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要】音樂是學校教育當中的一項重點課程,將直接關系到學生綜合素質以及審美能力的提升。音樂教師隊伍質量將直接影響到音樂教學效果。在本文中,將就提升音樂教師質量的有效途徑進行一定的研究。
【關鍵詞】音樂教師質量 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7-0215-02
1.引言
在我國,音樂課程一直缺少應有的關注,很多學校在音樂教師質量方面存在問題,并因此對教學效果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對此,即需要能夠對該項工作引起重視,從多方面入手提升音樂教師質量。
2.專業培養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在教師教育工作當中所使用的都為定向型師資培養模式。要想在現有的基礎上提升教師質量,做好培養的針對性十分關鍵:第一,整體性與綜合性。目前,通識教育以及素質教育受到了較多來自各界的重視與關注,但還存在著學科壁壘嚴重以及過于強調技術訓練的情況。在該種情況下, 做好文化素質的貫通教育十分關鍵。在有限的教育時間內,做好不同課程間的有機聯系。該種情況的存在,即要求不同學科教師之間在工作當中能夠加強互相之間的交流,在做好專業原理講清的同時對音樂案例進行分析,通過所學習到的原理對音樂教育效果提升的途徑進行提。在該種情況下,即使在具體知識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也可以通過短期培訓方式的應用起到提升效果;第二,完善實習制度。就目前來說,我國實習工作還存在著流于形式的情況,對教學效果真正追求的情況介紹。對于大學生來說,其也是明事理的,尤其是其在面臨畢業的工作壓力時,則是對其學習熱情進行激發、實現其教學技能快速提升的重要時間。對此,即需要能夠同其他國家一樣實現實習內容多樣化、地點固定化以及制度合理化處理,從制度層面做好實習不同環節的完善,對實習對今后工作開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進行闡明,以此達到預期教育目標。
3.培訓制度
在對教師開展的培訓工作當中,不僅需要具有優秀的指導教師,也同相關的程序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職后示范、職前培訓以及校際交流等。總體來說,即需要通過一定制度的建立使教師都能夠具有學習提升的機會,在對其學習熱情進行激發的基礎上使其能夠形成學習的緊迫感。對于新教師的發展來說,其不僅關系到他的職業發展,也同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具有著直接的聯系。對此,即需要能夠做好入職培訓工作:第一,通過法規方式的應用對新教師入職教育的法定地位進行確定,即通過配套政策與方案的制定對教師入職教育的形式、實施過程以及內容等進行細致的規定,確定持續時間,在為新教師提供機會的情況下使其能夠對學校一個學年周期當中的所有程序進行經歷、具體時間安排方面,需要具有一定的間隔性以及規律性,并做好職前、職后階段的科學銜接;第二,做好指導教師的培訓與選擇。同教師一樣,在具體培訓過程當中,指導教師具有著重要的作用。對此,即需要對其培訓以及選拔工作進行制度化處理,在保證教師質量的基礎上保證教學指導能夠獲得有效的實施。對于指導教師,需要能夠開展系統性培訓,以此使其在培訓的過程當中能夠實現同新教師的共同發展;第三,吸引師范院校參與培訓。通過同師范院校的加強溝通不斷發展成長期合作關系,對入職培訓當中存在的問題需要組織專人開展討論,在做好解決辦法協商處理的基礎上形成方案。對于該種培訓方式,在保障效果以及針對性方面具有著更好的表現,能夠對實際執行同理論研究間的聯系進行實現。
4.獎罰制度
要想獲得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做好榜樣的樹立以及合理標準的制訂十分關鍵。通過獎罰制度以及激勵機制的建立與完善,則能夠有效實現教師隊伍質量的提升。其中,做好教師生活條件的保證是一項基礎內容,不能夠讓教師生活在缺少物質條件的狀態當中。合理的經濟回報,不僅是幫助教師實現其生活水平維持的關鍵保障,同時也是對教師社會地位進行衡量的關鍵性指標。對合理的薪酬制度進行建立是政府的關鍵職責,而對合理有效、公開透明獎罰制度的制定則可以說是學校領導的重要工作責任。目前,我國很多地區在經濟發展水平方面還存在著不足,教師在職業認同感方面較低,從地方財政分權制實施以來,教師工資即由對方財政負責,很多地區則會因經濟方面的限制而難以兌現政策,甚至出現拖欠工資的情況,并因此對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對此,即需要學校能夠對該項工作引起重視,以科學獎懲機制的建立保障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5.結束語
在上文中,我們對提升音樂教師質量的有效途徑進行了一定的研究。總體來說,對教師質量產生影響的因素有很多,對此,即需要能夠做好工作重要性把握,從培訓制度、獎懲制度以及培養制度等方面入手不斷提升音樂教師隊伍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趙燕.淺析高校音樂教師應具備的素質[J].大舞臺.2011(09)
[2]李丹丹.新課標對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新要求[J].大舞臺.2011(10)
[3]李叢慧.新課程背景下音樂教師基本能力芻議[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