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印度特派記者 張夢旭 苑基榮 ●柳直
首屆美國印度“2+2”高層對話將于9月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就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國防部長馬蒂斯準備動身前往印度之際,接連爆出的“重大分歧”不斷給會談添堵。首先是印度不顧美國反對,堅持購買俄羅斯的S—400防空系統,美國已經放出話要為此制裁印度。其次是美國11月要制裁那些從伊朗購買石油的國家,而印度正是伊朗石油的一大買家。美國彭博社稱,“制裁威脅讓美印合作蒙上陰影”。此外,一段在新德里迅速傳開的視頻也讓印度心生疑竇,在視頻中,美國總統特朗普模仿印度總理莫迪的英語口音,顯然不夠尊重。《紐約時報》援引印度外交官的說法稱:“印度剛剛接受這樣一種觀點,即特朗普不會像以前的美國總統以仁慈來對待印度。”
美印“2+2”對話談什么
“美印2+2對話為我們提供了歷史性機會,讓我們不斷加強伙伴關系、探索增進安全合作的方式”,美國最高軍事官員——參聯會主席約瑟夫·鄧福德3日告訴將與他一起前往印度的記者。“美國之音”報道稱,一名美國國務院高級官員說:“2+2對話是加強美國與印度在關鍵外交和安保事項上合作的主要機會。”他還說,這次對話顯示出,世界上最大民主國家之間“加深戰略伙伴關系”。
“美國和印度將在本周的高層會談中尋求最終確定一系列國防協議,旨在使兩軍接近,并抵消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路透社4日報道稱,美印將在對話中討論出售無人機、互換衛星信息、進行聯合軍演等問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國高級官員表示,兩國正在考慮進行大型聯合軍演——將包括陸、海、空部隊。路透社評論說,兩個國家已經進行過海軍演習、空軍演習,甚至還有特種部隊的演習,但舉辦涉及三軍的大型軍演代表著防務合作的擴大。
印度新德里電視臺4日報道說,美國代表團將于5日抵達新德里,“2+2”對話將在第二天舉行。在對話中,美國希望與印度最終達成“通信兼容性和安全協議”,該協議將促進兩軍之間的安全通信交換,為華盛頓向印度出售敏感的防御設備打開大門,比如武裝無人機。印度軍方消息人士稱,雙方還在就“地理空間基本交流和合作協議”進行談判,該協議將使他們能夠分享先進的導航和導彈定位衛星數據。
《紐約時報》說,幾十年來,美國一直希望印度能夠成為平衡中國經濟和軍事實力的力量。為了顯示印度作為美國戰略盟友的重要性,美國國防部今年將太平洋司令部改名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特朗普政府的第一任國務卿蒂勒森將發展與印度關系描述為他任職期間最重要的舉措之一,國防部長馬蒂斯也同樣致力于此。
“重大分歧”困擾美印關系
與一些媒體展望對話豐富的成果不同,《印度教徒報》則悲觀地預測,美印可能不會在“2+2”對話中簽署安全協議,雖然協議的輪廓已經商定,但一些具體問題還沒有解決。
“這次對話起碼面臨著兩大制裁威脅”,彭博社稱,一是限制印度從伊朗的石油進口,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朗核問題協議后,計劃于11月份對購買伊朗石油的行為進行制裁。二是說服印度放棄從俄羅斯購買S-400防空導彈系統。根據2017年生效的《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美國需要懲罰任何與俄羅斯進行重大國防項目交易的國家。印度準備購買俄羅斯S-400防空導彈系統的意向使美國官員感到擔憂。彭博社援引匿名美國官員的話說,美國不會對與俄羅斯的武器交易進行一攬子豁免,任何豁免制裁都需要大幅減少對俄羅斯武器的依賴。
在“2+2”對話前,美國國防部亞太地區安全事務助理部長蘭迪·希維爾在一場研討會上說:“我們很擔心印度(從俄羅斯)尋求新的武器平臺。”希維爾說,印度媒體所謂印度會得到制裁豁免的報道“有一些誤導性”,如果印度從俄羅斯購買主要國防設備,那么美國無法保證能對印度制裁豁免。
對此,俄羅斯《生意人報》認為,美國對印度施壓是希望在兩國史上首次舉行的“2+2”部長級對話前加強談判立場,在對話中增加籌碼。但印度已強調,任何對印的壓力都會適得其反。
“外交頭痛問題”
美印“2+2”高層對話是兩國領導人2017年會面時達成的協議。此前的奧巴馬時代,美國和印度舉行的是戰略與商業對話,參加者是兩國外長和商務部長。特朗普上任后,用國防部長換下商務部長,形成了新的“2+2”對話機制。美國聲稱做出這種改變是要“共同應對緊迫的安全問題”。
盡管美國一再表現出對印度戰略接近的迫切心情,但實際上,美印“2+2”高層對話已經推遲兩次。一次是因為國務卿蒂勒森的突然離職,一次是蓬佩奧要忙于朝鮮事務。俄新社分析說,這反映出美國“草率的外交政策”是由少數人匆忙制定的,不能由點及面。
“印度和美國的關系一直存在刺激因素,但很少有事情能像特朗普嘲笑莫迪的英語口音那樣讓新德里感到困惑”,《紐約時報》4日以“外交頭痛問題”來形容這次“2+2”美印會談。文章說,如今美國國務院處理印度事務的關鍵職位仍然空缺,本次會談已經被擱置了兩次,許多印度人認為,這次是在特朗普的堅持下才完成的。然而,現在印度人有一個普遍認識——“莫迪不確定是否還能與特朗普達成共識”。
在美印關系面臨的挑戰中,俄羅斯因素最具代表性,也帶來最長久的沖擊。彭博社稱, S-400就像一個幽靈,困擾著美印關系,問題的關鍵不是美國到底會不會豁免對印度的制裁,而是這給印度帶來了挑戰,它如何在不疏遠其他伙伴的情況下與美國迅速發展關系,從而維護其外交政策的自主性。
美國與日本、澳大利亞都有“2+2”對話機制,現在又加上了印度,而美國還希望建立一個美澳日印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機制。但美國蘭德公司分析師格羅斯曼在《外交政策》上撰文稱,印度是“四方安全對話”中最薄弱的環節。即使美日澳印的防務關系從未像現在這樣好,印度恐怕最終還是會退出“四方安全對話”,因為印度的外交政策從一開始就遵循不結盟原則。▲
環球時報201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