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芬 王海柔
摘 要:隨著百姓物質條件的逐漸豐富,消費能力的日漸增強,以及市場經濟帶來的工作、生活的巨大壓力,使其對住房的要求已由“有房住”、“住得下”發展到“住得好”,住宅小區不僅要環境優美、舒適、方便、安全,更要承擔起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責任和功能,為住戶提供一個和諧、文明、奮進的精神家園。這就需要物業服務公司在做好安全管理、維修保養、清潔綠化、社區文化等各方面基礎工作的同時,加強形象文化建設。
關鍵詞:微笑服務;一站式服務;親情服務
作為企業,靠什么凝聚人心,憑什么不斷進步。許多成功的企業已經明確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文化的力量是最根本的力量,是企業長久發展,不斷進步的根本源動力。對于物業服務行業來說,最基礎的文化就是微笑、就是體現親情的一種引導全員做好服務工作的行動綱領。
物業服務公司歷年來樹立了以“始于住戶需求,終于住戶滿意”“三真服務”等服務文化,進而不斷豐富服務文化內涵,拓寬服務文化外延,展現工作特色,引導員工樹立“用心管理,服務到家”、“美麗生活從家開始,優質服務從心起步”、“精心管理小區,熱心服務住戶,愛心奉獻物業”的工作理念,公司兩級黨組織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倡導對服務文化的學習,為每位員工制作了“服務文化卡”,印制了物業公司的服務文化和小區的特色文化,幫助員工學習服務文化,讓全體會員從思想上認可特色文化,理解特色文化,從行動上踐行特色文化,傳播特色文化,用特色服務文化規范行為,提高認識,高效工作,優質服務,重塑物業服務文化新形象的工作為的整體工作指出了前進的方向。
服務是管理的手段,管理是服務的保障。改進服務是“重塑物業管理形象文化”的最有效途徑,而提升服務質量就是“重塑服務形象”工作最好的實踐。在優秀文化的引導下,如何用具體的措施更好的服務于住戶就成為小區的當務之急。
各小區從住戶的需求入手,積極關注住戶訴求,搭建小區與住戶溝通交流平臺,公布服務電話,明示服務項目,說明服務標準,告知服務程序,從電話溝通、網絡反映、上門調研、住戶回訪等各個渠道主動了解住戶意見,耐心傾聽住戶呼聲,以滿足住戶需求為出發點,不斷完善服務細節。積極推行“高效、優質、及時、便捷”的維修宗旨和1010制(住戶報修10分鐘到現場,維修1次成功,0投訴),全面履行首問負責制、24小時服務承諾,在員工中全面推行文明用語,微笑服務。上門服務時堅持“五要”“十不準”規定,實行掛牌上崗服務,勇于接受住戶的監督和考核,服務方式穩步改進,實現了報修接待熱情禮貌,入戶服務規范高效,回訪服務及時有效,投訴事件限時回饋,突發事件應急有序。
軟環境的改善需要硬件的有力支持,公司多措并舉加快公共設施更新,大力改造小區的配套設施,積極整治街區環境,精心美化樓前屋后,綠化改造工程按計劃實施,電氣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二次管網更新工作順利竣工,供暖質量明顯改善,運行服務更加平穩,服務基礎不斷夯實。根據住戶的需求不斷優化服務方式,進一步完善崗位職責和服務流程,推行走動式檢查,落實屬地監管職責,全面推進規范化管理,穩步實施標準化服務。公司請住戶關注物業,參與監督,把住戶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價服務質量的重要標準,以追求“零距離”、“零投訴”、“零缺陷”為服務目標,工作中進行換位思考,急住戶所急,想住戶所想,以真誠的服務,拉近與住戶的距離,建立和諧融洽的互信關系,住戶滿意度達到93%,并呈逐步上升的趨勢,服務工作和管理工作相互融合,互相補充,既塑造了良好的管理形象,又塑造了優秀的服務形象。
安全管理是工作核心,是做好服務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做好安全工作,才能保證住戶的安居樂業。近年來,公司加強對全員安全管理的認知力執行力提升,黨政齊抓共管,以落實崗位安全職責,強化安全風險控制,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切實保障安全生產,堅持安全管理持續改進為目標,促進HSE安全工作不斷深化,不斷提升。小區整體環境是物業服務的形象,綠化保潔是關鍵環節。公司將綠化保潔工作列為“塑造形象文化”的首要工程,統籌考慮,整體規劃,增加小區的綠化覆蓋率,實施立體綠化,實現層次搭配,花草結合,嵌套種植,錯落生長,點面結合的小區綠化新思路。
員工是服務工作的主體,團隊是小區物業發展的基礎。公司從完善制度入手,推進員工素質提升,固本強基,致力于培養造就一支“學習型、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高素質員工隊伍,通過開展崗位練兵、勞動競賽等活動,努力提高員工隊伍素質,提升服務住戶的能力,大力增強服務示范窗口創建工作的“軟”實力,以公司“圖書下基層,員工品書香”工作和“雙十”讀書活動的開展為契機,在全體員工中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學習提升素質,用能力搞好服務”的認識更是深植全體員工心底。
參考文獻:
[1] 劉聚梅,陳步峰.中國服務文化建設[M].北京:華商出版社,2005,5:45-47.
[2] 黃偉鋒,《中國物業管理》,2009(1):65-66.
[3] 徐金明,《城市開發》,2009(2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