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 要:計生藥具對于保障廣大育齡群眾的生殖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計生藥具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提升藥具服務水平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計生藥具;服務水平
避孕藥具管理和服務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艱巨性,為充分滿足廣大育齡群眾避孕節育知情選擇和生殖健康的需求,使之能夠用上安全、有效、便捷的的藥具,必須進一步深化避孕藥具工作改革,提升計生藥具服務水平。
一 計生藥具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一)藥具發放不及時, 群眾領用不便
村組合并和鄉鎮綜合配套改革后, 鄉村兩級藥具管理發放人員服務半徑過大, 交通不便, 信息不靈, 許多群眾不知從何處領取;免費藥具品種較少, 型號單一, 可供選擇的余地有限, 藥具發放難和領用難現象并存。
(二)藥具宣傳培訓和隨訪不到位
一是縣級藥具管理經費不到位, 人員經費缺口也較大, 以至無法開展藥具宣傳培訓、基層指導等工作, 基層管理和服務水平較低;二是鄉鎮藥具管理指導不到位。 鄉鎮藥具工作大都由計生辦行政干部兼任, 且變動頻繁, 由于缺乏藥具專業相關知識, 對村級的指導存在盲目性, 藥具計劃編制缺乏科學性, 不能如實反映群眾的實際需求;三是村級藥具發放員服務不到位。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網絡的不健全, 村級發放員缺乏藥具知識, 咨詢 、指導、隨訪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 導致盲目使用、漏服、停用、隨意更換情況比較普遍。
(三)長效節育措施落實率低
農村干部群眾對“ 知情選擇”存在誤解 , 片面夸大長效節育措施的副作用 , 鄉鎮計劃生育技術人員業務水平不高, 術后隨訪服務和跟蹤指導不夠, 使群眾對長效節育措施心存疑慮, 影響長效節育措施的落實。
二 提升計生藥具服務水平對策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計生藥具工作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群眾生育和生殖健康水平,當前應高度重視計生藥具工作,以下幾方面提升計生藥具公共服務水平。
(一)建立健全法規, 使藥具管理規范化、科學化
計劃生育藥具是醫療藥品和器械的一部分, 必須依照 《藥品管理法》, 結合其特殊性, 建立健全藥具管理的法規體系, 各網點公示藥具管理制度, 并設立統一的免費避孕藥具發放標志, 嚴格貨源管理, 進一步落實藥具管理的責任, 明確藥具管理職責。
(二)建立完善計劃編制標準和程序,加大藥具經費投入
要堅持以需求定計劃的原則, 即以鄉鎮為單位, 以當年報表統計的使用藥具人數和現存藥具數量、品種為主要依據, 合理編制并如實上報, 做到既保證供應又不積壓浪費, 確保計劃編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分配計劃由縣對鄉、鄉對村逐級下達, 必須品種多樣, 讓群眾有所選擇, 做到既要滿足需要, 又要指導藥具合理應用。健全藥具工作網絡、加大藥具經費投入。各級人口計生部門要積極協調政府有關部門, 認真解決鄉鎮綜合配套改革后藥具管理和發放網絡被削弱的問題。縣級以下藥具業務經費要納入地方財政預算, 要明確各級藥具管理機構的性質和職責;要加快鄉鎮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站建設, 讓工作能力強、責任心強的同志擔任藥具發放員, 并落實報酬;進一步完善考核辦法, 實行考評結合, 嚴格責任追究, 將藥具管理與服務工作落到實處。
(三)深化藥具工作改革, 建立藥具工作新機制
堅持 “暢通渠道、保障供應、方便群眾、提高效益、增強群眾對藥具的可及性和滿意度”的原則 , 改革和創新藥具發放模式。農村依托現有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和工作網絡、充分利用計劃生育信息員、協會中心戶等, 延伸服務鏈, 擴大覆蓋面;城市依托社區,對已建立的多渠道發放模式進行規范和整合, 將流動人口納入現居住地藥具免費供應范圍, 完善多點發放、入戶發放、時時發放、自動領取等多種形式的發放網絡, 并隨時掌握避孕藥具發放情況, 定期咨詢隨訪;加強新產品、新技術推廣和運用,為廣大群眾提供易接受、避孕效果好、毒副反應小、防病治病的新型避孕藥具。積極爭取地方財政資金, 采購適宜的新型高效避孕藥具產品, 納入免費發放, 提高藥具服務的科技含量;推動安全套社會營銷, 在公共場所設置安全套自動售套機, 在商業網點設立安全套銷售點, 為群眾提供便利。積極開展計劃生育藥具質量及不良反應監測試點工作加強對避孕藥具不良反應和長期安全性、有效性的監測,建立藥具不良反應報告和生殖健康相關問題監測體系。通過數據收集, 發現藥具不良反應與之相關的生殖健康問題, 為藥具和節育方法的改進和續用提供科學依據。
(四)深化藥具隨訪服務, 確保育齡群眾使用藥具安全有效
開展藥具隨訪是藥具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 是藥具管理人員為服務對象提供信息或技術服務后對效果、適應性等結果跟蹤并進行繼續服務的過程。 要嚴格堅持隨訪制度, 深化隨訪服務, 按照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常規, 指導育齡群眾正確使用藥具, 在藥具發放的同時, 要耐心細致地向群眾講解使用方法、用量、適應證、禁忌證等。 收集和分析藥具使用信息, 妥善處理不良反應, 并如實填寫隨訪記錄, 定期填報, 做到按月隨訪到人, 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五)加大宣傳力度, 提高群眾知情選擇能力
要充分發揮科普知識和社區文化氛圍的導向作用, 緊密結合各地實際, 充分利用文件、信息、廣播、板報、咨詢指導、授課培訓 、圖片展覽等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開展藥具管理和藥具知識的宣傳教育, 探索群眾易接受和掌握的宣傳教育方式, 使群眾充分了解藥具管理政策, 熟悉常用藥具知識, 做到會選擇、會使用。進一步加強藥具發放站內外宣傳環境建設, 利用知識圖板、溫馨的語言標語等, 使之成為育齡群眾服務的窗口;積極利用節假日和“三下鄉 ”活動深入集市和鄉村送知識、送藥具, 開展咨詢服務、知情選擇及生殖健康知識宣傳, 不斷提高群眾知情選擇能力。
(六)加強業務培訓, 不斷提高隊伍自身建設
針對鄉、村藥具管理人員業務和專業知識不足等現狀 , 縣級以上藥具管理部門要積極深入開展藥具工作人員的分級培訓, 實行分類管理, 持證上崗;鄉級以上藥具工作人員每年至少輪訓一次,使基層藥具發放員掌握質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檢驗方法, 提高落實常見不良反應的識別、處理能力, 做到能宣傳、會服務、懂管理。 要結合自身的業務需要, 廣泛、深入地開展繼續教育和避孕節育新技術、新知識的業務培訓。 按照公平公開、競爭擇優的原則, 建立一支作風正、工作實、業務精的高素質隊伍, 不斷提高藥具隊伍的整體素質和能力。
參考文獻:
[1] 朱凌飛.計劃生育避孕藥具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策[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05):2755-2756.
[2] 駱維萍,沙建平,許建.淺談計劃生育藥具零售市場現狀及其管理對策[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3(0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