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全世界第一款VOCALOID中文聲庫和虛擬形象,洛天依在6月的演唱會后受到了各界矚目。本文通過對洛天依人物生成過程、作品創作過程、廣告代言和活動推廣等過程的梳理研究,分析UGC模式下虛擬人物的偶像文化傳播特點,其中包括UGC助力粉絲文化形成、創作者作為“意見領袖”擴大傳播范圍、滿足了人們需要完美偶像的心理和作為觀眾與創作者的互動媒介幾個方面。
關鍵字:UGC;虛擬偶像;洛天依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洛天依是繼日本的虛擬偶像“初音未來”1之后,全球第一個VOCALOID中文聲庫和虛擬形象虛擬歌手。以“洛天依”為代表的虛擬偶像借助UGC的力量生成,其形象創作、作品創作都來源于網上專業和非專業人員的協作發力,同時在互聯網上出現了大量由非專業創作人所制作生產的翻唱歌曲、MV等。
虛擬人物洛天依的偶像文化,是通過以它為主題的連鎖性的專業和非專業創作活動發生的傳播現象的結晶,與之相關的研究目前為數甚少,類似的研究都集中于日本的虛擬歌手“初音未來”、技術、日本亞文化、新媒體和網絡文化幾個方面。本文以“洛天依”為例,通過探索描述虛擬偶像的生成過程和其出道后的活動推廣,來研究UGC模式下虛擬人物的偶像文化傳播特點。
二、UGC模式下的虛擬偶像“洛天依”的文化內容構成
(一)人物生成
2011年6月,上海禾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開始在世界范圍公開募集中國第一個虛擬歌姬的形象和聲源,共收到1600份投稿。最終的洛天依形象是在國內著名繪師MOTH的“雅音宮羽”形象基礎上,由畫師ideolo重繪而成的;她的聲音由第一位進入VOCALOID家族的中國人王宥霽提供。強大的原創本土陣容,加上中國風名字“洛天依”,她,自洛水而出,從洪荒而來,帶著對世界的祝福,不斷給我們帶來一字一句的“美妙”。
(二)作品創作
洛天依的歌曲作品均來源于在VOCALOID編輯器基礎上進行的創作,聲庫負責簡單的聲源提供,之后由網友根據自己的喜歡進行編曲填詞,并在這個過程中形成多個屬于自己的版本,而且網友為類似于“洛天依”這樣的虛擬偶像創作音樂作品一般都是自愿免費的。目前洛天依已有19張專輯,參與演唱的音樂作品共計7000多首(截止資料收集日期)。
(三)廣告代言
洛天依目前的代言有:盛大游戲的“龍之谷”項目、中國長安汽車首款國產品牌“新奔奔”、上海科博會,同時,洛天依還憑借在青年人中的人氣,拿到了游戲《艾爾戰記》、《怪物X聯盟2》、《料理次元》的代言以及光明植物活力乳酸菌飲品的形象人物,這些代言商品與洛天依同屬二次元領域,有助于吸引有相同愛好的用戶。
(四)活動推廣
出道至今,洛天依陸續出演了2013年韓國虛擬偶像SeeU的全息演唱會、2014年舉辦了上海全息秀、在2015年成都CAF動漫游戲展期間舉辦全息秀、2016年湖南衛視小年夜春晚和跨年春晚等。禾念公司2017年6月17日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舉行了Vsinger上海演唱會,現場采用全息投影技術讓洛天依與中國歌手許嵩、日本聲優內田彩進行了同臺演唱,同時在AcFun彈幕視頻網直播AR技術,僅在PC端觀看的人數就突破了116萬人。
三、UGC模式下虛擬人物的偶像文化傳播特點
(一)用戶參與內容生產助力粉絲文化形成
首先,粉絲前后參與了虛擬歌姬的人物創作與作品創作過程。業余創作者們通過操作VOCALOID軟件,就可以創作音樂讓洛天依進行演唱,低門檻的接觸歌手吸引了大量粉絲進行音樂創作,也增加了他們參與作品生成的成就感與獲得感。其次,UP主創作的作品所涉及的題材更加豐富,集中體現出了這一二次元群體的亞文化核心屬性,更容易引起共鳴和傳播分享,他們無意識地分享會形成洛天依的粉絲群體。
(二)創作者作為“意見領袖”擴大傳播范圍
在之前已經收獲了一定量粉絲關注的業余創作者,他們轉發、評論自己參與創作的洛天依的作品時,UP主起到了意見領袖的作用,借助自己原有的大量粉絲為虛擬偶像洛天依的傳播推動了加快速度和擴大了影響范圍。
(三)虛擬人物可以滿足人們想要擁有完美偶像的心理需要
現實中的偶像會隨著時間變化而改變,出現衰老、能力下降等問題,虛擬偶像則只會隨著科技的進步而越發完美,在演唱會上洛天依的跳舞和其他的動作都像真人的動作一樣,而且還會做出相互揮手等互動行為,吸引了更多的不愿看到偶像青春時光逝去的“粉絲”。同時,虛擬偶像的作品創作者和粉絲也不用擔心她的演唱實力,以聲音合成器為基礎的虛擬偶像在音域、節奏方面基本沒有限制,完全可以嘗試各種音樂形式。
(四)偶像的演出活動是創作者和觀眾的互動媒介
在真人歌手的演唱會過程中的互動和回應只存在歌手與粉絲之間,觀眾并不關注幕后人員或幕后組織。在洛天依出席的演出和代言活動中,洛天依唱的歌曲和她穿的衣服都是網友參與制作的作品;粉絲在欣賞演出作品的的過程中對業余創作者們的表現做出評價,與業余創作者通過網絡直接進行溝通反饋,并體現在作品的改動中。2虛擬偶像演唱會的舉辦方將業余創作者制作的作品進行編輯,洛天依及其演出活動成為了創作者與觀眾之間的互動交流媒介。
參考文獻:
[1] 趙宇翔,范哲,朱慶華.用戶生成內容(UGC)概念解析及研究進展[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2,35(5):68~81.
[2] 木澤佑太.虛擬偶像《初音未來》演唱會的傳播模式[J].新聞傳播,2014,33(6):184.
[3] 嚴佳婧,金偉良.二次元歌姬洛天依背后的三次元團隊——禾念的虛擬偶像中國夢[J].華東科技,2015,21(6):60~61.
[4] 朱釗.淺析虛擬偶像“初音未來”與賽博空間[J].現代交際,2010,24(9):59~60.
注釋:
1 木澤佑太.虛擬偶像《初音未來》演唱會的傳播模式[J].新聞傳播,2014,33(6):184.
2 木澤佑太.虛擬偶像《初音未來》演唱會的傳播模式[J].新聞傳播,2014,33(6):184.
作者簡介:張文麗,女,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6級傳播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