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亞斌
摘 要:隨著科技技術的發展與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媒體的發展模式已經逐漸被顛。在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的大背景下,媒體之間的競爭也在不斷激化,誰能夠留住受眾誰就能實現媒體的可持續性發展。本文從電視節目發展現狀盡心分析,進而對新媒體背景下的電視節目發展展開研究,旨在為電視媒體長期發展提出一些參考性的意見。
關鍵詞:新媒體;電視節目;發展策略;研究
一、新媒體背景下電視節目發展的現狀
(一)電視節目對比新媒體內容時效性差、內容封閉
電視媒體由于起步較早,已經形成了嚴格的流程管理體系,相比新興網絡媒體,電視媒體在報道時缺乏時效性和個性化,限于一些管理條款整體的互動性較差。而人們可以在網絡媒體上暢所欲言,發表觀點,提出意見,這樣的高時效性、開放性的媒體平臺,無疑會對傳統電視媒體帶來壓力。
(二)電視媒體的市場份額逐漸被網絡搶占
由于網絡媒體的便捷快速,新媒體無論從廣告成本還是受眾群體來講都普遍優于電視媒體,并且由于電視媒體廣告限制的影響,很多產品的廣告都無法進入電視媒體進行宣傳與投放,因此越來越多的廠商傾向于在網絡平臺投放廣告,這對于電視媒體來說帶來了無形的營收壓力。
二、新媒體背景下的電視節目發展策略
(一)積極地在電視節目中實施新媒體策略。
在網絡媒體的沖擊下,在電視媒體中應用新興技術已經是在必行。首先,電視媒體需要加強與網絡媒體的協同與互動,積極搭建電視媒體的網絡資源平臺,實現電視節目與網絡節目的并機同步播放,將電視媒體與網絡媒體的受眾進行整合,讓人們不論從電視上還是網絡上都能看到自己喜歡的節目。其次,電視節目應注重自身內容建設,在已有的優秀欄目中積極拓展節目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例如: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作為娛樂綜藝節目的常青樹,其制勝的秘訣的就在于不斷地在節目內容上創新,及時結合當下流行趨勢邀請嘉賓與主持人互動,并且創新性的不斷添加游戲環節。在電視技術逐漸進步的當下,湖南衛視還與多個網絡頻道展開合作,使得節目可以進行定制化收看,還能夠進行點播。所以電視節目要針對自身量身打造符合市場的新媒體策略,
(二)拓展電視節目的盈利模式
傳統電視媒體最直接的經濟來源就是廣告收入,但長時間或者隨意地在節目中插播廣告很容易引起觀眾的不滿情緒,加上“限廣令”的頒布和實施,對電視媒體如何更高效的利用廣告增加營收提出了新的挑戰。所以,在當前新形勢下,如何制作播出讓觀眾滿意的節目,還要重視令廣告商滿意的播出時段,并且限于廣告法條例,電視媒體和節目還要慎重篩選廣告商,不能因為眼前的利益而觸碰法律道德的底線。
然而電視節目的廣告效益還是取決于觀眾對于節目的需求和滿意度,一方面需要觀眾保持對節目的喜愛,才能不斷吸引廣告商針對節目時段進行投放;另一方面,電視媒體還可以根據節目性質,對觀眾的需求和偏好進行分析,從而更有針對性的投放廣告,提升廣告商效益,進而更好的吸引廣告商投資。此外,電視媒體還可以借助其自身的資源優勢,自主進行視頻或電視劇制作和出售,不僅可以盤活資金流動,還能為地方衛視創造良好品牌效應與經濟效應。
(三)構建衛視節目的品牌體系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提升,電視媒體行業的競爭力度正在不斷增大,電視頻道的個性化、專業化也在不斷加強。隨著節目形式越發的多元化,節目類型也越來越豐富,電視媒體想要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脫穎而出,不僅要注重對于技術及硬件的提升,還要努力提升節目品牌特色。例如以娛樂綜藝為主打的湖南衛視的品牌形象是“快樂中國”,以電視劇、家庭幸福為主打的江蘇衛視的品牌形象是“幸福中國”,兩個地方衛視在節目板塊的構思上也是始終按照品牌定位不斷發展,例如湖南衛視的看家綜藝《快樂大本營》及江蘇衛視的相親類節目《非誠勿擾》,根據品牌定位打造系列節目板塊,為觀眾不斷帶來高品質的節目,進而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與節目口碑,確保對目標受眾群的影響,達到對整個衛視 節目進行運營和發展的目標。
(三)提高對電視節目微內容創作的重視
當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熱點話題及新聞內容往往話題性較高,容易引起關注,微內容作為新興電視節目板塊具有起步晚但專業性強的特點。電視媒體可以根據一些節目本身的特性進行改造,針對一些專業類的節目板塊進行微內容、專業化方向的創作,選擇一特定領域進行詳細的報道或解答。雖然專業類微內容節目在一定程度上對觀眾受眾群體造成一些限制,但是總體來說讓電視節目向高精尖的方向進行發展,不僅是一種特色化的表現,更是一種電視媒體多元化的一種直觀展現。
三、總結
在新媒體的不斷沖擊下,傳統電視媒體及電視節目想要謀求發展,一方面必須積極提升硬件、技術,積極與新媒體技術相結合,實現電視節目的個性化、重復化播放;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強電視節目質量的提高,盡可能的向個性化、專業化、特色化的方向發展,對于衛視品牌形象和節目板塊要花心思去打造,才能保證收視率和市場占有率的長期穩定。
參考文獻
[1]魯婷婷.新媒體背景下的電視節目發展策略研究[J].戲劇之家,2015,(10):111-112.
[2]張震.媒介融合背景下綜藝音樂節目的傳播策略[J].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7,(2):150-153.
[3]葛曉晶.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如何創新[J].西部廣播電視,2016,(20):50.
[4]趙荷姍.融媒體時代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傳播策略研究--以《我是歌手》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6,(11):151-151.
(作者單位:天水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