出以上題目。
從2009年到2013年,高考生物試題對學生創新能力的考察有了更全面、細致的深化,教學工作者需以此為導向,進一步推進高中生物教學的發展。
二、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發散思維,引導學生獨立進行思考
發散學生的思維,引導其獨立進行思考、推理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越來越重視學生生物素材的運用,學生需要根據給出的素材得出特定的結論,只有這樣才能夠抓住得分點。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之余有意識的向學生滲透這類材料,教給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為其思維的發散打好基礎。雖說應試教育的大環境并沒有改變,但從高考題目中就能夠看出社會對人才素質需求的變化,教師既要教給學生知識,又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其在面對新知識時知道該如何思考。
(二)鼓勵學生大膽假設,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驗是高中生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高考生物綜合題的考察也大都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之上。因此培養學生基本的學科思維對其考試以及應對今后的學習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鼓勵學生根據已知的條件大膽假設并讓其運用知識驗證自己的假設。對學生來說,這便是一個提高其創新能力的過程。此外,還應當重視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針對特定的主題,從質疑、分析材料、推理假設到設置實驗步驟等環節入手來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搭建起一個知識遷移、運用的舞臺,引導其發現自身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并明確今后應當努力的方向。
三、總結
生物高考試題的變化就能夠體現出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我們需要正視這一變化,并以此為參考不斷完善高中生物教學。本文中筆者對此類問題進行了分析。
【參考文獻】
[1]肖安慶,顏培輝.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培養策略[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06):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