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力
【摘 要】本文結合工作經驗,以茶藝課程的教學為例,從以職業生涯為主線、以實踐鍛煉為形式、以社會活動為載體、以考取茶藝師資格證為目標五個角度探討中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策略。
【關鍵詞】酒店管理專業 職業技能培養 茶藝課程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6B-0055-02
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人才的職業化要求越來越高,這與中職教育有很高的契合性,中職學校辦學的理念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在這個基礎上,積極培養具備文化知識、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高素質人才。而在中職酒店管理專業中,茶藝課程是重要的必修課之一,其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掌握茶禮服務的技能、鑒別各類茶葉的能力和沖泡的技術,同時還要擁有推銷茶葉和茶具的技能,要求從業后的學生不能再簡單重復地進行勞動,而是以解決問題作為工作的導向,具備處理和滿足顧客的各種人性化要求以及掌握協調交流的技能。因此,教師需要從茶藝課程的教學目標出發,全面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以滿足社會對技能型勞動者的需求。
首先,教師需要改進自身的教學理念,確保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具備足夠的調整能力,以適應技能型人才培育的要求。在課堂中,學生必須是唯一的學習主體,教師對學生技能的培養要從挖掘學生興趣、激發學生興趣著手,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在茶藝教學課堂上,教師必須將激活學生的思維作為重要的基礎性目標,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欲,確保學生能夠對茶文化產生一定的興趣,在此動力的刺激下對中國茶藝的內涵進行更深刻的理解。比如在展示烏龍茶茶藝表演時,教師就需要轉變過去傳統的“教師演示,學生模仿學習”的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采用分組學習的方式,即:以小組為單位,結合烏龍茶沖泡的流程,利用課堂上現有的資源重新進行具有創意性的茶席設計與匯報表演。在表演時,教師可以將歌舞、繪畫等形式融入匯報表演中,真正讓學生將課堂學習的舞臺看作是職業生涯的舞臺,在表演時挖掘自身的學習潛力。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簡單模仿,更是在全面掌握基本操作流程的基礎上融入自身角色的創新,尤其體現了自身對茶藝的感悟,這種教學模式凸顯個人對茶藝的人文性和藝術性的理解,加入了個人茶藝風格,能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
其次,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確保達成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目標。新課改提出,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豐富學生的學習形式。常用的教學方法有情境教學法、延伸拓展法、信息化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生活教學法等,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合理運用這些方法。比如在紅茶服務的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法,教師可以將教室定位為茶館,創設相應的職業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借鑒茶館組織機構的各項功能來進行專業技能的學習。教師可以安排四個學生分別擔任不同的茶館工作人員,有茶館茶藝師、紅茶茶藝表演者、茶文化解說員和奉茶的工作人員;再請其他學生作為顧客,深刻體驗這種職業服務,教師則發揮正常的控制與引導作用。學生在完成了角色的扮演和情境的體驗后更換角色再次體檢。最后教師一一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讓學生在課堂表演中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再比如在學習紫砂壺沖泡的作用時采用信息技術教學的微課教學法,微課設計需要明確該課的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掌握烏龍茶紫砂壺沖泡法所包含的 14 個步驟,難點在于學生要掌握動作的內涵與科學性。那么教師就要導入微課,在教學前讓學生觀看烏龍茶沖泡的相關紀錄片如《茶·一片樹葉的故事》,讓學生產生一定認識的同時實現學習的遷移,主動地思考,并借由微課視頻來了解烏龍茶沖泡的動作技巧和過程,按照課前預習、課堂觀摩分析微課視頻、教師現場示范并總結技巧、學生分組操作練習、匯報答疑點評的流程進行。
最后,教師要幫助學生改善教學環境,創設真正的實景來深化學生的感受。在上述提及的情境教學法的應用中,教師對場景的布置也必不可少,環境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尤其在創設職業情境、提高職業技能時更重要。比如著名的普洱茶產自我國的云南,也是云南的特產,因其獨特的口感與保健功能受到人們的喜愛,為了確保普洱茶更具口感,人們需要不斷改進其加工的工藝,才能保留其原有的味道,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從種植、采摘到烘焙來營造氛圍,讓學生完成對茶領域知識的掌握并獲取蒸茶、煮茶及烘焙的技巧。再比如綠茶采摘與制作教學,可以將教學安排在清明節前后,教師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茶園去體驗采摘茶葉和制作茶葉的過程,也可以到附近專業的茶館欣賞各種紫砂壺,學會一些鑒別的技能,并在茶館中再次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看、學、做相結合的方法,輕松地掌握職業技能。
首先,教師要注重課堂實踐環節,在實踐中訓練學生的職業技能。通常情況下,教師可以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即以小組競爭的形式讓學生體驗協作、競爭與成功的樂趣,激發并滿足學生表現欲的同時讓學生掌握職業技能。眾所周知,茶藝課程有著非常強的實踐操作特征,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包括茶禮服務技能、鑒定茶葉技能、沖泡茶葉技能以及茶葉推銷技能等。比如關于不同茶品推銷技能的教學,教師就要注意培養學生推銷的技巧,學生在面對顧客時要全面分析顧客的性別、年齡、體質以及職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學生面對真實的顧客進行演練,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交往能力和應變能力。如果是老年顧客,那么學生可以以綠茶和普洱茶的推銷為主,在交流過程中要尊重對方、不要插話;如果是腦力勞動者,則可以向其推薦茉莉花茶和綠茶。此外,在學生茶藝表演技能的教學環節中,教師要遵循實際操練、創新操練和表演操練的過程,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表現機會和展示舞臺,不斷提高學生的職業信心。
其次,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校內的茶藝活動,為學生搭建更好的提升職業技能的平臺,讓學生的學習更貼近生活。比如為茶藝班的學生每年舉辦一次“校園奉茶會”,具體的活動交由學生來策劃,以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同時結合茶葉展示環節、設計環節和表演環節的內容,將其編制在宣傳小冊上,融入更多的茶與健康的知識,吸引學生的主動參與。這個過程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還能通過自主組織和團隊合作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當前,不少職業教育對學生的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校企合作是確保學生技能得到鍛煉和提升的有效載體,學校要積極針對學生的具體專業建立與相關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可以邀請茶館管理人員定期到學校開展講座活動,將茶藝行業的文化、服務和技能傳授給學生,而學生也可以利用假期深入茶藝行業進一步學習,抓住提升技能的機會。
比如在當地舉辦的“與茶共飲”和“以茶會友”的活動中,筆者所在學校的酒店管理專業喜歡茶藝的學生就積極報名參加活動,并在精心的策劃下展現了精彩的茶藝表演。這些社會活動都是學生鍛煉專業能力的有效載體,充分利用這些機會與平臺,學生才能不斷提升職業技能。
中職教育的本質是在學生就業前進行系統專業的教學,這是針對當前職場人才需求的現狀而制訂的教育方針,畢竟市場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必須提前具備一定的技能,而不是入行后初學的員工。那么在中職教學中,教師就要加強學生對茶藝師資格證的重視,并以此為目標,全面掌握扎實的茶藝知識和操作技能,以出色的成績考取茶藝師資格證,為今后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茶藝師資格證考試是人社部對從事茶藝服務工作的學生進行的職業技能鑒定,職業資格可分為五個等級,分別是國家職業資格五級的初級、國家職業資格四級的中級、國家職業資格三級的高級、國家職業資格二級的技師以及國家職業資格一級的高級技師。考核的內容包括茶藝師對茶專業知識儲備的理論能力以及對茶藝表演的熟練程度和創新能力,而具體的考試內容與茶藝課程既有聯系又存在區別。這就要求教師要重點突破學生實踐環節上遇到的問題,同時結合專業學習中課程時間短、專業實踐不夠的情況加強學生茶藝能力的提升;在具體的操作實踐中,需要啟發學生更積極主動地進行創造,用理論指導實踐,不斷提升操作技能與創新能力,為成功通過茶藝師考試奠定基礎,并最終考取茶藝師資格證,為日后從事酒店管理或專業的茶藝工作做好準備。
總而言之,茶藝課程是中職酒店管理專業中非常重要的課程之一,教師除了要傳授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外,還要結合學生的職業發展和社會職業需求,以職業規劃為基礎,全面培養學生職業技能,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從而更積極主動地利用現有的學習機會,全面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和職業技能,為今后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 漁.中高職銜接酒店管理專業茶藝課程創新研究與實踐[J].福建茶業,2017(2)
[2]蘇巧雯.《茶藝》課程教學形式改革與做法的探討[J].廣東茶業,2007(4)
[3]王曉洋,卜燕紅.酒店管理專業“茶藝”課程的教學實踐與改革——以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系為例[J].職教通訊,2012(12)
[4]文 瓊.從程度茶文化談高職院校《茶藝》課程的改革[J].青年文學家,2011(24)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