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花
摘 要: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國一項重要的宗教制度,在此基礎上我國尊重和維護各民族公民合法的宗教信仰,保護少數民族正常的宗教活動。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蓬勃發展,多元宗教的碰撞、交流與融合,難免會面臨一定的問題和挑戰,本文便是從宗教信仰自由制度出發,探析當前少數民族宗教信仰存在的問題,為做好少數民族宗教管理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宗教信仰自由;少數民族;宗教信仰問題
宗教信仰自由強調的是各民族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又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對于宗教信仰的選擇也具有自由,是否信仰宗教或者何時信仰宗教都是自由的,這體現了國家對于少數民族宗教信仰的充分尊重。國家保護少數民族合理、合法的宗教活動,但基于當前我國少數民族宗教信仰的發展現狀,囿于法律制度建設的不完善性,存在著宗教文化沖擊、極端宗教主義以及傳教方式選擇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亟待解決。
一、文化沖擊:宗教文化與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融合
在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中,雖然伴隨著一定的宗教主義色彩,但在當前宗教信仰自由視域下,多元宗教的碰撞與交流,必然會引起文化的融合與沖突,宗教文化與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之間便逐漸出現了分野態勢,影響著少數民族宗教信仰的發展,也不利于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一是宗教文化內涵的融合影響,在宗教世界里不同的宗教派別擁有著不同的文化信仰,如佛教倡導人性的善良與慈悲、基督教信仰耶穌與上帝、伊斯蘭教則具有天然民族主義特性,而在我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是經過長期實踐生活形成的群體性文化,宗教文化的嵌入式發展使得其影響了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打破了原有的文化限制,對傳統文化造成了沖擊。二是傳統文化中的宗教特質,在當前宗教文化與傳統文化融合的情勢下,如何避免二者協調發展便成為重要研究客體,尤其我國處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代,更要努力實現“宗教脫敏”,在客觀公正的認識宗教過程中,將其融入到社會中去,使得宗教信仰自由成為推進宗教趨好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避免不和諧因素的產生。由此在兩種文化的融合過程中,必然也會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產生一定的沖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則是我們推動少數民族宗教信仰發展的關鍵環節。
二、社會問題:極端宗教主義引起的社會矛盾與沖突
隨著宗教信仰自由在中國范圍內的政策性推行,多元宗教信仰開始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尤其在少數民族范圍內,宗教信仰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影響力,由此一旦出現極端宗教主義分子,便會引起激烈的社會矛盾與沖突,從而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一是極端宗教主義是披著宗教外衣的恐怖主義,其本質是反社會、反科學和反人類,具有較強的極端性、政治性和暴力性,這在當前少數民族宗教信仰中時有發生,需要多加注意和管理。二是極端宗教主義的表現形式具有多樣性,既有基于對社會政治不滿而進行的個人極端宗教活動,也有利用宗教進行極端思想滲透從而從事暴力恐怖和分裂破壞活動的集體極端宗教活動,當然也有挑撥少數民族信教群眾于不信教群眾之間的沖突從而破壞社會和諧發展的宗教活動,這一系列宗教活動所引起的社會矛盾和沖突便體現了當前宗教信仰的無序性。三是極端宗教主義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在少數民族宗教信仰過程中,便隱藏著極端主義分子,這些極端宗教主義者在開展極端活動中,多披著宗教的外衣,本身便是一種違法的社會活動,但囿于當前宗教信仰的相對自由、相關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性、少數民族教徒的易煽動性,便會屢屢得手,從而引起較大的社會沖突和矛盾,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
三、傳教規范:宗教信仰自由下的傳教方式無序性
當前的宗教信仰自由范圍較為寬泛,既有信教自由也有不信教自由,對于宗教在少數民族內部所進行的傳教方式,也未能進行有效的規范,由此使得在宗教信仰自由的掩蓋下,各宗教派別為爭奪教徒而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傳教活動,這在某種程度上缺乏規范性,呈現出無序狀態,不利于在少數民族內部維護良好的宗教信仰秩序。一是校園傳教難以遏制,在少數民族宗教信仰信仰進程中,校園成為各宗教派別爭相傳教的重要場所,通過分發教派傳單、宗教書籍、以人傳教等方式,向學生們進行傳教,這便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學校秩序,使得學校成為了各教派的修羅場,不符合傳教規范。二是向未成年人傳教,在各大教派的傳教對象方面,逐漸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尤其是未成年人成為傳教的重要群體,然而由于這一群體本身辨別是非的能力較低,對于各種形式教派活動的判斷能力不強,從而會影響到其宗教觀與世界觀,因而要予以及時制止。三是宗教信仰自由氛圍的影響,使得宗教傳教方式越來越公開化和自由化,各大宗教派別在吸引群眾信教的過程便會出現一定的沖突和矛盾,整個傳教過程缺乏固定的標準和規范,由此這種傳教方式的無序性便影響了少數民族宗教信仰的自由發展,也是當前信仰自由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四、治理困境:少數民族宗教信仰法律機制的不完善性
由于當前少數民族宗教信仰問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宗教信仰自由往往都要和法律價值建設聯系在一起,完善的法律機制更能夠保證少數民族宗教信仰的良性發展,更能營造出良好的宗教信仰自由氛圍,然而當前我國宗教信仰法律機制具有一定的不完善性,使得少數民族宗教信仰問題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一是缺乏綜合性法律法規以全面、系統的規范少數民族宗教事務,當前少數民族宗教信仰面臨著較多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涉及面和影響范圍越來越廣,有大量的問題亟需解決,這些問題并不是單一的法律規范便可以解決的,由此需要進行宗教綜合立法,全面的規范宗教事務,市政府對宗教信仰管理納入到法制軌道,真正的實現宗教信仰自由制度的初衷。二是對于當前宗教活動的違法性規定方面缺乏規定的標準,即在宗教信仰自由視域下少數民族宗教違法活動也逐漸增多,而國家并未結合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宗教政策法規,由此何種情況為宗教違法的邊緣未有明確的規定,從而難以對違法宗教活動予以嚴厲打擊。三是當前宗教法律法規的管轄范圍以及執法力度整體不強,未能形成多方共同治理的多元宗教治理模式,許多宗教管理部門在面對少數民族宗教問題時便會互相推諉,從而出現權力缺位,由此要明確各部門對于少數民族宗教信仰的管轄權力,更好的推動少數民族宗教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