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黃雙雷
幼兒園的藝術教育活動,不僅要培養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還要鼓勵幼兒善于運用各種藝術手段交流自己的想法、經驗、情感、問題以及見解,希望所有幼兒都能感受美,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表達自己的情感。在使用藝術語言進行表達時,幼兒可以使用音樂的方式,也可以運用美術的方式進行表達。本文所指的藝術語言主要是指美術這一語言。
美術是幼兒另一種學習語言。中班幼兒在“快遞站”這一角色游戲開展的過程中,在與材料、同伴和教師的不斷對話中,幼兒不斷地用美術語言,即繪畫表征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游戲的認識,表達自己在游戲中的發現、問題和解決方式等。在整個“快遞站游戲”中,幼兒多次繪畫、自主評選,既提高了繪畫表征的能力,又增強了美術語言的表達能力,同時也推進了游戲的發展,促進了幼兒自身的全面發展。
“快遞站游戲”是中班幼兒在角色游戲時自發出現的游戲行為。教師在發現幼兒的自發興趣和行為后,和幼兒一起針對快遞的相關問題展開了討論,了解了幼兒對于快遞的相關經驗。討論中,幼兒表達了很想玩“快遞站”游戲的愿望,于是師幼共同收集了“快遞站”游戲所需要的各種材料,如:快遞盒、快遞袋、運送快遞的工具等。
接著,“快遞站游戲”便開始進行了!剛開始游戲時,幼兒只是將快遞盒隨意地送出,因此出現了有的“娃娃家”里有很多快遞,有的“娃娃家”沒有快遞的現象。為了支持游戲的順利開展,滿足每個“娃娃家”都想收到快遞的愿望,幼兒討論后提出可以在快遞盒上繪畫快遞單,表示是寄給哪一家的。于是,我們生成了繪畫活動“快遞單”,幼兒不僅繪畫了貼在快遞盒上的快遞單,還繪畫了相應的貼在快遞貨架上用來提示快遞收放的標記。(詳見圖一、圖二)

圖一:幼兒繪畫的快遞單

圖二:幼兒繪畫的快遞貨架標志
仔細觀察幼兒的作品,我們可以發現幼兒不僅能自發地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角色游戲中的“理發店”“超市”“醫院”等地方的基本特征,如圖一和圖二的幼兒分別用梳妝臺、化妝瓶、戴皇冠的女人代表“理發店”;用很多擺滿水果、蔬菜等物品的架子代表“超市”等。由此可見,游戲中幼兒能通過繪畫的方式自主表達,并解決自己在游戲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支持“快遞站游戲”的繼續開展。
“快遞站游戲”的開展過程中,幼兒發現快遞很快就送完了。游戲結束后,教師組織幼兒分享自己在游戲中的問題和發現。針對這個問題,幼兒想出了很多解決辦法,如:增加快遞的件數、減少快遞員的數量、減少自行車的數量、快遞員送快遞時繞遠一點等。
為了讓別人知道自己想出的好辦法,幼兒討論后決定畫下來,于是,我們生成了“繪畫快遞中的數學”的集體活動。繪畫結束后,由于每個幼兒都希望將自己的作品呈現在快遞游戲的環境中,我們便通過幼兒自主評選的方式選出大家認為最好的作品,幼兒每人一顆星,給自己最喜歡的作品貼星,并說出自己選擇的理由。最后,票數最多的作品當選并呈現在快遞游戲的環境中,其他幼兒的作品則呈現
在班級環境中。(詳見圖三、圖四)

圖三:幼兒給自己喜好的作品貼星

圖四:快遞站中呈現幼兒的作品
仔細觀察圖四中的每一幅圖并追問幼兒的想法,我們可以發現幼兒能用自己獨特的繪畫和表征方式來表達自己在游戲中的問題、發現和解決策略。如:圖四中的第一幅圖,幼兒用很多空的貨架表示“快遞運完了”, 用兩個仰天攤開手的小人表示“怎么辦”;第二幅圖中幼兒繪畫了一個小朋友,并用“箭頭”“云朵”等表示其正在想辦法,用冒著火焰的愛心表示“想出了好辦法”;第四和第五幅作品中幼兒通過打叉的方式表示“將快遞員的數量從5個減少到3個,將4輛小車減少到3輛小車”。因此,幼兒的繪畫不僅表達了問題,還清晰、獨特地表現了解決辦法。
隨著“快遞站游戲”的深入發展,幼兒發現了更多的問題,如:游戲時有人扔快遞,怎么辦?有的快遞放錯了,怎么辦?自行車停放得太亂了,怎么辦?快遞員騎車騎得太快,碰到我了,怎么辦?針對上述問題,教師再次組織幼兒進行討論,幼兒也想到了很多方法,如:快遞員不能扔快遞,因為快遞里可能裝了易碎物品;快遞需要按標記收放;快遞員的自行車和停放的地方可以貼車位號,對號停車;快遞員騎車要慢一點,注意安全……那怎樣讓大家都知道并遵守我們的約定呢?幼兒表示可以畫下來變成快遞站公約。于是,我們生成了繪畫“快遞公約”的集體活動,幼兒分組繪畫“快遞公約”并進行自主評選,當選的作品成為“快遞公約”的組成部分,“快遞公約”會張貼在快遞站中。(詳見圖五、圖六)

圖五:幼兒繪畫的快遞公約及評選

圖六:快遞站公約環境
在圖六的四幅作品以及幼兒對自己作品的解讀中我們可以看出幼兒的繪畫表達能力以及獨特的思維方式的體現。例如,《不扔快遞》的圖中幼兒繪畫了一個小朋友一只手朝上,另一只手朝下,并在兩只手旁邊都畫了個“”。教師追問其想法時,幼兒解釋道“:快遞員不能往上扔快遞,也不能往下扔快遞。”由此可見,幼兒對不能扔快遞的規則有著自己的表達和理解。繪畫也成了幼兒游戲中規則呈現的一種方式。
但是在“快遞游戲”中,幼兒收到的快遞盒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空的,只有一個快遞盒里不知道藏了什么東西,總是會發出聲響。“娃娃家”的“媽媽”收到這個會發出聲響的快遞時,抱著快遞盒左看右看,舉起來在耳邊搖晃,并試圖打開來看個究竟。教師走過去問:“你是想打開嗎?”幼兒說:“嗯!里面有東西!”“你想收到什么快遞呢?”“啊?(幼兒嘴巴張大,滿是驚訝的表情。)我想給我的娃娃買件連衣裙!她的裙子都小了!”
游戲結束時,當教師和幼兒分享討論想不想收到真正的快遞時,幼兒張大了嘴巴,眼睛閃閃發光,驚奇且期待地說:“我想買鞋子給娃娃家的寶寶。”“我想買冰激凌。”“我想買……”教師及時將每個幼兒的購買意愿記錄了下來,然后和幼兒一起討論如何準備等問題。幼兒紛紛發表意見,如:想要的東西可以到淘寶上買,為了讓店主知道他們想買的物品,幼兒利用區域游戲時間繪畫《我想買什么》,表達自己在游戲中的愿望。(詳見圖七)
為了支持自己游戲的開展,幼兒紛紛從家里、幼兒園資源回收箱等處收集了自己想購買的物品(詳見圖八)。

圖七:我想買什么

圖八:收集我想買的物品
綜上所述,在中班快遞系列游戲的開展過程中,幼兒多次運用了繪畫這一美術語言來表達自己在游戲中的發現、困難和解決方式,表達自己的愿望和體會。教師尊重兒童用藝術語言進行交流經驗、想法和感受的愿望,并鼓勵幼兒認真觀察、關注細節。通過兒童之間互相提意見、民主評議的方式不斷地促進幼兒藝術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因此,幼兒可以運用藝術表達思想,表達想法、觀點,讓藝術成為促進兒童學習的另一種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