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摘要】目的 評價對普外科腹腔鏡手術病人施行舒適護理的干預效果。方法 以我院普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且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的87例為對象,按其入院順序分為觀察護理組(44例)、對比護理組(43例),觀察護理組向病人予以舒適護理,對比護理組向病人予以基礎護理。對照兩組護理后的干預效果和有關情況。結果 觀察護理組病人手術后可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比護理組,且術后并發癥的出現率低于對比護理組,兩組間對照差異顯著(P<0.05)。結論 將舒適護理運用于普外科腹腔鏡手術病人的護理服務中,有助加快其康復速度,并可減少并發癥的出現幾率。
【關鍵詞】腹腔鏡手術;普外科;舒適護理;實施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1..02
腹腔鏡手術作為普外科臨床中較為多見的一種手術治療形式,其和開腹手術相比,兼具術中出血量少、術后康復快、并發癥較少等運用優勢,且已被多數病人所認可[1]。但還有一些病人因疾病因素出現焦慮、不安等負性情緒,因此,需注重提升腹腔鏡手術病人的臨床護理成效,促使其術后盡快恢復健康狀態[2]。本文以我院普外科接收且實施腹腔鏡手術的病人87例為對象,運用對照分析的方法探究對腹腔鏡手術病人施行舒適護理的干預效果,作報道陳述為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普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且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的病人87例為對象,上述病人都接受臨床檢查及診斷,并符合普外科腹腔鏡手術有關適應證,且在知情條件下參與此次的調研活動,不包含智力障礙及難以正常溝通者;年齡23~69歲,中位年齡是(44.9±4.26)歲;當中有37例闌尾切除術病人、31例膽囊切除術病人、19例疝修補術病人,按照其入院順序分為觀察護理組(44例)、對比護理組(43例),對照兩組病人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比護理組:依據病人的病情狀況和腹腔鏡手術操作需求,向病人予以常規化的護理,即手術前、中、后均密切觀察病人生命體征,認真配合手術醫師的具體操作,做好術后基礎護理服務。
觀察護理組:除了常規護理之外,向病人予以舒適護理的相應干預服務,操作有:(1)手術前的舒適護理。在手術之前,護士要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歷信息,有效評估其實際病情狀況。主動和病人交談,做到語氣柔和、態度和藹,同時輔助病人做好手術前的有關準備,適時疏導其負性情緒,消除術前恐懼等心理,增強手術配合度。(2)手術中的舒適護理。手術當天,將病人帶至手術室后,護士先和病人進行溫和交流,使其熟悉醫療環境,并輔助擺放適宜體位,注重隱私部位的有關護理;規范實施消毒、建立氣腹等配合操作,隨時關注腹內壓力改變狀況,注重監測病人血壓、呼吸頻率、心率等指標的改變情況。(3)手術后的舒適護理。手術結束之后,護士要密切關注病人的體征變化,引導其選取舒適體位進行臥床休養,以防壓迫手術切口。手術后的4~6小時內需禁食,之后可進食流質及半流質的食品,謹記少食多餐。待病人康復可出院時,護士需向其強調注意觀察自身腹部狀況,盡量避免術口受壓迫,并注重術口及附近部位的清潔護理,若身體狀況允許可開展適度康復活動。
1.3 效果指標
記錄兩組病人手術后可以下床活動的具體時間與住院時間,并觀察其手術后并發癥的出現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2.0軟件進行處理,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百分數(%)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護理組病人手術后可下床活動的時間是(8.2±0.87)天,住院時間是(4.7±0.49)天;對比護理組的分別是(14.1±1.08)天,(7.4±0.73)天,兩組間對照差異顯著(P<0.05)。
觀察護理組病人術后并發癥的出現率是4.55%;對比護理組的是23.26%,觀察護理組顯著低于對比護理組(P<0.05)。兩組病人術后并發癥出現情況記于表1。
3 討 論
舒適護理為近些年新興的一種護理形式,此種護理強調圍繞病人展開優質、全面的相關護理,并從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入手擬制具有個體性的護理方案,令病人感到身心舒適。針對普外科收治的腹腔鏡手術病人施行舒適護理及有關干預服務,注重提升術前、術中、術后三個階段的全程服務質量,使病人增強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并提高醫療服務的舒適程度,同時向病人予以適時心理疏導及健康指導,充分尊重病人隱私,幫助其樹立起對抗疾病的勇氣和自信心,促使術后更快恢復身體健康。
此次調研結果指明,觀察護理組病人手術后可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比護理組,且術后并發癥的出現率低于對比護理組,兩組間對照差異顯著(P<0.05)。
綜上陳述,將舒適護理運用于普外科腹腔鏡手術病人的護理服務中,有助加快其康復速度,并能減少各種并發癥的出現幾率。
參考文獻
[1] 何晶晶.腹腔鏡手術患者在護理干預程序指導下術后恢復及應激水平的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6):204-205.
[2] 劉 麗,朱玉梅,彭梅蘭.超聲藥物導入對腹腔鏡手術術后腹脹的護理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實踐,2017,26(09):692-694.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