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澤陽
2018年4月2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外公布北京智享人生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與摩拜(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無因管理糾紛”二審民事判決結果,物業公司向摩拜索賠因處理共享單車亂停產生的費用,法院認定物業公司對共享單車的管理不構成“無因管理”,駁回物業公司索賠請求。
2016年8月10日起,北京智享人生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享公司)開始負責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鄉高碑店東區停車場的管理。智享公司稱其管理期間,高碑店東區的物業管理秩序井然有序。但隨著近年來摩拜單車的推廣,尤其是近幾個月小區內單車使用量陡然大增,每天上百輛單車不規則地停放影響了小區的管理,智享公司物業管理人員每天都可以清理出大量隨意停放的共享單車。
為此,智享公司稱其多次向摩拜公司反映,但交涉無果。由于小區內沒有專門的自行車存放地,為了有效管理共享單車亂停放,保證小區的管理秩序、消防通道暢通和行人安全,智享公司特意安排專門人員對小區的用車進行統計和調查,并根據使用者用車習慣和管理區域特點尋找合適的單車停放點,同時在確定區域做好標識,引導使用者集中有序停放。不僅如此,智享公司還安排物業管理人員每天巡查,將小區內隨意停放的單車及時清理并擺放整齊。
針對這一處理單車亂停放的事件,摩拜方面也介紹了相關情況。一位據稱是摩拜單車線下運維人員的付某到庭作證稱,2017年5月23日15時左右,其接到報告稱高碑店東路地下停車庫顯示有100輛左右未騎行的摩拜單車,且該不正常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好幾天。隨后工作人員去現場核查,發現有200輛左右的摩拜單車被物業用鐵鏈鎖在地下停車庫,無法正常使用。
第二天上午,付某找到高碑店物業停車管理處的負責人,表示摩拜愿意與物業合作,配合治理區域停車秩序。但指出物業私下扣留摩拜單車是違法行為,要求他們務必當天放車。后付某向高碑店派出所報警,派出所出警介入后,智享公司同意摩拜提走被扣留在其地下停車庫的172輛摩拜單車。
為了追索清理過程中產生的管理費用,2017年6月14日,智享公司將摩拜(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摩拜公司)起訴到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請求依法判令摩拜公司支付其支出的單車隨意停放至私人車位、人行通道、消防通道、停車位、綠化帶等的管理費用100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
智享公司認為,因摩拜公司對使用者的使用行為缺乏提示和監管才導致了亂停放現象的肆意發生,對此,摩拜公司應承擔不可推卸的管理責任。雖然雙方未達成相關管理約定,但己方的清理行為,客觀上在對大量單車管理的同時,保障了摩拜單車不會被隨意損壞和丟棄,維護了摩拜公司利益,故要求摩拜公司支付相應的管理費用。為了證明自己的主張,智享物業公司向法庭提交了其主張的摩拜單車在涉案小區亂停放現場照片若干,并提交金額為100元的雇車費收據一張,證明其支出的管理費用。
摩拜公司指出,摩拜單車自創辦以來,始終堅持的理念是用技術的手段向用戶提供便捷、經濟、環保的城市出行解決方案,公司將采用“信用分”規則持續鼓勵合法、規范、文明的單車使用行為,制止不當的使用行為,致力于建設以誠信為基礎的社會環境。付某稱,摩拜單車的車鎖內有芯片可以顯示車輛騎行和停放位置,如果車輛長時間沒有人騎行或位置過偏,他們就將其調度到人流量較大的地方。付某稱其與摩拜公司屬于勞務派遣關系,工作職責是車輛維護,將車輛整理之后重新投放到其他區域。付某表示,摩拜公司的管理人員和部分小區的工作人員之間會有合作關系,比如高碑店西區的物業管理人員就建了一個群,摩拜公司可以通過微信群獲知哪里人流量大以及哪里有車輛需要清理,收到信息之后就會及時派出運維人員進行清理,摩拜公司在高碑店區域配備有五六個調度人員。
針對智享公司的起訴,摩拜公司辯稱智享公司沒有訴的利益,不是提起案涉無因管理之訴的適格原告。摩拜公司提交的相關證據顯示,2016年8月10日,智享物業公司(受托方)與北京陶家灣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委托方,以下簡稱陶家灣物業公司)簽訂《高碑店東區停車場委托服務合同》,雙方約定:停車場位于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鄉高碑店村東區,合同有效期為五年,自2016年8月10日至2021年8月9日止;委托管理事項包括交通與車輛停放秩序的管理等;甲方分兩次給予乙方運營費用100萬元。
2016年11月9日,陶家灣物業公司向智享公司支付停車管理服務費50萬元。摩拜公司據此進一步指出,智享公司已經從案外人處收取了50萬元的服務報酬,在此情況下,其對管理費用的訴訟請求沒有訴的利益。
摩拜公司認為,智享公司并沒有證據證明其實施了對摩拜單車的管理行為,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退一步講,即便其實施了所謂的對共享單車的管理行為,摩拜公司也沒有因此獲得法律上的利益。
關于共享單車的違停問題,摩拜公司指出公司已經采取了積極措施治理。智享公司主張摩拜公司對單車使用者缺乏提示和監管完全與事實不符。綜上,摩拜公司抗辯稱不同意智享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
北京市海淀區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是智享物業公司對摩拜單車的管理行為是否構成無因管理?其向摩拜公司主張100元管理費之訴請是否有正當依據?
一審法院指出,《民法通則》第93條規定,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本案中,智享物業公司接受陶家灣物業公司委托對高碑店村東區小區停車場進行管理,委托管理事項中包括了交通與車輛的停放秩序。
一審法院認為,從本案已審理查明的事實可知,導致高碑店村東區小區停車秩序混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小區是開放式小區,當時小區大門正在建設之中,無人把守;小區門口并未設置明顯的“禁止共享單車進入”的標識,包括共享單車在內的非小區業主所有的自行車均可以自由出入;小區沒有規劃專門的自行車停放區域;共享單車的隨意停放等。
根據《摩拜單車租賃服務協議》的約定,摩拜單車用車人在還車時需將自行車停放在法律法規準許或當地政府部門允許的公共停放區域,不得隨意停放影響交通及行人正常通行。獲取和使用摩拜單車服務的行為視為同意和接受上述協議內容,相應地,在用車人與單車所有權人之間也即成立租賃法律關系。
從本案糾紛的起因來看,用車人不遵守租賃服務協議、隨意停放摩拜單車的不當使用行為是導致涉案小區共享單車停車秩序混亂的主要原因,如果因此產生相應的不利后果,那也應由用車人承擔主要責任,摩拜單車的所有權人或管理人作為提供服務一方僅應承擔法律上的補充責任。本案中,智享物業公司主張其實施的無因管理行為主要是集中和清理,并因此支付了相關的費用。在智享物業公司與摩拜公司之間不存在合同關系的情況下,上述集中和清理行為確有無因的成分,但實難稱之為“無因管理”。
一審法院認為,結合相關庭審證據,智享物業公司在將涉案小區內隨意停放的共享單車集中清理之后,并未在合理可期待的時間內有效聯系單車的所有權人或管理人,而是將集中后的共享單車統一存放到地下車庫,且用鎖鏈固定,智享物業公司的上述行為明顯不當。由于被鎖鏈鎖住且是被集中存放在地下車庫的摩拜單車很難被用車人找到并使用,進而直接影響了摩拜單車的所有人及管理人通過出租摩拜單車獲取相應收益,故智享物業公司在本案的行為不能被認定為系避免了摩拜公司的利益遭受損失或使得摩拜公司因此受益。2017年11月15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對本案作出一審判決,駁回北京智享人生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智享物業公司不服,于2018年2月6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經審理,于3月28日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93條規定,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構成無因管理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要件:一是管理他人事務,二是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三是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上述三個要件缺一,均不構成無因管理。
“是否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應綜合行為人實施的管理行為的結果、本人可推知的意圖以及是否符合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和公序良俗的要求來認定。根據已查明的事實,智享物業公司將摩拜單車清理、集中之后,未采取及時、有效的方式聯系摩拜單車的所有人。按照日常生活經驗法則來判斷,摩拜單車無論是停放在小區內還是公共道路旁,使社會一般公眾方便、快捷的使用單車,隨時能與摩拜單車所有者建立租賃關系才是摩拜單車所有人可推知的意圖,也是其利益所在。智享物業公司對摩拜單車進行的管理,尤其是鎖鏈固定單車的行為,從結果上看,并不符合摩拜單車所有人的利益,反而是限制了摩拜單車的使用,損害了其所有人的利益。由此可見,智享物業公司針對摩拜單車進行的管理行為并未“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
需要指出的是,法律承認無因管理的存在,其立法目的即在于,在保護每個人就自身事務不受不請自來的干預的同時,也要實現鼓勵社會形成相互幫助的良好社會風尚的公益功能。如何在兩種價值選擇中尋找平衡點,正是無因管理的功能所在。本案中,智享物業公司管理摩拜單車的出發點應當說是好的,但其管理行為必須經得起正當性評價。法院認為智享物業公司的管理行為不符合“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的構成要件,未予支持其訴訟請求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