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美術高考考前教學情況,論述學校對美術高考生教育方式的改進策略、教師對美術高考生專業水平的培養策略、美術高考生自身專業水平的提升策略,以期通過學校、教師、學生三方的共同努力,有效提升美術高考生專業水平。
【關鍵詞】美術高考生 專業水平 提升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6B-0161-02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考生選擇作為高考美術藝術生參加高考進入大學,但是有很多學生并不是因為熱愛美術,而是由于美術專業文化課錄取分數比較低,這就導致很多美術高考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更好地提高美術高考生的專業水平,學校、教師、學生必須共同努力,從多個方面入手,利用科學的方法、手段,全方位提升考生美術專業水平,確保考生順利地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
對于美術高考生來說,美術高考會對其今后的發展道路、發展方向帶來直接的影響,也是其轉變人生的重要平臺。很多時候美術高考生會通過統考的形式參加美術考核,也有的美術高考生會參加部分院校的單獨考試,為了更好地促進美術高考生專業水平的提高,就需要先對美術高考考前教學情況進行探究。
(一)學習目標不清楚。很多美術高考生在學習美術前,沒有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也沒有對自身進行準確定位,加上考試壓力,學生很容易產生厭煩心理,從而影響到應考心理。對美術高考生來說,除了很少一部分學生具有美術基礎,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是因為文化課基礎比較差、成績比較差,希望以美術藝術生的身份考入大學,可以說很少有學生是因為興趣使然而積極地學習美術,這也就導致學生很難快速達到理想的學習成績。同時,學生由于學習目標不清楚,在制訂學習計劃時也比較混亂,影響到學習效果。如有的學生認為自己的美術基礎比較好,就認定了專業美術院校,不愿意報考其他學校;而有的學生美術基礎比較差,就會產生自卑心理,這些都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二)教學手段過于標準化。由于美術高考生的基礎有很大差別,有的學生學習了多年美術,有的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美術,美術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要采取差異化的教學手段,一方面要進一步提高成績比較好的學生的專業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引導基礎比較差的學生盡快適應美術高考的要求。而很多美術教師往往采取慣性模式培養學生,并沒有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差異化教學,導致美術基礎好的學生專業水平無法提升,基礎差的學生也難以實現提高,極大地制約了美術高考生綜合水平的提升。
(三)教師自身綜合素養有待提升。受歷史因素的影響,高中美術教師的綜合素養還需要進一步提升,有的教師學歷水平不高;有的教師美術專業水平需要提升;同時還有的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以往的教學觀念,認為美術高考屬于“技法類”考試,學生在學習中應該以考試過關為基礎,只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技巧就可以,不需要引導其掌握相應的美術理論知識,從而影響了美術高考生專業水平的提升。
(一)構建科學的教育體系。在美術高考改革下,學校對美術高考生的教育方式也應該做出調整,學校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制訂科學的美術教育體系,合理地調整美術高考生的知識結構,并積極完善教學內容。在不同階段安排不同的課程,實現整個教學環節的緊密結合,從而對學生進行系統、全面的美術教育。例如在課程設置上,為了保證學生學習的全面性,不僅要注重色彩、素描等基礎課程的設置,同時還需要從學生的創造力出發,加入空間形態、構成要素、設計創意等方面的課程內容,對學生進行多思維培養,提升學生的藝術空間思維,促進學生專業水平的提高。
(二)規范美術高考教學。首先,學校應該加強教學管理,規范教學班級,確保美術教學規范化。在普通高中,美術生占很大的比重,所以學校必須提高對美術生的重視程度,要平等看待美術生、文科生、理科生。在班級上,學校應該分出專門的美術班級,實現美術生集中管理,便于教師、學校更好地了解美術生的情況,從而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其次,學校還應該注重對美術教師的專業培養,要不斷提高美術教師的執教水平、美術專業知識水平,使得教師可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知識、技能的培養。
(一)改進教學方式。教師在對美術高考生開展教學活動時,不能采用固有模式,要結合美術高考實際,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一方面要全面培養學生的繪畫技能,另一方面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近年來,伴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美術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為美術高考生創建良好的學習情境,以提高其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梵·高的作品《向日葵》時,不能單純地為學生講解作品背景、作者經歷,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真正的向日葵圖片,讓學生說說日常生活中向日葵的特點,然后再讓學生觀察作品《向日葵》(如圖1),讓學生對比兩者的差異,從中探尋作品的精妙。
(二)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美術教師在對美術高考生教學時,不僅要培養學生的繪畫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及藝術內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創新,全面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創新,實現美術專業水平與內涵素質的有效結合,促進美術高考生專業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工藝模塊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廢舊材料在設計不同手工藝品方面的作用,教師通過親自示范、動手操作,激發學生的動手操作興趣,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制作材料,讓學生自主操作,教師對學生的操作過程進行指導,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制作技巧,并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引導學生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三)適當開展實踐活動。在美術知識學習中,單純的課堂教學很難確保美術高考生掌握全部美術知識、美術技能,所以在實際教學中,美術教師還應該適當組織美術高考生參加一些實踐活動,實現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的良好結合,引導美術高考生在實踐中加強對大自然、社會人文的感悟,讓學生體會美術的魅力,進而促進美術高考生自身專業水平的提升。
例如:教師可以在空余時間組織學生到公園寫生,讓學生在大自然中感悟客觀事物,為后續的繪畫打下良好的基礎;美術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課外主題活動,如“用色彩涂抹青春”,讓學生用自己的美術專業知識設計一些學校、社區宣傳畫,在提升學生專業水平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中調節自身心理,從而更好地迎接高考。
(一)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有很多美術高考生之所以參加美術高考,是受一些外在因素的影響,其在學習美術知識時,態度上有一定的問題,對美術的興趣不高,學習主動性不強。為了更好地促進美術高考生專業水平的提升,學生應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認識到美術學習是一個系統、長期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必須端正態度,更加積極地面對美術高考;同時應該注意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只有掌握了正確、科學的學習方式,才能在短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美術專業知識。此外,美術高考生常常將時間運用在學習上,但是并沒有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學習效果進行反思,如果學生沒有掌握科學的方法,就會極大地降低學習效果。所以美術高考生還應該學會反思,及時調整學習方式,確保自身專業水平的提升。
(二)做好考前準備。在美術高考之前,美術高考生還應該做好考前準備工作。首先,要做到系統地歸納自身掌握的知識,熟記每一個知識點,并能靈活地運用這些知識;同時要充分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彌補。其次,美術高考生還應該做好考前技術準備工作,一般情況下,美術高考生需要掌握的考前技術有畫面構圖、對比、空間感、形式感等,在日常訓練中,學生要注意對知識、技巧及時總結。最后,美術高考生還應該做好考前心理準備,要對自身有準確的定位,不能過度緊張,不能亂陣腳,合理地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技巧解題,發揮自己的正常水平。
總之,隨著美術高考的競爭日益劇烈,其對美術高考生的專業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鑒于此,學校必須積極改變對美術高考生的教育,教師要加強對美術高考生專業水平的培養,而學生本身也需要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通過學校、教師、學生三方的共同努力,全面促進美術高考生專業水平的提升,幫助美術高考生更好地應對高考。
【參考文獻】
[1]李欽慧.淺析如何提高美術高考生的專業學習能力[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5(8)
[2]陳和松.淺析“如何運用智能手機提高美術高考生的專業能力”[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4(8)
[3]李錦林.美術設計類高考生專業知識能力要求分析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5 (8)
[4]李 寧.高考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觀察力的方法研究[J].新校園旬刊,2017(11)
[5]何旭東.探討學生美術專業高考新[J].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5)
[6]王愛民.美術高考中學生水平的提高策略分析[J].學苑教育,2016(4)
[7]張斯銘.當前美術高考應試教學的問題探尋[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9)
[8]王 雄.綜合性大學美術類專業學困生現狀及對策分析[J].北方文學旬刊,2013(2)
【作者簡介】劉愛華(1980— ),男,漢族,湖南永州人,大學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寫實油畫。
(責編 羅汝君)