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媛
2004年從華政畢業進入松江區人民檢察院已有14年,雖然依稀記得剛入松檢為新人時的感受,但當聽到身邊一群朝氣蓬勃的80、90后開始尊稱我為“姜老師”的時候,才逐漸意識到自己已然是一名“老”師了。
在松檢這些年,先后在辦公室、公訴科、政治部工作過,擔任過辦公室副主任、政治部副主任。檢察改革后又回歸業務部門,如今是刑事訴訟監督部入額檢察官。經過多崗位鍛煉,我也算是“復合型”老師了,于是經常會面對如下提問,在此借“公訴人札記”這一欄目一一作答。
這個問題還真挺難回答。成為檢察隊伍中的一員是自己無悔的選擇,根據工作需要服從組織安排,這是檢察職業素養的最基本要求。每一項新的工作,我都以挑戰自我的心態去面對,始于陌生,終于熱愛,間或倦怠,偶爾畏難,個中酸甜苦辣,工作久了都會嘗盡。既然選擇無悔,又何俱風雨呢?沒有更喜歡哪一個,不管到哪個崗位都要熱愛,這樣工作起來才更輕松、更有效。
這個問題三言兩語還真說不透,每個寫過的人都有一肚子的心得,但有一點經驗倒是相通的,那就是要“用心”。寫文稿是一件很心累的事,寫多了會有嚴重脫發問題。當你看到一個寫手對著電腦屏幕保持沉默、目光呆滯的時候,千萬別去打擾他,此時他為寫好一篇文稿所經歷的內心苦痛掙扎只有寫過的人才最懂。當年從寫信息到寫簡報,再到人代會報告,這個過程歷時數年,由“豆腐塊”寫到“大部頭”非一日之功。用心了解各部門工作、用心收集資料、用心構思、用心反思被修改后的文稿前后差異等等,這些都是必要的積累。另外,參加市院條線和我院開展的公文寫作培訓是必需的,每個寫作“小白”都是前輩們手把手帶出來的,當然那些天賦異稟提筆成章的除外。本領學到了是自己的,可以隨身攜帶。如今身在業務部門,最常寫的是案件審查報告和法律文書,以前練就的公文寫作功力仍有用武之地,偶爾領導布置寫個經驗總結之類的并不會犯怵。
對這個問題,之前下發的《檢察人員通用素能應知應會手冊》有更權威、更明確的解答。檢察改革對檢察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公訴人更需具備多方面的綜合素能。自己雖有幾年的公訴工作經驗,但毫不謙虛地說那真的只是入門級。要學的東西太多,法學理論、法律法規、出庭實務、訊問技巧、釋法說理等等,學習永遠在路上,稍有懈怠就跟不上節奏。做好公訴工作不僅需要有好腦力,也需要有好體力。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是公訴必備素能之一,提審、出庭、寫報告,用腦是一定的,同時也是個體力活。沒有好體力,提審時左手電腦右手打印機,再加一摞案卷,你可能真的提不動;沒有好體力,法庭上長時間高強度的腦力運轉,直接暈倒在公訴席上也不是不可能;沒有好體力,動輒幾十頁甚至上百頁的審查報告,光打字就會讓你渾身無力。所以,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公訴人們請盡量抽點時間鍛煉好身體。
作為新成立部門的新成員,經常會面對這樣的提問。去年8月我院作為全市首批刑事訴訟監督改革試點單位,率先成立刑事訴訟監督部、制定試點方案、選擇典型案例進行實測、開展調查核實、探索構建業務應用系統專門辦案平臺、根據改革實際對職能設定進行調整,總之,做了一系列改革試點單位該做的事。這期間,我深切地感受到,做好監督工作不僅要知實體,還要懂程序;不僅要會閱卷,還要能調查;不僅要勇于發現問題,更要擅于處理問題。沒有過硬本領,監督沒底氣,更不會讓被監督者信服。當前刑事訴訟監督部何去何從、具體工作怎么開展還未塵埃落定,但刑事訴訟監督大有可為這一點毋庸置疑,監督工作將更加專業化也是大勢所趨,相應地對監督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作為一名檢察官只有不斷夯實法律功底、練就過硬本領,方能不負昭華、不辱使命。
回顧檢察職業生涯前半程雖然有些經驗積累,但面對檢察工作日益增長的高要求與個人能力有待提高之間的矛盾,更覺職業生涯后半程任重而道遠,仍需孜孜不倦上下求索。
編輯:楊皓 1561821092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