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 劉雋
摘 要:創業教學與學生訓練是有很多種方法的,有一個2190法則講的是訓練時候動作固化和重復的作用:一個知識點和動作重復21次就不容易忘記,在21次基礎上又重復90次,這個知識點和動作就變成一種習慣了。但現在90后和00后的大學生最喜歡的是獵奇,最不喜歡的就是被重復,所以在重復訓練動作之前,需要有一個讓人有興趣又相對容易理解和記憶的“核心知識和動作口訣”來激發和催化,讓他們從被動重復轉而主動重復。
關鍵詞:創業訓練、核心知識、口訣教學
一、“口訣記憶”是他山之石
金庸先生寫過14本武俠小說,要一次說全這14本書有一定難度,但把這14本書的書名各抽出一個重要的字組成一句有韻律節奏、有畫面聯想的口訣就容易記憶多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再如學建筑設計時要學風水,風水需要掌握羅盤,羅盤的復雜常讓初學者畏難和犯暈,而一個入門口訣卻能引發學習羅盤的興趣:顛顛倒倒地翻天,地運循環六十年,二十四山分對面,珠寶火坑近身邊。一個口才好的人說話抑揚頓挫有吸引力和說服力,而學習拼音聲調同樣是有口訣的: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我們在既往的創業教學中,逐步將一些核心知識點偏成口訣幫助學生記憶,在訓練當中取得了出色的效果,這些口訣有學習別人的,有修改提煉的,也有自己的原創口訣,其目的很明確:就是在引發興趣的基礎上讓學生容易理解、在學生快速理解的基礎上主動重復練習,熟能生巧,巧能生金。這些正應了培訓時常用的一句話:復雜的事情簡單做,你就是專家;簡單的事情重復做,你就是行家;重復的事情快樂做,你就是贏家。
二、“口訣教學”既是知識包又是方法論
大學老師在考教師資格證前要進行崗前培訓,在崗前培訓的時候要購買和收集很多資料,在堆積如山的學習資料中有一個“教師口訣”,這個口訣把老師從準備教案到備課,從備課到試講,從進課堂時間到課前心理準備,從課程呈現到授課方法,從面部表情到語音語調,從課堂效果到按時下課,只用了98個字就將老師教學的整個流程和動作完整地呈現出現,非常精彩:(1)熟悉教案細排練,推敲角色興奮點。(2)抵達教室早一刻,定心凝神如角色。(3)開頭略引前課述,結尾誘導下節課。(4)說表寫畫多媒體,多種方式穿插行。(5)察言觀色窺心理,喜厭松緊自分明。(6)面部表情忌呆板,語言生動利于聽。(7)課堂注意圖實效,拖堂效果等于零??上У氖?,我曾問過100多名剛剛接受過崗前培訓的大學老師,知道這個“教師口訣”的老師寥寥無幾(因為哪些授課的教授們根本都沒提過),而能完整背出來并將其轉換成動作去實踐的幾乎是零。
“口訣教學”既是知識包,又是方法論。不夠重視“口訣教學”的老師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切身體會到“口訣教學”的訓練效果。其實“口訣教學”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是誘發學生興趣,有興趣則好學,好學則不厭學。其次是能夠學以致用、快速上手;如《實體經營》這門課在門店選址這個章節的時候,就借用了“真功夫門店選址口訣”去討論和分析。真功夫的門店選址口訣就是五個字:醫、批、鐵、公、機。“醫”是醫院圍邊、“批”是批發市場、“鐵”是鐵路火車站、“公”是公路兩旁或高速公路驛站、“機”是飛機場,而這五個字又和“一批鐵公雞”諧音,既表達準確了真功夫的選址要旨,又詼諧有趣、郎朗上口。縱觀真功夫所有門店的選址,就是按這五個字的口訣去布局的,實戰型非常強。
三、“口訣記憶”在創業教學中的應用舉例
(一)“口訣記憶”在《實體經營》陳列課程當中的應用
《實體經營》第一個模塊是“如何從無到有開店?”,這個模塊有四次陳列課,在便利店陳列中,應用了商品陳列通用“28字訣”:正面朝外勿倒置,能豎不躺上下齊;左小左大低到高,標價商品要對準。便利店商品陳列的通用“28字訣”學生能夠馬上上手,根據教材中涉及的道具去轉換成演練動作。(見陳宏老師編著的《實體經營》第36-39頁,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二)“口訣記憶”在《實體經營》門店銷售與品牌課程當中的應用
《實體經營》第二個模塊是“如何讓已經建立的店產生業績?”,門店業績涉及到門店銷售、品牌、五星級店長管理等方面的課程,而在銷售與品牌課程當中,陳宏老師根據10多年開咨詢公司品牌管理等方面的經驗,原創出60字的“品牌箴言”:品牌會說話,何必非要用喇叭;品牌沒個性,低價競爭也沒勁;品牌有靈魂,不用擔心做假人;品牌分美丑,容易記住你是誰;品牌常傳播,市場機會莫錯過。陳宏老師將這60字“品牌箴言”留下10個空缺,后面有10個打亂順序的選項,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理解一一填入,填寫正確后還要舉出貼切的實際案例(見陳宏老師編著的《實體經營》第81頁“顧客購物為什么喜歡看品牌?”,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三)“口訣記憶”在《實體經營》連鎖與市場營銷課程當中的應用
《實體經營》第三個模塊是“如何以連鎖的方式發展壯大企業?”,在連鎖市場關系導圖中使用了“市場口訣”:市場三家村,營銷兩重門;出入破玄機,全憑有心人。連鎖市場關系導圖見陳宏老師編著的《實體經營》第116頁,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市場三家村在“連鎖市場關系導圖”中指的是生產方、銷售方和消費者;兩重門指的是供給與需求,供給與需求就像天平上的兩極:供給大于需求,需求的一極升上來,消費者掌握話語權;供給小于需求,供給的一級升上來,生產方和銷售方掌握話語權。供給和需求一直在追求動態平衡,但平衡是暫時的,短暫的,不平衡才是常態。
(四)“口訣記憶”在《實體經營》連鎖企業物流課程當中的應用
連鎖企業有“五流”:意識流、信息流、價值流、物流和交易流,其中物流是一個必須掌握的核心知識點。在連鎖企業物流課程當中把物流的七個環節變成了“物流七字訣”:產、集、儲、運、分、送、達?!拔锪髌咦衷E”一看就明白,課堂上根據這七個環節轉換成動作或案例去演練。
四、小結
“口訣教學”是實體經營多種教學方式的一種,與實體經營其他教學方式和特色教材根據課堂和學生實際進行使用,使創業課堂教學真正實現生動化、多樣化和動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