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董銘
互聯網時代,網絡平臺經常免費使用通訊社的新聞內容賺錢,后者雖然不滿卻又無計可施。當地時間4日,歐洲的主要通訊社發表聯合聲明,要求互聯網巨頭與媒體分享更多的收入。歐洲議會即將在本月就新版權法展開二輪辯論。輿論認為,這份聯合聲明旨在向議員施壓,以使新法得以通過。
據法新社4日報道,包括法新社、德意志新聞社和英國報紙聯合社在內的約20家歐洲大型通訊社當天發表聲明,稱互聯網巨頭對新聞媒體內容和廣告收入的“掠奪”,構成了對消費者和民主的威脅。聲明強調,傳統通訊社制作新聞內容的成本頗高,因此互聯網巨頭應該為他們使用新聞支付合理的費用,“為了歐洲的新聞自由和民主價值觀,歐盟立法者必須推進版權法的改革!”
輿論認為,歐洲通訊社趕在9月12日第二版版權法草案投票前發表聲明,是對歐洲議員展開新一輪的游說攻勢,希望新法案能夠得到立法者的支持,以解決網絡時代“怪誕的不平衡”。為了保護內容原創者的權益,今年7月,歐盟對第一版版權法草案進行了辯論,但該法案沒能通過。第一版法案要求互聯網巨頭為平臺上的原創性內容,如新聞、音樂和電影支付更多的費用,但遭到了美國科技公司和網絡自由維護者的堅決反對。他們擔心這一法案如果通過,會導致消費者付出更高的上網成本。
第二版版權法草案規定,網絡平臺必須為其所刊登的有版權的內容付費。新法案還加入了“相鄰權”,這意味著通訊社等媒體的內容被網絡平臺鏈接的話,那網絡平臺需要付費。這些歐洲通訊社還在聲明中列出了谷歌和臉書在2017年的收入,認為他們完全有能力為內容付費。其中臉書公司2017年收入400億美元,利潤就有160億美元;谷歌公司年收入更是高達1100億美元,利潤也有127億美元。▲
環球時報2018-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