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寬余
【摘 要】幼兒教育是教育的啟蒙階段,該階段教育對幼兒的性格、品德、認知方式等多方面起到積極作用,為此幼兒園和家長都要引起高度重視,密切合作。在對幼兒進行多項教育中,安全教育最為重要,安全教育是確保幼兒開展各項活動的前提,對于家園合作下的幼兒安全教育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此展開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家園合作;幼兒安全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8)11-0252-01
幼兒安全事關幼兒健康成長,幼兒園和家庭都要為幼兒營造安全的學習環境,向幼兒傳遞安全理念,此外幼兒園還應該向家長傳遞專業的幼兒安全教育知識,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一、樹立家園教育理念
家園教育是一個充分整合家庭和學校資源的合作性教育模式。家庭是幼兒成長中的重要環境,除了在幼兒園之外,幼兒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家庭中,家庭也是向幼兒開展教育的重要環境,父母要充分發揮安全教育者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告訴幼兒哪些是危險的行為,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安全習慣,比如不能用手接觸插線板,不能在毫無保護的情況下從高處跳下,遠離存在安全隱患的人和物體,不和陌生人過多交流,不跟不認識的人去陌生的環境等。家長要把幼兒在家庭中的表現及時反饋給教師,告訴教師幼兒在家中存在的不良習慣,引起教師注意。幼兒教師也應該定期組織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匯報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情況,同時教給家長如何開展較為專業的安全教育活動,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確保幼兒的身心健康。
二、充分重視體驗教育
現階段幼兒安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強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將日常強調的安全防范知識轉化為實際的防范應用能力。如果幼兒教師和家長單純的采取理論性教學方式,只是告訴幼兒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無法教給學生如何去避免某些危險的出現,當危險出現時該如何去避險。比起日本,我國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工作明顯落后很多,這是由于安逸的自然環境所導致。日本屬于島國地形,并屬于地震帶,自然災害頻發,為此日本政府從幼兒時期開始,就注意安全教育,他們并不局限在理論方面,而是注重體驗式的教學模式。通過從小開展的體驗式教育模式,他們的經驗非常豐富,基本可以獨立面對各類突發危險,從而確保個體安全。常言道“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我們不能因為所處的自然環境優越于日本就可以高枕無憂,而是要有憂患意識,為了確保孩子的健康成長,在幼兒階段開展體驗式教學活動,讓幼兒明白社會生活中是存在危險的,之所以并沒有察覺的原因就在于家長的呵護。具體來說,可以進行消防演練和地震逃生的體驗式教學活動,讓學生身臨其境,按照教師的要求做出相應的動作,以此來確保自身的安全。
以具體的案例教學法進一步說明:教師可以在講解安全隱患問題時結合實際案例,把知識內容生動、形象的傳遞給學生,達到教育的效果。2014年10月1日上午,福建小男孩在父母離開車子之后把頭探出車外,尋找離開車子的父母,卻不小心用手碰到了玻璃升降的按鈕,導致玻璃上升,將頭卡在車外。當父母重新返回車內時孩子已經變為休克狀態,在萬分緊急之下,警察趕到,幫助孩子擺脫困境并及時送往醫院,經過搶救脫離危險,所幸并未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教師用實際發生的案例來教育學生,讓理論知識更加形象和生動,通過案例教學,幼兒就會明白單獨留在車里時,不能隨便啟動車內的任何程序、按動任何按鈕,要乖乖的坐在車內安靜的等待父母歸來。
三、建多元化家園合作形式
家園合作是融合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為一體的“橫向一體化”教育模式。家園合作教育不能理解為彼此的延伸和互補,而要構建一種“平行發展”的理念,幼兒園具備專業的教學理念,應該主動向幼兒家長提供專業的教學理念,與家長建立教育合作模式,告知家長在幼兒教育的某個階段應該注意培養幼兒哪些方面的特點。家長要發揮孩子人生的榜樣示范作用,以身作則,要求幼兒不做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主動向幼兒園學習先進的幼兒教學理念,在日常生活中自主構建家庭教育模式,讓幼兒在家庭教育中同樣可以得到科學教育。幼兒園與家長之間要加強信息交流工作,不僅要借助QQ群、微信群,還要定期組織家長參與幼兒園開展的各項親子活動,幼兒教師、幼兒、家長在親子活動中加強交流和理解,讓幼兒在豐富多彩的趣味活動中得到有效鍛煉。
幼兒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缺乏對危險的分辨力,容易發生意外傷害事故。為此,家長和幼兒教師要形成合力,關心幼兒的安全健康,對幼兒開展系統性的安全教育活動,全面提升幼兒的安全意識,促進幼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