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禮
【摘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是現階段新課改背景下對漢語知識的掌握和文字運用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小學高段作文教學中經常出現的素材缺乏,言之無物等問題和難點,本文通過對小學高段作文教學中難點的分析,來交流提高小學高段作文教學效率的方法,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中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借鑒。
【關鍵詞】高段作文 教學難點 小學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7-0062-02
新課改的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由此可見,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小學語文作文的培養對于小學生今后思維表達習慣、認識世界以及自我認知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小學高段作文教學恰恰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其相對于低段和中段的寫作要求,小學高段的作文教學又提出來了更高的要求,也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首先,很多學生由于其知識積累和經驗能力的有限,不知道怎么寫作文,常常會出現“談作文色變”的情況,出現不會寫、寫不好、寫不了的問題,以至于帶來不想寫,不敢寫,不愛寫的惡性循環。下不去筆,開不了思路,如何寫,寫什么,從哪開始寫往往是小學高段作文中遇到的問題與難點,也成為作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寫作教學可以從提高高段作文寫作的興趣,加強日常生活中素材的積累,增強科學指導方式和練習方法,在實際運用中提升語文素養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一、以趣為引,提高對于高段作文寫作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先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才能變消極被動為積極主動,變潦草應付為認真參與,變恐懼厭惡為強烈興趣。為此,教師應多贊揚,多鼓勵,多肯定,多支持,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好奇心、新鮮感和踴躍性。
作文教學不是簡單枯燥的知識傳授,不是乏味無趣的強輸硬灌,而是一場創造的盛宴,一場想象力的狂歡,而小學生正以其“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純潔可愛和豐富想象的特點成為這場盛會的主體,讓他們把寫作當作表達自己感受和想法的方式,把寫作看成抒發自己感情和喜惡的渠道,看成是一場冒險,一次出發,一個游戲,一個樂趣,才能讓他們積極參與進來,真正的能寫作、愛寫作、想寫作、會寫作,為其以后語文素養的培養和能力的養成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以讀為主,從日常生活中加強素材的積累。
常言道: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作為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多看、多做、多玩、多體驗、多想象,才能讓學生有內容可寫,有話語可說,有體驗可交流,有感情所傾訴。
“胸中無筆墨,枯腸難搜索”,如果把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寫作,比作在游泳池里教學生游泳的話,那么,讓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籍,就好比帶領學生在江河湖海里搏擊風浪。只有見過大風大浪的捶打,經歷豐富多彩的歷練,才能把所積累的材料化為己用,才能讓學生掌握和學習到正確的寫作方法,才能“假他山之石,攻我方之玉”,才能讓學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積累的貧乏會帶來內容的空洞、思維的枯竭和語言的枯燥,而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素質,開擴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益人心智,讓人成長。
比如,作為教師,可以多指導孩子去閱讀《感動小學生的100個人物》、《中外智慧故事》、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中國五十年兒童文學名家作品》等一些適合孩子閱讀,并且具有趣味性和可讀性的圖書,讓孩子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也能夠積累自己的素材,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還可以組織一些趣味的活動和游戲,讓孩子在親身的體驗中得到靈感和素材,通過大量的素材積累和豐富的生活體驗,以及細致的認真觀察,學生便能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有如神助,便能達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躍然紙上。
三、以寫為導,以科學方法加強作文寫作練習。
如果說寫作是目的,那么練習就是其強勁的動力機,科學的方法就是其助燃油。適當的練習加上科學的方法便能讓小學高段寫作這艘大船充滿動力,奮勇航行。
一方面,正如成語“熟能生巧”所說的,好的寫作是通過適當的練習所獲得的,只說不練就是耍空把式,只會不寫也是無用功。雖然大量繁重的寫作練習不是現階段我國的素質教育所提倡的,但適當的合理的練習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寫下來,才能讓所想變為現實,只有練出來,才能讓想象開花結果。另一方面,萬事萬物都有其規律和方法,寫作也不例外,不論什么樣的體裁,什么類型的文章,都有開頭結尾和主題,但不同的體裁又各有其特點和規律。教授學生正確的寫作方法,幫助其掌握科學的寫作規律,是教師在教授小學高段寫作過程中的職責所在。
四、以用為標,在實際的運用中提升語文素養。
明代王守仁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陶行知先生也說過:“知行合一”。可見,用才是其寫作的最終目的,也是小學高段寫作教學的最終目標,否則,就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
任何的學習,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運用。只有能運用的知識才是真正學會的知識。比如,教師可以多鼓勵孩子通過寫日記、辦手抄報、黑板報、佳作賞析與分享以及編故事等方式,讓孩子把學到的東西寫出來、用出來。所以,應想盡辦法發揮學生的寫作能力,把學到的知識運用起來。“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把培養的興趣,積累的素材,得到的感悟,經歷的體驗,練習的方法,形成的思維都運用到小學低段寫作的教學中去,運用到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中去,運用到學生的快速成長和全面發展中去。聽說讀寫是個整體,彼此互相促進,也互相影響,是個相輔相成的過程。以聽促讀,以讀促說,以說促寫,層層遞進,環環相扣,螺旋上升,最終達到聽說讀寫的最佳組合,形成整體效益。
參考文獻:
[1]張亞麗.小學高段語文作文“失真”之現狀以及措施漫談[J].新課程(小學),2017(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