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恒山 于勇
【摘要】高校安全宣傳教育至關重要,學校緊跟時代,開拓創新,擴展多樣化安全教育渠道,通過開展“安全文化月”系列活動和專項安全教育活動,開設大學生安全教育課,引入“互聯網+”授課理念與手段,實現課程講授、實踐練習和網上即時學習的有機融合,使安全教育模式更加立體、安全教育成效更為顯著,倡導全校師生創建“安全有序、平安和諧”的校園安全文化,努力形成“平安建設人人有責、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環境。
【關鍵詞】安全 教育 創新 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7-0022-02
一、做好高校安全教育課程教學工作
學校制定安全教育總體方案規劃,北京麥課在線教育提供網上學習課程和考試資料,對《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的90名學生進行網絡學習和在線考試,并提交結課報告。主要內容涉及戀愛心理、人際交往安全、心理健康、運動安全、身體健康、預防艾滋病、傳染病防治、急救知識、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國家公共安全、外出及旅游安全、回家及返校安全、防范詐騙、應對突發事件、自然災害、求職安全、實習與社會實踐安全、學習生活、反恐安全教育、實驗室安全、網絡安全共計24類安全知識。
二、抓好安全文化月系列活動
學校安保部門和學工系統聯合主辦“平安校園·和諧師大”大學生安全知識競賽,比賽歷時近一個月,共有來自本科23個院系的92名選手報名參賽,同時展開線上、線下宣傳10余次,總計達到近2萬次瀏覽量。經過預賽選拔,有4支部院系代表隊脫穎而出,在總決賽的舞臺上一展風采。經過激烈的較量,各學院按照成績分出了一二三等獎,評選出了“優秀組織獎”、“人氣團隊獎”、“優秀個人獎”。本場比賽的本次安全知識競賽是“平安校園·和諧師大”大學生安全文化活動月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提高師生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努力形成“平安校園人人有責、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圍,倡導全校師生創建“安全有序、平安和諧”的校園安全文化。
學校消防安全教育基地暨白鴿志愿者協會講解基地揭牌儀式在中國消防博物館舉行。我校保衛處、機關一總支、校團委、后勤管理處和實驗幼兒園等單位的教職工約100人參加活動。中國消防博物館是由公安部消防局籌建的國家防火防災教育基地,也是全國及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國學生安全教育示范基地。本次兩個基地順利揭牌成立,為學校實現館校聯動,充分利用社會專業優質資源,增強安全教育有效性和豐富學生社會實踐渠道開拓了新的局面,是學校努力踐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萬里行”系列活動的重要舉措。揭牌儀式后,與會教職工在館方講解員及學校白鴿講解志愿者的引導下,共同參觀了消防博物館,體驗了各類防災減災互動項目。
三、突出重要節日宣傳活動
學校舉辦4·9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日活動,主題為“抵制危險駕駛 從我做起”。活動內容包括:設置4.9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宣傳站。鋪設在宣傳臺,數百名學生用簽字的方式立誓抵制危險駕駛從自己做起;結合近兩年高校發生的交通事故,提醒學生們從中汲取教訓,提高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發放了北京市教工委制作的交通安全宣傳材料。懸掛橫幅。主干路上懸掛內容為“抵制危險駕駛 從我做起”和“自覺抵制交通陋習 營造文明行車氛圍”的橫幅,提示司機朋友們遵守交通法律法規,文明出行。張貼宣傳材料。分別于學校各大門口和不同區域及居委會宣傳欄張貼交通安全宣傳材料。11月9日我國第26個消防宣傳日,在主樓舉行消防疏散演習、滅火器的實操演練等系列活動,校領導等學校工作人員悉數參與,效果良好。
四、加強新生開學安全教育
新生軍訓期間組織包括講座、疏散逃生演練和實操技能演練在內的消防培訓活動。邀請了北京市公安局高校交通安委會辦公室主任現場為新生做了精彩的講座。講座中,警官給同學們生動形象的講解了與學生關系密切相關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識,保證同學們出行安全。同學們認真聆聽警官所講的關于安全的注意事項,獲益匪淺。同時,安排組織邀請消防專家為后勤教職員工消防安全常識教育,組織消防專業人員對學校物業中控值守人員、學生宿舍樓管員進行消防設施設備操作和消防器材使用培訓。開展了百日大練兵,在學1至學16樓分別對保安隊進行應對火災的處置能力的培訓,有效提高保安隊在校內各個區域應對火災的處置能力。
學校緊跟時代,開拓創新,擴展多樣化安全教育渠道,開設大學生安全教育課,引入“互聯網+”授課理念與手段,實現課程講授、實踐練習和網上即時學習的有機融合,使安全教育模式更加立體、安全教育成效更為顯著。在繼續充分利用《大學生安全知識手冊》、《反邪教知識手冊》等紙質讀物的發放進行普遍宣傳的同時,進一步開拓“平安京師”微信公眾號與師大公眾號中“平安校園”欄目的宣傳,結合實時熱點,每周發布安全常識和校內安全訊息。倡導全校師生創建“安全有序、平安和諧”的校園安全文化,努力形成“平安建設人人有責、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